


【摘要】目的:了解目前薩病診療的臨床現狀與特點。方法:從醫院HIS數據庫提取數據,應用Gephi 0.9.2軟件的modularity功能對診斷及蒙藥處方信息進行模塊化既聚類分析。同時應用Co-Occurrence 6.7(COOC6.7)軟件對處方配伍的藥物進行關聯分析。結果:處方分析顯示珍寶丸、沉香35味散、紅花13味丸、阿木日6味散等4個藥物的節點評價指標均顯著高于其它藥物;診斷分析顯示網絡的核心節點為“高血壓病”,其次為高血壓病、腦梗死、2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癥、肺部感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低鉀血癥、心律失常、腦梗死后遺癥。結論:提示珍寶丸、沉香35味散、紅花13味丸、阿木日6味散等4個藥物在薩病處方當中具有較為重要的地位;診斷分析結果體現了臨床當中上述疾病之間的緊密相關性。
【關鍵詞】薩病;病案首頁診斷;蒙藥處方
【中圖分類號】R197.323.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22)04-0109-05
Study of Prescription and Diagnosis on the First Page of Medical Record of Sa Disease (stroke)
in a Mongolian Medical Hospital
MAN Da
Inner Mongolia International Mongolian Medical Hospital, Huhhot 01001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linical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a disease. Methods The data were extracted from database of the hospital, and the modularity function of gephi 0.9.2 software was used to cluster the diagnosis and Mongolian medicine prescription in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co occurrence 6.7 (cooc6.7)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of prescription compatibility drugs. Result Prescrip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node evaluation indexes of Zhenbao pill, Chenxiang-35weisan, Honghua-13weiwan and amuri-6weisa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drugs; diagnos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re node of the network was “hypertension”, followed by hypertension, cerebral infarction, type 2 diabete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yperlipidemia, pulmonary infection, hyperhomocysteinemia, hypokalemia and cardiotonia Arrhythmia, sequela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Conclus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drugs like Zhenbao pill, Chenxiang-35wei powder, Honghua-13wei pill, amuri-6wei powder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scription of SA disease; the diagnosis and analysis results reflect the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bove diseases in clinic.
Keywords:Sa Disease; Diagnosis on the First Page of Medical Record; Mongolian Medicine Prescription
薩病是指以兩個或兩個以上肢體活動障礙、口角歪斜、舌僵、言語不清,甚至出現昏厥、意識喪失等癥狀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突發的、嚴重的脈道疾病[1]。臨床多分為“嘎拉薩”“烏筍薩”兩種證型,也有以蒙醫五元理論辨證者。治療則以通白脈、理氣血為主要治則,經典蒙藥珍寶丸、嘎日迪十三味丸等藥物為主要處方藥物[2]。現代醫學的腦卒中可納入薩病的范疇,腦卒中是一種高致死率、高致殘率的疾病。據研究,我國總體卒中終生發病風險為39.9%,我國40歲及以上人群的卒中人口標化患病率為2.32%,位居全球首位。僅2018年我國就有約194萬人死于卒中[3]。
蒙醫藥歷史悠久、理論體系完整,蒙藥用量少、服用方便、療效顯著,尤其針對薩病(腦卒中)的診療有顯著區別于現代醫學及其他民族醫學的特色和療效。為了解目前薩病診療的臨床現狀與特點,本次研究對一家三級甲等蒙醫醫院住院病案中第一診斷為薩病并符合現代醫學腦卒中診斷患者的診斷及蒙醫治療數據進行了分析,以期初步發現薩病真實臨床診療的現狀及特征。
1材料
提取某三甲蒙醫醫院(內蒙古自治區國際蒙醫醫院)2015年至2017年間住院患者病案首頁診斷資料及2017年全年蒙藥使用資料。患者住院第一蒙醫診斷為“薩病”,疾病表現符合現代醫學腦卒中診斷標準,共提取7307名患者數據。對數據進行整理,主要對現代醫學診斷信息進行統一,如對高血壓病的各個分級診斷全部統一為“高血壓病”、對心律失常的各分類診斷統一為“心律失常”。提取2017年全年蒙藥使用數據共計194646條,截取使用頻次排序前20個藥物進行下一步分析。
2方法
從醫院HIS數據庫提取EXCEL表格數據,其中蒙藥名稱以代碼替代。診斷及蒙藥處方信息采用復雜網絡分析法,將同一患者的多個診斷和蒙藥處方組成藥物的對應關系轉換為鄰接表的形式,應用Gephi 0.9.2軟件[4]進行復雜網絡分析。通過度(degree)、加權度(weighted degree)、介度中心度(betweeness centrality)、權威性(Authority)等關鍵指標進行節點的重要性分析。應用Gephi 0.9.2軟件的modularity功能進行模塊化既聚類分析。同時應用Co-Occurrence 6.7(COOC6.7)[5]軟件對處方配伍的藥物進行關聯分析,以支持度、置信度指標評價關聯強度。
3結果
3.1蒙藥處方分析結果利用COOC 6.7進行處方藥物的頻次分析。可見單個藥物中珍寶丸(50548-藥品代碼,下同)的應用頻次最高,其余依次為沉香35味散(50010)、紅花13味丸(50356)、阿木日6味散(50024)、斯日西散(50041)、通拉嘎5味丸(50089)、檀香3味散(50222)、嘎日迪13味丸(50098)、薩仁嘎日迪丸(50707)等。
本次納入分析的處方共包含206種蒙藥,其中頻次排序前20的蒙藥占全部使用頻次的49.77%。將包含前二十種藥物的處方信息以鄰接表載入Gephi0.9.2軟件,進行無向網絡分析并輸出數據表與網絡圖(表1、圖1)。以“度”“加權度”“權威性”為節點評價指標。結果顯示珍寶丸、沉香35味散、紅花13味丸、阿木日6味散等4個藥物的節點評價指標均顯著高于其它藥物,提示其在處方當中具有較為重要的地位。由于單個藥物的重要性并不能體現整體處方的組方特點,所以對網絡進行了“模塊化”分析,結果顯示整個網絡的節點可被分為7個模塊。7個模塊當中的藥物可較為清晰地指向某一特定臟腑或脈道。模塊1到7分別指向腎、肝、白脈、胃和大腸、肺、胃、心,提示臨床醫生在組方用藥時不僅以通白脈為根本原則,還更多地注重調節上述臟腑的寒熱失衡及赫依、協日、巴達干“三根”盛衰。
為進一步明確組方藥物之間的關聯強度,應用COOC 6.7的關聯分析功能進行了分析,該軟件的算法為經典的Apriori算法。設置輸出藥物之間的關聯置信度≥80%、支持度≥10%的計算結果,結果顯示珍寶丸為后區主要藥物(表2)。由表可見前區藥物—嘎日迪13味丸、沉香35味散等出現在方中時,后區藥物—珍寶丸出現的概率最高可達92.7%。而珍寶丸作為前區藥物出現時其他藥物的出現概率顯著下降,置信度最高的藥物—沉香35味散數值僅為33.9%,說明珍寶丸在處方當中是最為穩定的藥物,其他藥物則隨著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應用。
3.2首頁診斷分析結果本次提取診斷信息發現蒙醫診斷僅有“薩病”一種名稱,而無證型信息。翻閱病歷也發現臨床當中對薩病的證型診斷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因而本次僅對病案首頁的現代醫學診斷進行分析。由于同一患者往往患有多種疾病,為辨識疾病診斷之間的復雜相關性,本次研究中仍然采用復雜網絡分析軟件Gephi0.9.2進行研究。結果發現不論以“度”“加權度”“介數中心度”還是以“權威性”“樞紐度”等指標進行節點重要性評價,最終顯示網絡的核心節點為“高血壓病”。依據“加權度”進行排序,度值由高到低的前10診斷依次為高血壓病、腦梗死、2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癥、肺部感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低鉀血癥、心律失常、腦梗死后遺癥(表3、圖2)。對網絡當中兩個節點之間的關聯亦即“邊”進行權重分析,結果顯示權重分值最高的關系為“腦梗死-高血壓病”,權重值為3069。權重值最高的前5項關系還有“2型糖尿病-高血壓病”(1073-權重,下同)、“2型糖尿病-腦梗死”(858)、“冠心病-高血壓病”(711)、“冠心病-腦梗死”(629)。這一結果體現了臨床當中上述疾病之間的緊密相關性,提示臨床干預時對血壓的控制可能是最重要的環節。同時還要關注血糖、血脂水平以及感染、心律失常等問題。
4討論
關于薩病的蒙醫病機,歷代文獻記載并未見深入探討。研究者通過分析文獻記載的薩病方劑,結合臨床當中薩病的表現,認為薩病的治療原則應注重調理體素五臟命脈、清熱、消粘、燥黃水[6]。珍寶丸(額爾敦烏日勒)則是蒙醫治療新舊熱邪、白脈黃水病的主要藥物。珍寶丸其方最早出現在著于13世紀的《滿阿格·穆迪格坡仍瓦》,是目前臨床當中治療薩病(腦卒中)最常用的藥物之一。近期一項研究表明額爾敦烏日勒提取物有神經細胞保護作用,同時能夠促進神經細胞突起的生長[7]。此外,另有研究發現額爾敦-烏日勒能夠干預高脂血癥,抑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氧化應激,抗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發展和穩定易損斑塊的作用[8-9]。
診斷信息分析可見真實世界當中薩病患者不僅面臨肢體癱瘓失用的問題,還要面臨控制感染、控制血壓水平、糾正心率失常及電解質紊亂等諸多問題,且比起肢體失用,這些問題才是致命的。前面的蒙藥使用信息尤其核心處方藥物,可以發現對上述疾病幾乎都有對應的藥物干預。除珍寶丸主要治療薩病外,還有如紅花13味丸是蒙醫治療高血壓病、高脂血癥常用藥物,巴特日七味丸和沙參4味湯等是治療肺部感染的常用藥物,沉香35味散、阿民額爾敦、述沙7味丸等蒙藥對心率失常有良好的療效,檀香3味散則是冠心病最為常用的蒙藥之一[10-13]。近年也有通拉嘎5味丸對血糖水平調節相關的研究報道[14]。
綜上,本次研究可以發現臨床當中薩病(腦卒中)的發病往往與多種疾病密切相關。針對薩病的蒙醫發病機理方面仍需進一步深入研究與闡釋。同時發現針對薩病的證型分類信息在病案當中嚴重欠缺,這一問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本次研究發現在真實臨床醫案記錄當中,體現出蒙醫治療薩病是比較全面的、系統的,但各種藥物或治療手段的實施辯證依據仍然不足。加大對薩病的蒙醫理論研究和相關基礎研究,同時進一步提高蒙醫病案內涵質量乃是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阿古拉.蒙醫藥學[M].呼和浩特:內蒙古教育出版社,2010:12.
[2]特木其樂,敖其爾,玉蘭. 薩病(卒中)證型規范化及蒙醫診療方案研究[J]. 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5,21(10):37-40.
[3]《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9》編寫組.《中國腦卒中防治報告2019》概要[J]. 中國腦血管病雜志,2020,5(17):272-281.
[4]BASTIAN M,HEYMANN S,JACOMY M.Gephi: an open source software for exploring and manipulating networks[C]//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eblogs and Social Media:2019.
[5]學術點滴,文獻計量. COOC一款用于文獻計量和知識圖譜繪制的新軟件[EB/OL].(2020-01-12)[2020-09-30].https://mp.weixin.qq.com/s/Igng9UyO9rTAHd0B4lD_4g.
[6]木其爾,白明慧,滿達. 蒙醫薩病方劑的因子分析[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7,26(23):1-3.
[7]初拉. 額爾敦烏日勒提取物對神經細胞的保護作用及其促進神經細胞突起生長作用的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醫科大學,2019.
[8]田海廣,麻春杰,蓮花,等. 額爾敦-烏日勒預處理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氧化應激的影響[J]. 中華中醫藥雜志,2018,33(6):2588-2591.
[9]烏蘭其其格,麻春杰,吳偉紅,等. 額爾敦-烏日勒對家兔AS易損斑塊模型MCP-1與NF-κB表達的影響[J]. 中華中醫藥雜志,2014,29(10):3226-3228.
[10]李杰,王秀蘭,奧·烏力吉. 蒙藥紅花清肝十三味丸[J]. 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6,22(12):40-44.
[11]趙孝強,馬永菊,許慶梅. 蒙藥聯合常規西藥治療老年腦梗死合并呼吸道感染臨床研究[J]. 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20,26(7):3-4.
[12]朱小玲,李樹明,董玉,等. 治療心臟病的蒙藥復方及研究進展[J]. 內蒙古醫學院學報,2012,34(2):149-153.
[13]梁楊靜,蘭薇,桑柏,等. 三味檀香散的藥理研究進展[J]. 云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9(2):86-89.
[14]陳劉,王慧,姜友昭,等. 蒙藥“通拉嘎-5”對脂肪細胞葡萄糖攝取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11,33(7):686-689.
(收稿日期:2021-06-03編輯:徐雯)
基金項目:2019自治區級蒙醫藥骨干人才培訓項目;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科研項目 2019KYXM-M138-94。
作者簡介:滿達(1991-)男,蒙古族,碩士研究生,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為蒙醫學。E-mail:429619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