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旺久 高運廣
摘要:改革轉制以后,消防救援隊伍肩負著“全災種、大應急”的職責使命,也承擔起了社會面最危難險急的救援任務,24小時執勤備戰的工作特點使得消防救援人員長期經受著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考驗,尤其是精神層面承受的壓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如果壓力得不到及時緩解,長此以往就會使消防救援人員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不僅會直接影響隊伍的戰斗力,同時也會影響隊伍的健康發展。文章通過對基層消防員進行訪談,同時查閱大量相關的文獻資料,對基層消防救援人員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研究,對影響消防救援人員心理健康的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和建議,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基層;消防救援;心理健康
消防救援工作具有高度緊張、危險系數高等特點,24小時執勤戰備狀態使得消防救援人員精神高度緊張,高危的職業屬性加上緊迫性使其時刻處于應激狀態。消防救援人員除了面臨的多種壓力之外,由于長期生活在較封閉的環境里,生活相對單調,因此他們承受的心理壓力遠遠超出常人可以承受的范圍。有關研究表明,人們如果長期處于應激狀態對健康十分不利,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心理疾病的發病率也會比普通人高出一倍,因此加強消防救援人員心理建設和疏導是改善其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要途徑。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需求增加,超高層建筑、大型化工企業、綜合性商業經濟體等場所也不斷增多,由此衍生出來的消防安全隱患的數量和復雜性也急劇上升。在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中,消防救援隊伍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尤其是改革轉制以來,消防隊伍由以往的單一災種救援,到如今肩負起“全災種、大應急”的職責。更加復雜危險的救援環境勢必會給基層消防救援人員帶來常人難以想象的心理壓力和一定的負面影響。每一位消防救援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都應得到重視,但是目前國內外關于消防救援人員心理健康的研究卻不多,亟待深入開展。
二、研究意義
改革轉制以來,隨著消防救援隊伍職能的轉變,隊伍的建設也日漸完善,消防救援人員的心理健康工作也有了新的要求。在面對各類急難險重的救援任務時,要承擔著各方面壓力,這就要求消防救援人員具有足以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和特殊情況的心理素質。強大的心理素質可以保障消防救援人員的心理健康發展,對提高消防救援隊伍的戰斗力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消防救援人員的心理健康建設對維護消防救援人員身心健康和加強消防救援隊伍建設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基層消防救援人員心理健康建設的現狀
(一)基層消防救援人員心理健康現狀
消防救援人員面對的通常是具有突發性、發生時間及救援時間均不可控的災害事故,這就要求消防救援人員時刻處在備戰狀態,再加上每天高強度的技能、體能訓練,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消防救援人員的心理健康。另外,救援任務現場通常是濃煙、毒氣、高溫情況,甚至還會出現燒焦的身體和各種求救時發出的慘烈叫喊聲等常人無法想象的場景,這些都會影響消防救援人員的心理健康,也是導致部分新入職的消防救援人員在完成救援任務后,會出現害怕警報聲的原因。救援環境危險、救援現場慘烈、不規律的休息、高強度的訓練、時刻戰備的緊繃狀態等都會導致消防救援人員出現急性應激反應,甚至會使部分消防救援人員產生創傷后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癥狀。長時間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下,會導致消防救援人員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從而導致部分消防救援人員出現抑郁癥、強迫癥等心理問題。
(二)消防救援隊伍心理健康建設的現狀
1.心理健康建設以社會團隊為主,效果不佳
改革轉制以來,消防救援隊伍的職能不斷增加,隊伍人員也不斷壯大,各級領導也非常重視消防救援人員的心理健康,關于消防救援人員心理健康建設的工作也在穩步推進,但是現如今關于消防救援人員心理健康的建設程度還不能滿足其現狀的需求。專業心理援助團隊過分依賴社會機構,由于社會團體與消防救援人員的職業環境不同,短時間不能得到消防救援人員的信任,這會導致社會團體對消防救援人員的心理援助效果大打折扣。另外社會心理輔導機構專家對消防救援隊伍的了解不夠深入,也會使得社會專家們不能第一時間解決消防救援人員的心理沖突,從而導致心理援助效果不佳。
2.心理健康干預頻次過少,不能滿足消防救援隊伍的需求
消防救援職業特殊的工作屬性會給消防救援人員的心理帶來或多或少的壓力,尤其是在參加重大事故救援時,面對的各種身體和精神壓力更容易使得消防救援人員出現心理問題。筆者通過對基層隊伍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消防救援人員存在長期失眠、輕度抑郁以及恐懼等癥狀,長此以往勢必會影響消防救援人員的戰斗狀態,降低其戰斗力。通過心理干預可以很好地緩解以上癥狀,尤其是在參與重大事故救援任務后,一定要及時對參與人員進行心理危機干預,盡可能避免消防救援人員出現強烈的應激反應。但是由于心理干預頻率過少,不能滿足基層隊伍的需要,從而導致基層消防救援人員不能及時擺脫各種心理問題的困擾。
四、影響消防救援人員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日常工作壓力
消防救援人員面臨的工作壓力普遍較高,改革轉制以來消防救援人員的職責范圍進一步擴展,“全災種、大應急”的工作職能要求消防救援人員必須時刻待命,時刻保持著快速反應的備戰狀態,工作時間壓力較大。此外,事故救援現場通常伴隨著不可預知的危險,且救援現場環境通常十分惡劣,譬如高空、火場、密閉空間等,從而導致消防救援人員精神長時間處于緊張的狀態,長此以往這種不良的精神狀態必定會對消防救援人員的心理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職業晉升壓力
消防救援人員的職業晉升是其職業生涯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而晉升的階段正是消防救援人員壓力相對集中的階段。職業晉升壓力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晉升前期,改革轉制以來,消防救援隊伍退出現役部隊,直接影響著消防救援人員職業晉升的模式,轉制后相對于現役時期消防救援人員的晉升速度和晉升空間都較小,晉升也相對困難。晉升失敗是對消防救援人員的一種挫折,如果處理得不及時、不恰當就會對其正常的工作產生影響,出現如降低工作積極性、工作敷衍了事等問題。另外,改革轉制后,基層工作內容越來越復雜,基層工作的壓力也隨之增大,使得基層消防救援人員很難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潛下心來去學習晉級考核的知識,再加上晉級考核的難度相對較大,從而更加劇了基層消防救援人員的職業晉升壓力。第二階段為成功晉升后,此時的壓力來源于晉升后由于各方面原因無法適應新崗位的恐慌,以及對新單位的人際關系處理是否妥當都充滿了未知的心理,這些問題都是可能造成消防救援人員晉升壓力的來源。
(三)管理組織壓力
改革轉制后,新招錄消防救援人員的來源從改革轉制前的軍隊變為現在的社會招錄,人員招錄的途徑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從以前的“橄欖綠”變成了如今的“火焰藍”,從而給消防救援隊伍的管理帶來了全新的挑戰。改革前消防救援人員的管理方式實行的是準軍事化管理,符合當時消防救援人員的身份特點,而改革轉制后消防救援隊伍退出現役,雖然遵循“兩嚴兩準”的管理理念,但是實際實行起來卻存在著一些阻力,這無疑為基層管理者帶來一定的壓力。其一,管理者缺乏軍事化管理經驗,自身管理能力欠缺,改革轉制后新招錄初任干部大多為應屆畢業生,其對軍事化管理模式理解過于片面,從而導致其管理組織能力較弱;其二,新招錄的消防救援人員大部分沒有服兵役的經歷,對軍事化管理模式不能很好地適應,從而加大了消防救援隊伍中管理者的管理組織壓力。
(四)能力不足的壓力
消防救援人員能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專業理論知識儲備不足,如對某些消防器材的種類和參數不了解,就會給救援行動帶來阻力;二是專業技能水平達不到工作需要,“全災種、大應急”的工作要求使得很多消防救援人員出現了本領危機,全新災種會給消防救援人員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從而帶來更大的壓力;三是專項體能達標困難,一些消防救援人員由于從事的工作崗位不同,體能鍛煉頻率和強度都相對小,使得一些消防救援人員在面臨體能考核或者晉升時出現心理恐慌;四是隊伍管理能力有所欠缺,尤其是一些剛入職的消防救援人員管理經驗不足,很難有效地開展日常工作;五是文字功底相對較薄弱,日常的臺賬和公文寫作能力不足也是消防救援人員產生壓力的原因之一。這些工作能力方面的不足往往會加大其工作壓力,使得消防救援人員出現神經衰弱等精神問題,長此以往消防救援人員便會出現心理問題,影響正常的工作生活,甚至形成惡性循環。
(五)人際交往壓力
消防救援隊伍24小時執勤備戰的工作屬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消防救援人員的人際交往條件,而消防救援人員大多是年齡二十歲至三十歲的青年,這個年齡段正是需要大量人際交往來擴大自身交際圈的階段,婚姻、家庭、朋友等關系都需要人際交往來維護,但因缺乏休閑時間,很少有外出的機會,加之消防救援人員的生活空間相對封閉,絕大部分時間都處于執勤、訓練、備戰狀態,導致與外界交流的時間和途徑相對較少,這也會給消防救援人員帶來一定的人際交往壓力。
(六)外部干預壓力
消防救援人員的心理壓力除了職業壓力外,外部干預壓力也是主要部分,例如家人和朋友對其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社會上的負面消息等,都會對消防救援人員心理造成負面影響。如長期與配偶分居,就容易造成家庭矛盾,而這些矛盾很有可能影響消防救援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甚至在救援期間可能給本人及被救援者帶來不必要的危險;長期與父母分離,在父母需要照料和幫助時不能及時趕到,對父母和消防救援人員本人都是一種精神上的打擊,長期如此可能會導致消防救援人員出現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再加上嚴格的管理和不固定的工作時間地點、救援環境危險系數高等,也會給消防救援人員家屬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從而加劇消防救援人員與家屬之間的矛盾,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精神壓力,導致負面情緒甚至心理問題的出現。
五、改善消防救援人員心理健康的舉措
(一)建立專業心理健康團隊,增加心理干預頻次
針對目前消防救援人員心理援助頻次較低的現象,建立專業的心理健康團隊已成為保障消防救援人員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建立專業的心理健康團隊需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提升基層主官的心理輔導水平,使基層主官不僅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還要強化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在基層工作中根據每位消防救援人員的心理狀態制定不同的心理輔導計劃;二是招錄具有心理學學位的高素質人才,為基層消防救援隊伍培養專業素質過硬的心理健康團隊,從而為基層消防救援人員提供更加專業更加切合消防救援隊伍實際需要的心理健康輔導;三是增加心理干預頻率,增加對基層消防救援人員進行心理健康篩查的頻率,及時對出現心理危機的人員進行心理干預,切實保障基層消防救援人員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增加基層編制,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為基層減負
改革轉制以來,基層工作壓力大幅增加,工作的種類也愈加復雜,隊伍原有的技術人才無論是能力還是數量都已不適應隊伍發展的需要,如果在救援過程中因消防救援人員的專業技能不足而導致救援失敗,這不僅會導致外界對消防救援隊伍的專業能力產生懷疑,而且也會給參加救援的人員帶心理陰影,嚴重時可能導致消防救援人員產生應激性障礙。因此要增加基層編制,培養專業的技術人才,開展如山岳救援、水域救援等培訓演練項目。擁有應對相應災種的專業技術,可以使消防救援人員在救援過程中更加專業高效地推進,增加救援成功率,使救援過程更加得心應手。增加基層編制,同時也可以為基層減負,從而降低基層消防救援人員的工作壓力。
(三)提供發展平臺,確立人生目標
與社會環境相比,消防救援隊伍有著“兩嚴兩準”的紀律要求,在準現役、準軍事化的管理模式下,整體的利益和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個體特性的發展,長此以往消防救援人員就會對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對自身能力產生懷疑,使得消防救援人員難以客觀地認清自身定位。針對這一問題,一方面基層消防救援隊(站)要定期對隊員進行心理方面的評估,及時篩查出心理壓力過大或出現心理危機的隊員,對其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并做好隊員職業規劃工作,幫助隊員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找準自身定位;另一方面制定一套合理的獎懲制度,利用正負反饋機制激勵消防救援人員不斷向前發展,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為消防救援人員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
(四)組織隊伍管理培訓,提高基層管理水準
根據造成基層消防救援隊伍管理組織壓力產生的原因,應該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進行解決。首先,針對新招錄消防員,一是要加強其軍事素養的養成,嚴格按照準軍事化管理模式進行崗前培訓,并適當加強其培訓時長,使其養成嚴格的服從意識;二是要強化思想教育,把“兩嚴兩準”的工作要求,以及“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的訓詞精神切實融入到消防救援人員的思想意識之中。其次,針對新招錄干部,一是在崗前培訓階段增加組織管理培訓時長,把基層基礎的管理任務放給崗前培訓干部,并定期對其組織管理能力進行考核;二是經常性地開展針對提高新招錄干部管理組織能力的培訓會,通過在培訓會上相互交流管理經驗,以及管理經驗豐富的領導干部進行經驗傳授,以此來提高新招錄干部的管理組織能力;三是增強新招錄干部對體能技能的重視程度,提高其體技能水平,做到讓消防員信服,以此來減少新招錄干部的管理組織壓力。
(五)多措并舉,應對能力不足恐慌
針對新招錄消防救援人員在不同領域所出現的能力不足的情況,要采取不同的解決辦法。針對理論知識儲備不足的情況,可增加集中組織理論知識培訓的時間,并在培訓結束時進行考核,增加記憶效果;對于專業技能不足的情況,可以先適當地根據消防救援人員興趣分類培訓,以季度為單位互換培訓內容,從而減少每位消防救援人員短期學習技能的壓力,同時也可以更加高效地使新招錄消防救援人員學習到專業救援技能;對于體能不達標的情況,要嚴格落實操課內容,切實完成訓練任務,對于身體素質較弱的消防救援人員可以進行重點訓練;針對文字功底較弱的情況,一方面可以適當地減少不必要的文字工作,另一方面可以組織公文寫作等文字工作的學習。多措并舉,應對能力不足恐慌。
(六)增加外界交流機會,尊重消防救援人員意見,滿足其需求層次
相對于社會大眾,消防救援人員工作和生活的環境相對比較封閉,與外界接觸的機會較少。因此可以馬斯洛心理需求理論為基礎從根本上解決消防救援人員的心理需求。如今所有的救援隊伍都可以很好地滿足消防救援人員的生理需求(食物、水、空氣等)和安全需求。首先,當以上需求都被滿足時,更高層次的需求如社交需求就對消防救援人員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基層消防救援站(隊)就要多滿足隊員們的社交需求,如可以適當增加每周外出的時長,讓消防救援人員能有更多屬于自己的社交時間,同時也可以與本地企事業單位組織開展交流會,在加強日常聯動同時也可以為單身的消防救援人員解決婚戀問題;其次,在滿足消防救援人員社交需求的基礎上,充分尊重消防救援人員在工作中的想法和意見,使其可以在工作單位感受到尊重和對工作的成就感,從而滿足消防救援人員的被尊重的需要。
(七)提高家庭認同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當個體存在壓力時,外界不同的環境對個體的發展方向存在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得到外界認可,壓力就會變小從而變成工作中的動力,相反如果得不到外界的認可,壓力就會變大,就會對個體產生不良影響,甚至導致極端行為的發生。因此基層單位要加強對消防救援人員家屬的思想教育,讓家屬真正了解消防救援人員的工作,認識到其工作的重要性和社會價值,從而消除家庭矛盾,讓消防救援人員能夠輕裝上陣。提高消防救援人員的職業家庭認同感,不僅需要家人和朋友的支持,還需要社會各界的關心,因此要加大對消防工作的宣傳力度,做到家人理解、群眾支持、社會尊重,多措并舉提高全社會對消防事業的認同感。
六、結語
消防救援隊伍作為常年處于戰備狀態的一支隊伍,使消防救援人員時刻面臨著巨大的職業壓力。研究表明,當個體壓力過大且得不到及時的釋放時,就會嚴重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給個體的心理造成困擾。文章對影響消防救援人員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闡述,并提出了相應的意見和建議。希望本研究可以為改善基層消防救援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態提供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祝卓宏,王文杰.打造鐵軍需要系統心理建設[J].安全與健康,2019(08):39.
[2]邢伍.銅川市消防救援支隊指戰員心理健康建設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學,2019.
[3]周習文,張睿,陳慶.沙盤治療在消防員心理健康維護中的應用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3(06):162-163.
[4]張睿,陳靜,周習文.消防員職業倦怠與心理創傷的關系[J].中國應急管理科學,2021(07):77-84.
[5]杜林林.消防救援人員心理適應性訓練現狀與研究綜述[J].今日消防,2022,07(04):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