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煜昊

位于日本東京都的泉岳寺,埋葬著赤穂47浪人。
德川齊昭因一份念念不忘的牛肉向井伊直弼乞求不得而心懷怨恨,竟縱容手下暗殺這位幕府首席家臣;自視甚高的吉良義央因為沒有得到伴手禮,公報私仇處處作弄淺野長矩,卻引火上身,最終滿門被滅。禮物引發的血案展示了日本武士的另一面,詩書禮樂始終壓制不住他們內心的狂野躁動。
當武士刀揮向他的腦袋時,井伊直弼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也無法想明白一塊牛肉竟會讓他在劫難逃。
公元5世紀佛教傳入了日本,瞬間征服了日本的貴族階層。終于在公元675年,日本天皇下令對牛、馬、犬、猴、雞的食用上作出了嚴格的限制。在天皇的限制和佛教的雙重影響下,日本人索性放棄了食用這些肉類,開始了長達1200多年的素食主義時代。
凡事皆有例外,而牛肉的例外就是井伊家所在的彥根藩(今日本滋賀縣境內)。彥根藩所處之地自古盛產牛皮鎧甲。一副堅硬厚實且華麗的牛皮鎧,對于任何一位日本武士來說都是一件傳家之寶,就連江戶幕府的將軍也十分喜愛彥根牛皮甲。想要得到一副牛皮甲,自然需要取牛之性命并剝其皮。對于牛皮甲的熱愛,使得幕府將軍早已把限肉令拋在腦后,給彥根藩主頒發了全日本唯一的一張宰殺耕牛的許可證。
拆骨扒皮做成鎧甲之后,一頭牛的剩料——牛肉自然也是十分珍貴。每年彥根藩主都會把這些珍貴的牛肉送給公卿貴戚和在朝中掌權的各藩大名。這樣的人情事故提升了大家對彥根藩主的好感,他在幕府中的話語權也大大增加了,但同時也勾起了一堆“牛肉饞蟲”。這個狀態一直持續到了第16代藩主井伊直弼。
井伊直弼作為虔誠的佛教徒,當上了家督之后很快就下令禁止在領域內屠宰牛。隨著這個禁令下達,不僅是牛皮鎧甲全面停產,逢年過節送給各公卿大名的牛肉也沒有了。牛肉在全日本斷貨,這可饞壞了許多吃貨們,最饞嘴的就是水戶(今日本茨城縣境內)藩主德川齊昭了。對牛肉的思念和渴望讓德川齊昭派遣使者前往彥根藩討要牛肉,然而井伊直弼卻沒有給他面子,以不再屠宰耕牛為理由回絕了他的請求。德川齊昭并沒有死心,親自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自己對牛肉的喜愛。德川讀完信使帶來的回信后勃然大怒,把回信撕得粉碎——井伊在信中不僅再次拒絕了索要牛肉的請求,更斥責了德川齊昭作為一個大名不考慮治國安邦只圖口腹之快,還規勸德川修佛向善,像自己一樣放棄殺生吃肉。歷經兩次碰壁,德川齊昭再也不好意思前去討要牛肉,但對井伊直弼的怨恨和對牛肉的渴望一樣與日俱增。
不久德川齊昭就等到了報復井伊直弼的機會。主張開國的井伊直弼在幕府掌權后大肆逮捕了攘夷的水戶武士。一時間水戶藩內風聲鶴唳人人自危,一些武士也開始秘密結黨想要刺殺井伊直弼。德川齊昭自然是知道藩內武士的異動,但就在要制止手下的暗殺行動時,由牛肉帶來的對井伊直弼的怨恨涌上了心頭。最終,對牛肉的思念壓倒了理性,德川齊昭佯裝不知,放任手下的行動,借此發泄心中因吃不到牛肉而起的怒火。于是18名武士前往東京,成為脫藩浪人執行刺殺井伊直弼的計劃。
每年3月是幕府將軍接見各藩大名的日子,井伊直弼也必然前往江戶城拜謁,18名浪人決定在那一天埋伏在井伊直弼前往江戶城的必經之路櫻田門外。雖然已經是初春,但是這一年的江戶城天氣格外寒冷。清晨的櫻田門外還有薄薄的積雪,雪地上還有一些車轍和腳印,這是早起的商人和巡夜的人留下的。浪人們在雪地上來回走動,既是為了抵御寒冷,也是為了表現得更加自然一些,以防巡邏人員看出破綻。18名浪人緊握著武士刀,或在路邊小聲交談,或假裝成匆匆的行人過客。
許久,一支衣著華麗的隊伍出現在了遠處,緩緩地向櫻田門走來,約60人的隊伍中間有一頂4人抬著的朱紅轎子。從衛隊衣服上的家紋可以得知,轎子里的人應該就是浪人們此行的目標——井伊直弼。或許是因為井伊家正如日中天,再加上經歷了200多年和平的江戶時期,井伊衛隊們并沒有過于擔憂家主的安全,雖然腰掛武士刀,但是沒有人穿著鎧甲,取而代之的是華麗的羽織。看到隊伍緩緩靠近,18名浪人便按照計劃散開到了各自的埋伏點,等待“獵物”進入到他們的包圍圈中。
隊伍漸漸地靠近了櫻田門。一名叫森五六郎的浪人手持訴狀偽裝成攔轎喊冤的武士,跪在了隊伍的前方。這一突如其來的狀況,截停了井伊直弼的隊伍,但是卻沒有喚起他們的警覺。兩個毫無防備的護衛走上前查看,卻立即被砍翻在地。隨即森五六郎便與隊伍先頭的護衛纏斗在了一起。而此時,隊伍后方的護衛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埋伏在轎子附近的另一名浪人掏出了手槍,瞄準了轎子中的井伊直弼。浪人扣下了扳機,漆黑的槍管吐著火舌送出了一顆鉛彈。這顆子彈擊穿了華麗的轎子,打在井伊直弼的腰和大腿上。一時間井伊直弼血流如注,疼痛難忍,失去了獨自逃生的能力。
這一聲槍響也是這次刺殺行動總攻的訊號。一時間在轎子周圍埋伏的浪人們紛紛拔出武士刀,沖向了井伊直弼。雖然護衛人數有絕對的優勢,但突如其來的事件讓大多數人猝不及防。很快一名叫做有村次左衛門的浪人在砍倒幾名護衛后沖到了轎子前。他猛地掀開轎門,一把揪出了躲藏在轎子中的井伊直弼將其掀翻在地。有村大吼一聲,舉起刀劈在了井伊直弼的脖子上,一刀斬首。噴涌而出的鮮血染紅了櫻田門下的白雪,幕末名臣就這樣毫無反抗地死在了街頭。
看到井伊直弼已死,浪人們便各自突圍。有村撿起掉落在一旁的頭顱,且戰且退。雖然他成功地逃離了現場,但是也已經身負重傷,看著雪地上留下的一連串鮮紅的腳印,有村知道自己也已是插翅難逃。他把井伊直弼的首級交給了同伴,為了避免被俘切腹自盡。

井伊直弼的死大大驚動了江戶幕府。刺客們紛紛切腹自殺或者被捕斬首,就連護衛和抬轎子的轎夫也受到了極其嚴酷的處罰——一塊牛肉牽扯進了幾十條人命。
赤穗(今日本兵庫縣境內)的牡蠣糕點天下聞名,江戶時期由于產量低下,糕點的價格也十分昂貴,即使對貴族來說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奢侈品。這樣的一份糕點卻給兩個家族帶來了滅門的悲劇。
元祿十四年(1701年)對赤穗藩主淺野長矩來說是極為艱難的一年。藩內暴發了自然災害,饑民遍野,稅收不夠而引發了財政危機,藩內武士的工資發放也成了問題。就在焦頭爛額地處理藩內事物的時候,淺野長矩接到了幕府將軍命他進京述職的命令。無奈淺野長矩只能收拾行囊,從地處偏遠的赤穗前往當時日本的中心江戶。


有關赤穗舊臣為家主報仇事件的浮世繪作品。

赤穗47浪人首領大石內藏助切腹圖。
由于財政危機,淺野長矩只能把隨行人員和行囊一減再減。作為伴手禮的牡蠣糕點也只準備了對應的人數份。匆匆忙忙地進京述職后,幕府將軍任命淺野長矩擔任“御馳走役”(接待專員的職位)以迎接馬上就要到來的天皇使者。從小生活在地處偏遠的赤穗的淺野長矩哪里明白接待天皇使者的禮儀,于是幕府將軍給淺野配了個副手吉良義央。吉良家三代侍奉幕府將軍,吉良義央雖然目前官位不高,但一直以名門之后自居,對鄉下來的淺野長矩并沒有放在眼里。
“聽說赤穗牡蠣糕點十分有名,不知道淺野大人品嘗過了沒有?”在日常的談話中,吉良義央就反復暗示淺野長矩應該要送他份禮物。可是面對這位從天而降的副手,只準備了人數份禮物的淺野長矩也只能一再糊弄:“天下美味之物甚多,赤穗物產貧瘠不可與其相比。”淺野長矩越是敷衍,吉良義央就越是好奇,牡蠣糕點的滋味一直縈繞在吉良義央的心頭。當吉良得知一些公卿貴戚從淺野長矩那兒得到了禮物時,一股被輕視的憤怒頓時間涌上心頭:“好你個淺野長矩,我也是名門之后,你居然敢怠慢我,我倒要看看你這個鄉巴佬有什么能耐。”吉良義央打定主意,要叫淺野長矩當眾出丑。每當淺野前來詢問接待禮儀時,吉良故意把錯誤的禮節告訴他。
接待當天,天皇使者看到接待用的器物用品禮節儀式全都不對、質問淺野長矩時,吉良義央終于忍不住當眾嘲笑他不懂禮節,不識大體。匍匐在地的淺野一時間無地自容,也明白了這一切都是吉良的陰謀,是吉良故意戲耍他,從此對吉良心懷怨恨。在儀式的最后一天,淺野長矩在走廊里遇到了迎面走來的吉良義央,看到趾高氣昂的吉良,淺野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抽出佩刀砍向了他,吉良義央血流如注落荒而逃。雖然沒有致命,但在江戶城中行兇的行為還是讓幕府將軍震怒不已。盡管一眾人為淺野長矩求情,暴跳如雷的將軍還是下令讓淺野長矩切腹自盡并收回領地、抄沒家產。淺野的遺骨安葬在江戶的泉岳寺中。
當藩主自盡的消息傳到赤穗后,所有家臣頓時人心惶惶。赤穗藩家老大石內藏助立刻召集家臣商量對策,面對他有去無回的復仇計劃,300位家臣中有97位響應了他的號召。在把赤穗藩移交給幕府后,武士們作別家人分批潛入江戶。
淺野長矩自盡后吉良義央一直惶惶不安。只想惡作劇一下的吉良沒想到幕府會對淺野下達如此嚴厲的處罰,深深自責的同時也擔心赤穗的家臣會找他復仇。當聽說赤穗首席家臣大石內藏助已經到達江戶時,吉良義央更是惶惶不可終日,不僅增加了家中的警備人員,還派人日夜盯著大石內藏助。
大石到達江戶后便發現了有人暗中盯梢,明白這時候刺殺吉良幾乎是不可能成功的。到泉岳寺祭拜完家主后,大石在江戶找了個住所,天天流連于煙花柳巷,飲酒作樂以麻痹敵人。聽說大石的種種荒誕行徑后,半信半疑的吉良在一天晚上親自前往確認。看到在酒館中酩酊大醉耍著酒瘋的大石,吉良開心地笑道:“這群赤穗的鄉巴佬不僅不懂規章禮儀,連最基本的忠誠仁義都忘了。”吉良逐漸放下了戒備。
一年以后,看著敵人已經放松警惕,大石內藏助再次號召赤穗舊臣們開展復仇計劃。原先的97人經過一年的消磨,只有47人來到了江戶。元祿十五年(1702年)的十二月十五日,殘月也被夜晚的烏云遮住,大地一片漆黑。子夜赤穗舊臣們悄悄地集結,凌晨時分47人分別從前門和后門突入了吉良宅邸。在搜索碩大的宅邸時,赤穗舊臣們撞上了守夜的衛隊,一時間殺聲大起。在睡夢中的吉良義央被驚醒,在喊殺聲中,他聽見了熟悉的赤穗口音。恍然大悟的吉良明白:他欺騙了赤穗藩主,赤穗藩武士也用“沉迷酒色”欺騙了他。來不及穿著鎧甲的吉良,抓起幾件衣服就躲了起來。
大石帶領赤穗舊臣們沖進吉良空無一人的臥室,用手一摸被褥還是溫熱的,明白吉良還沒有逃遠。于是47位武士一邊與衛隊戰斗一邊搜索著每一間屋子。每一個試圖反抗或者年齡與吉良相近的人都被當場斬殺。終于在一間柴房里找到了吉良義央,一刀斬首。47位家臣未折損一人,帶著吉良的首級撤退前往主公的墳前祭拜。
當清晨的陽光灑向泉岳寺的時候,人們驚奇地發現在淺野長矩的墓前跪坐著47人。他們衣服上盡染鮮血,席地而跪,把佩刀放在身前,臉上盡是自豪得意的微笑。追捕的官兵到達后他們也沒有抵抗,一言不發地束手就擒。最終,幕府將軍被他們忍辱負重為主報仇之舉所感動,讓他們以保全武士名節的方式切腹自盡,并把他們的遺骨與藩主淺野長矩一同埋葬在了泉岳寺。后人也念其忠義,尊奉他們為“四十七義士”。
日本武士素來如此,尊頌佛法卻殺人如麻,奉行仁義卻睚眥必報。因為一份禮物便能大動干戈,刀兵相向。講究繁文縟節、詩詞歌賦、仁義道德,但也會大動肝火、殘忍無情、陰險狠辣。這些特點共同凝聚在了日本武士的身上。
(責編: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