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瀟予
6月25日,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正式建成通車,該國總理謝赫·哈西娜出席了通車儀式。帕德瑪大橋是孟加拉國自1972年獨立以來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或將帶動該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約1.5%,并促進該國內部一體化進程。大橋的落成不僅是孟加拉國基礎設施建設的里程碑,也是該國經濟轉型的重要標志。
孟加拉國在獨立之初曾是世界最貧困的國家之一,彼時其國家收入主要依靠出口黃麻等初級產品。近年來,孟加拉國從以農業為主導的經濟體向出口導向型制造業經濟體轉變的速率明顯加快。過去15年,孟加拉國GDP平均增長率均保持在6%以上,2019年還超過巴基斯坦成為南亞地區的第二大經濟體。
孟加拉國經濟實現快速發展的關鍵在于向出口導向型經濟體轉變、實行謹慎的財政政策以及持續推動社會進步。該國專注于發展出口導向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目前已成為僅次于中國的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國。同時,孟政府制定了較為謹慎的債務管理政策,主要從國際金融機構借貸,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是其主要債權方,國家預算赤字被控制在GDP總量的5%以內,公共債務則保持在GDP的40%以內。近年來,孟密集落地的大型基建項目也普遍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這對于管理該國的債務水平起到積極作用。孟持續的經濟發展也推動了社會進步。例如,孟女性就業參與率持續攀升,從20世紀90年代的20%升至2021年37%,這有效擴大了孟市場的勞動力供應和社會公平化發展。
孟加拉國的經濟發展成就也離不開該國審慎的內政與外交政策。在內政方面,自2009年孟加拉人民聯盟(人盟)主席謝赫·哈西娜再次就任總理以來,孟政府便廢除了看守政府制度,同時打擊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勢力,取消伊斯蘭大會黨等宗教民族主義政黨的合法地位,鞏固了人盟政權,使孟內政趨于穩定。在外交方面,哈西娜政府制定了務實且靈活的政策。一方面,注重改善與印度的關系。孟加拉國94%的邊界與印度接壤,其與印度之間的關系直接決定了該國的安全環境。哈西娜政府先后就印孟兩國間的爭議飛地、水資源爭端等歷史遺留問題展開談判,并取得階段性突破,孟還積極配合印度推動兩國互聯互通建設的政策。另一方面,哈西娜政府也致力于與世界各主要國家建立良好關系,積極參與國際和地區合作框架,為國家發展爭取更多機會。
孟的戰略地位也隨著其經濟的快速發展而悄然改變。2020年10月,美國副國務卿比根在訪問孟加拉國時稱:“美國把孟加拉國視為‘印太戰略的核心,孟的地緣戰略位置、持續的經濟增長和穩定的內政使其對美更具吸引力。”與此同時,孟的地區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2021年5月,孟與斯里蘭卡達成了價值兩億美元的貨幣協議,該國也是南亞地區首個向斯提供經濟援助的國家,這也是孟獨立后首次提供國際借款。
不過,孟加拉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也面臨限制因素。例如,孟的經濟增長也受益于國際市場對最不發達國家的出口優惠政策,其商品可免稅進入發達國家市場。但2026年孟很可能將正式成為發展中國家,屆時此類特權也將喪失。因而從長遠來看,孟的經濟結構轉型仍任重道遠。
中國是孟加拉國不可或缺的發展合作伙伴,近年來,兩國經貿合作水平不斷提升,中國已超過印度成為孟第一大貿易伙伴。2016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孟加拉國進行國事訪問,在此期間孟加拉國正式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中孟兩國關系也提升至“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至孟,帶動了一大批中企赴孟投資建廠,孟也是我國在南亞地區的對外承包工程重要市場。2020年7月1日起,中國還給予孟97%稅目的商品零關稅待遇。2021年7月,中孟兩國進出口總額達到130億美元,同比增長58.9%。2022年8月,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訪問孟加拉國期間宣布,中方將給予孟98%稅目輸華產品零關稅待遇。此外,防務合作也是中孟關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國于2002年簽署了國防合作協議,中國是孟在國防領域合作最廣泛的國家之一。

目前,孟加拉國已成為僅次于中國的世界第二大成衣出口國。圖為2021年8月,戴著口罩的當地服裝工人在該國首都達卡的一家紡織廠工作。
新冠疫情暴發后,兩國合作不但未受影響,反而持續推進。其中最直觀的例子就是中孟合作在帕德瑪大橋建設中所發揮的積極作用。帕德瑪大橋位于孟首都達卡西南約40公里處,全長9.8公里,總投資額超30億美元。大橋將貫通達卡和孟南部21個縣區,兩方的通行時間也將由從前的約八小時減少到十分鐘。哈西娜政府曾在1998~1999年間對帕德瑪大橋建設可行性進行研究,后因政黨輪替而終止。2009年,哈西娜再度上臺后便著手繼續推進該項目。但2012年,世界銀行指控孟政府官員在該項目中存在腐敗行為,并決定撤回為孟提供的12億美元貸款。這產生了連鎖反應,亞洲開發銀行、日本國際協力機構等國際金融機構先后宣布退出該項目。此后,中國、韓國等國企業先后參與項目競標,最終只有中國向孟政府提交了大橋建設財務預算。2014年11月,帕德瑪大橋正式開工。帕德瑪大河是世界最湍急河流之一,同時河床泥沙含量高,施工難度極大,在建設初期,僅打樁工作就遭遇了眾多挑戰。孟業界普遍評價,中國在基建領域的豐富經驗是保證大橋順利落成的根本。建設期間,該項目還大力促進了當地就業,在雇傭的1.4萬余名工作人員中,孟本地人員數量近九千。據世界銀行估算,大橋在未來31年的交通總收入可達185億美元,是其建造成本的5.5倍之多。
中孟在數字經濟、金融服務等領域合作也開辟了新局面。在數字經濟領域,孟政府積極推動“數字孟加拉國”與“數字絲綢之路”對接。例如,2021年,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與孟簽訂協議,助力其推出5G服務;2022年4月,中孟還簽訂了孟加拉國國家數字聯通項目合同,這都將持續推動孟經濟結構的轉型。在金融服務領域,2018年,深滬交易所聯合體正式成為達卡證券交易所的戰略投資者。2022年,孟首家中資控股金融機構——中孟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該公司為投資者開創了專屬投資金融服務平臺。此外,中國銀聯還在孟推出了二維碼支付、電子錢包等金融服務。目前孟約有40%的人口無法接入現代金融服務,上述業務的開展將有望為孟民眾帶來真正的普惠金融。
作為快速增長的新興經濟體,孟加拉國穩定的內政態勢、務實且靈活的外交政策及謹慎的經濟政策將有助于該國迎來更廣闊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