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清選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災害事故總量劇增、類型規模更加復雜、處置難度日趨加大、社會期待越來越高。消防指揮員指揮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滅火救援戰斗的成效。基于“能打仗、打勝仗”的目標,文章從基層指揮員所應具備的指揮能力入手,結合滅火救援實戰,就提升基層指揮員滅火救援指揮能力的途徑,提出了幾點對策供參考。
關鍵詞:消防;構成要素;指揮能力;途徑
滅火救援工作是消防救援隊伍的主業,是在救援一線傳遞黨和政府的溫暖。但是一旦發生滅火救援失誤失控,很容易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引發不可控的負面輿情,會嚴重損毀消防救援隊伍的形象。滅火救援工作的成功與否,關系著消防救援隊伍的光輝形象、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更關聯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穩定。因此,各級消防救援機構必須加強對基層滅火救援工作的領導,提高基層滅火救援工作的組織指揮水平,提升隊伍的攻堅打贏能力。
一、基層指揮員指揮能力的構成要素
滅火救援工作的基礎在基層消防站,關鍵也在基層消防站,75%的滅火救援處置都是由一個消防站獨立完成的,消防站初戰制勝有很多有利因素。如:初期火災處于初、中期階段;消防車到現場時間最短;轄區情況熟悉,能就近占據水源和占領最有利的滅火陣地;滅火和救人處于最有效的黃金時期;火災煙霧相對小、可燃物燃燒面積小,火災便于控制。初戰指揮員的指揮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滅火救援行動的成敗,要想科學、高效地處置每一次滅火救援任務,就需要指揮員具有良好的指揮能力,亦即戰場判斷能力、戰力評估能力、臨機處置能力、全面統籌能力。
(一)戰場判斷能力
判斷是基于對事物感性認識的基礎上,經過理性分析思考,找出事物內在規律和本質屬性的一種活動。戰場判斷能力是指揮員通過火情偵查、問詢知情人等方法,快速定位著火點、著火物質,準確預判火勢發展變化的能力。在滅火救援中,戰場判斷能力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在接到指揮中心的出動命令后,指揮員根據出動命令單的信息和從報警人處溝通了解的情況,迅速核實火災事故的地點、燃燒可能處于的階段、燃燒物質及性質、人員被困情況及有無爆炸等情況,并對災害現場形勢做出初步判斷。在初步判斷的基礎上,提前做好人員分工、戰斗編組等工作。二是在到達火場后,快速組成偵查小組,通過對火場的全面偵查了解,充分掌握火場情況,針對已采取的技戰術措施,及時調整完善作戰方案。三是在掌握燃燒狀況及火勢蔓延方向后,對滅火戰斗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狀況要有科學的預判能力,提前準備好應對措施。
(二)戰力評估能力
戰力評估能力是指揮員根據本單位現有裝備、人員素質、轄區情況作出的對滅火救援能力的評價和估量。指揮員的戰力評估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指揮員對本單位消防車輛性能、裝備配備、器材種類能了然于胸,對它們在實戰中的工作狀態及作戰效能掌握到位;對消防員個人能力素質、崗位能力有清晰的認識;戰斗班、攻堅組人員作戰實力、作戰效能經過實戰測試,掌握他們滅火救援的攻堅能力;班組配合方面知道怎么搭配能發揮最佳戰力。綜合以上的結果從而得出消防站整體的作戰能力。二是針對轄區存在的主要滅火救援任務,通過典型案例復盤、想定作業、實地演練等手段,知道隊伍作戰的強項和短板分別在哪里,有針對性進行相應的操法訓練和技戰術訓練,固強補弱,科學完善相應的技戰術措施,夯實隊伍的作戰效能。三是針對轄區主要災害事故的特點和規律,對如何發揮現有人員、裝備器材的最大效能進行深度思考和實踐,做出最優的戰斗組合,并在實戰中不斷驗證改進,逐步提升指揮員的戰力評估能力。
(三)臨機處置能力
臨機處置能力是指揮員面對災害事故的突發狀況和緊急情況,能夠做到隨機應變,根據自身的專業素養,做出科學決策的能力。臨機處置能力是一名指揮員必備的基本素質,災害現場的未知因素太多,各種各樣的突發情況都可能隨時出現,面對這些不確定因素帶來的不確定后果,指揮員必須在短時間內經過思考做出科學的作戰方案,并指揮隊伍迅速行動。重點做到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指揮員要快速決策。根據災害現場的動態變化,在沒有充足時間和條件做出絕對科學的作戰方案下,利用所獲取的現場信息,根據自己掌握的滅火救援預案,快速選擇與現場情況相接近的作戰方案,經過科學修改,指揮隊伍快速做出相對應的作戰方案。二是指揮員要直覺決策。滅火救援現場更多的情況是,突發狀況往往都是出乎預料和各不相同的,指揮員腦中根本沒有相類似或者相同的預案可用,已經制定的滅火救援預案也不能直接使用,指揮員應根據自身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滅火救援經驗,憑直覺快速制定出作戰方案,搶占滅火救援的最佳時機,牢牢控制災情發展。三是指揮員要超常決策。突發狀況的發生往往都是無法預測的,它的發生也會帶來一系列次生影響,現場指揮員往往此時都接收不到上級的作戰指令,這時指揮員要敢于做出決策、快速決策,絕不能顧慮太多、猶豫不決、貽誤最佳戰機。
(四)全面統籌能力
全面統籌能力就是指在滅火戰斗過程中需要統籌消防隊伍、政府部門、群眾等相關各方共同戰斗,共同配合,完成災害處置任務。在復雜的滅火救援現場,可能參加滅火救援戰斗的力量來源不同,使用的滅火裝備種類較多,設備復雜,增加了火場管理的難度。基層消防指揮員只有擁有較強的統籌能力,正確組織相關各方,采取科學的方法和組織策略,協調解決現場的矛盾,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現場力量,集中應對災害事故。統籌涉及多個參與力量,既有消防救援隊伍內部的統籌,又有社會不同力量間的統籌;既有災害現場作戰的統籌,又有后方各方面調度的統籌。指揮員統籌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又決定指揮決策的成敗。優秀的指揮員要善于溝通、協調,與各方求同存異、達成共識,要分析利弊、整合資源,從而保證指揮命令有序、果斷、準確、堅決地執行。
二、提升滅火救援指揮工作水平的途徑
滅火救援指揮工作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性工作,既需要有豐富的滅火救援理論基礎,又需要扎實的救援現場指揮經歷,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提升基層指揮員的指揮能力,應首先提升指揮員的滅火救援理論水平,在滅火救援現場錘煉豐富滅火救援指揮理論,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提升滅火救援指揮水平。
(一)固化培訓學習制度
現行政策下消防指揮員的來源主要有三種途徑,一是國家消防員通過考學進入消防學院,經過三年或者四年的學習成長為一名基層消防指揮員;二是直接從高考中招收到消防救援院校;三是從地方大學生招收到消防救援隊伍。三種培養模式,各有自身的優缺點,總的來說,學習思想政治工作、隊伍管理、消防知識相對較多,滅火救援專業知識、技能學得相對較少,尤其下到基層消防站后,各消防站轄區保衛的對象各有特點、出警的頻率也各不相同。因此基層指揮員經過短暫的滅火救援實戰歷練后,指揮能力的側重點也各不相同,指揮水平也參差不齊。所以經過基層一年或兩年的鍛煉后,要每年定期開展培訓充電活動,通過培訓,讓指揮員學到教員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知識,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學習啟迪,得到各方面疑難雜癥解讀的機會。培訓課程要科學合理設計,兩年以內基層經驗的指揮員以滅火基礎理論為主,三年以內基層指揮員以滅火基礎理論和專題課目相結合為主,三年以上基層指揮員以專題課目和探索研討為主,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建立健全基層指揮員培訓檔案,避免培訓因人員變換、資料和檔案管理無序等造成的指揮員培訓在學科內容上產生重復或者遺漏的情況。
(二)提升煙霧行動能力
火場中的濃煙是各級指揮員處置災害事故的不利因素,提升指揮員煙霧中的行動能力不僅是偵查火情的需要、堵截火勢的需要,也是救人的需要,更是保證消防救援人員內攻安全的需要。一是要依托各單位建設的真火實驗設施、煙熱訓練室開展指揮員煙霧行動能力訓練,在訓練中培養指揮員在失去視覺情況下的方向感,消除濃煙中的恐懼心理,增加膽量,提升滅火取勝的信心。二是日常訓練中要有意通過開展蒙眼訓練,讓各級指揮員及消防員鍛煉當什么都看不到,不清楚前面狀況時,此時應采取的科學內攻方法,不斷增強隊伍在黑暗復雜環境下的救援及自救能力,提升滅火救援的整體作戰能力。三是堅持把新入職指揮員編入攻堅組,有意在各種急難險重的任務中,和一線偵查人員組隊深入災害現場內部偵查,通過在實戰中摔打,提升其在復雜環境中的煙霧行動能力。
(三)開展典型戰例復盤
按照軍事指揮學的觀點,指揮水平來源于經驗和戰果,顯然消防指揮員的指揮能力來源于滅火實踐,來源于對每一起災害事故的科學處置。指揮員通過對處置災害事故順利的案例和不順利的案例進行復盤,吸取正反兩個方面的經驗成果,總結經驗教訓,固化出針對相同類型災害事故的處置對策。特別是指揮員要通過復盤學會總結積累,一是自身參戰的總結積累,豐富現場指揮經驗;二是事后參觀災害現場后的思考積累,反思提高技戰術運用;三是消防專業書籍學習體會的積累,豐富滅火救援理論基礎;四是閱讀專業論文和戰例研討資料知識點和體會點的積累,開闊災害事故處置眼界;五是參加各種學習交流活動的積累,豐富指揮員的指揮理論和實戰水平。通過復盤典型案例,吸取教訓,固化經驗,自覺做到打一仗,總結一次,提高一步。
(四)創新熟悉演練模式
《孫子兵法》中說“勝兵先勝而后求戰,敗兵先戰而后求勝”,謀求的都是謀定而后動,先做好可能發生狀態的各種預防準備,掌握主動控制權。轄區災害事故的發生都是具有突發性、偶然性,要做到對災害事故的順利處置,一是必須加強對轄區單位基本情況、交通道路、水源的熟悉掌握,要深入轄區重點單位進行調查研究,掌握單位平面布局、內部通道、消防設施、周邊水源、消防作業面等基本數據,根據掌握的情況制定出科學有效的滅火救援預案。二是要經常開展桌面推演,將推演設定符合實戰環境,假定災害事故現場最不利情況,如無停車位置、周邊水源損壞、人員被困多處等,錘煉指揮員的指揮水平,提升其具體實踐和理論水平相結合的能力。三是依據消防站現有的器材裝備,有針對性地科學編制訓練科目,訓練對象要緊緊依托轄區重點單位實際,做到既有個人項目又有班組項目,經常開展不按照預案、隨機設定警情進行隨機拉動演練,讓隊伍在沒有行動準備和思想準備的情況下鍛煉其快速作戰能力,通過隨機演練將隊伍的單兵作戰能力、班組協同作戰能力和指揮員指揮能力形成“合力”,不斷夯實隊伍滅火救援綜合能力。
(五)強化心理素質培養
《吳子兵法》中說“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于狐疑。”指揮員在災害現場時的心理情況,不僅會直接影響到作戰指揮決策能否科學做出,更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整個隊伍戰斗力的發揮。心理素質培養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一是要在日常訓練中培養。指揮員心理素質的好壞體現在滅火救援一線,而培養卻在日常的訓練中。強化指揮員的心理素質培養,需要在各種實兵實裝實戰演練活動中,尤其是開展多部門大型綜合性演練時,導調小組要通過設置各種突發性、危險性因素,培養指揮員承受強大壓力的心理素質,提高指揮員的心理抗壓性和心理承受力,做到不管災害事故現場多么慘烈,情況多么復雜、條件多么艱苦,都能夠始終保持高昂的斗志、旺盛的戰斗力、健康的心理。二是要在理論學習中提高。通過開設心理課程、定期邀請心理專家對指揮員進行心理輔導講座等,針對隊伍中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開展心理承受力、心理耐力等方面學習教育,使指揮員在面對慘烈的災害事故時,能迅速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快速做出科學判斷和作戰部署。
三、結語
新形勢下,消防救援隊伍的職能不斷擴展,消防救援隊伍要積極主動回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新要求,各級消防機構要加強對基層指揮員指揮工作的領導,提高其組織指揮水平,不斷提升滅火救援實戰能力,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消防為人民的錚錚誓言。
參考文獻:
[1]王軍.論提高滅火救援組織指揮能力[J].武警學院學報,2010,26(04):23-25.
[2]代鳳華,周雪昂,白偉.消防初戰指揮策略研究[J].中國應急救援,2020(05):33-37.
[3]郭鐵男.中國消防手冊·第九卷·滅火救援基礎[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4]王晨旭,滕佳明.指揮員要跳出心理陷阱[N].解放軍報,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