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剛
8月4日至9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宣傳司、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西城區委區政府主辦的首屆北京動畫周在京舉行。
在中國動畫發展百年這一大背景下,北京動畫周以“百年動畫 悅‘動北京”為主題,以“動畫+,在一起更精彩”為口號,圍繞百年經典、輝煌十年、動畫新生代、北京特色、國際視野、產業推動、數字未來和特別單元8個主題單元舉辦活動,邀請動畫制作、播出及相關產業機構負責人、專家等,回望中國動畫的成長歷程,共議行業未來。
回望百年傳承,擘畫行業未來
自1922年中國第一部動畫《舒振東華文打字機》問世至今,中國動畫已經走過百年發展歷程,并以獨特的創作風格形成了受到世界關注的中國動畫學派。適逢中國動畫百年這一時間節點,北京動畫周主論壇“中國動畫百年論壇”以“百年筑夢向未來”為主題,邀請國內知名學者和動畫制作人,總結中國動畫百年發展經驗,探尋中國動畫在創作、傳播、發行、產業等方面的發展路徑,展望新時代中國動畫發展前景。
北京廣播電視臺黨組副書記、副臺長,中國動畫學會副會長韋小玉在演講中表示,自一百年前中國首部動畫誕生至今,中國動畫在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與時代語境下演繹著創新和進步。中國動畫的時代之美、價值之美、傳播之美始終影響著每位觀眾,也共同構成了中國動畫的獨特魅力。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廠長、國家一級導演速達以經典動畫形象孫悟空的變遷為例,回顧中國動畫的發展歷程。她表示,站在百年的重要節點回頭來看,為什么孫悟空能夠與中國動畫產生密不可分的關系?這是因為它講述的是中國故事,展現的核心內容可以產生穿越時空的情感共鳴。事實也證明,這種文化的力量、文化的根與美可以延續下去,在不同的時代展現出新的風貌。
北京電影學院副校長、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動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電影家協會動畫電影工作委員會會長孫立軍表示,雖然動畫看起來很小,但是承擔的社會責任很大,大家應該牢記動畫人的社會責任感,向老一輩動畫人學習,創作出真善美、正能量,創作出優秀的讓世界觀眾、世界動畫人尊重的中國動畫人應有的優秀作品。
“動畫是一種舉重若輕的生活態度,能讓我們的生活充滿色彩和希望。”央視動漫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中國動畫學會常務副會長蔡志軍表示,隨著動畫全產業鏈的發展,如今的動畫打破了行業邊界,不斷跨界融合。動畫已經深刻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燦爛精彩。
迎接技術變化,
構建“元宇宙”基石
動畫制作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下正發生巨變。科技與藝術探索蓬勃爆發之際,創作者如何更好地利用技術工具?技術創新對動畫內容創作產生了怎樣的影響?這是今年北京動畫周的焦點議題之一。
隨著技術迭代、發展,動畫制作在互聯網領域的應用愈發廣泛。游戲、虛擬人、影視特效制作等領域都有動畫從業者的身影;甚至近年來火熱的元宇宙大潮中,也不乏動畫制作者的身影。
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全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研究會會長黃心淵在論壇發言中提出,“元宇宙”中的虛擬場景構建和動畫技術密不可分,可以說動畫技術是“元宇宙”未來落地的基石。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陳維成認為,隨著5G技術加快商用步伐,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增強現實、區塊鏈、元宇宙等技術與動畫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了動畫產業在生產制作流程、產品形態、呈現方式、傳播方式、服務場景上持續創新。智能合成、動態捕捉、VR、全息投影等多種技術被廣泛應用于動畫產業。數字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傳統動畫藝術的生產和傳播模式,提高了動畫行業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的競爭力。動畫和科技的有機結合推動了文化傳承創新、科技創新和城市賦能,提升了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影響力。
百度副總裁馬杰在解讀動畫技術和元宇宙的關系時提到,動畫是一列穿越一百多年的列車,承載著無數的歷史、夢想和技術,穿過無聲、有聲、黑白、彩色到達當下,它的下一站可能就是元宇宙。他認為,如果把動畫視為技術,它一定是構建元宇宙最重要的支撐。無論是元宇宙世界的打造,還是其中的虛擬形象,都需要動畫技術。如果把動畫視為藝術,動畫的理念會貫穿元宇宙中所有的敘事表達和精神構建。與人工智能技術、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相結合,能夠為動畫提供更為廣闊的應用舞臺。
助力內容“出海”,講述中國故事
本屆北京動畫周另一受到行業關注的議題是中國動畫“出海”。新時代的中國動畫正以強勁的產業發展力和鮮明的藝術原創力走向國際市場。隨著產業的發展,中國動畫也在海外市場取得了一些成績,越來越多的動畫電影登陸國外院線,國產動畫番劇也上線海外流媒體平臺。在機遇和挑戰面前,中國動畫如何發揮自己的產業優勢,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發展之路?這是中國動畫從業者面臨的現實議題。
旅美畫家、陶藝家、動畫藝術家范新林認為,一部好的動畫片應該有好的故事,要花大力氣搞好劇本,故事要有真情實感,能打動人心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凡是優秀的作品一定是兼具民族化和世界性的好故事。
愛奇藝副總裁楊曉軒表示,中國創作者眼中的國際化和外國人眼中的中國風其實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此不能一味迎合,也不能一味堅持,要了解彼此的需求,尋找共通點和共情點。創作者所選題材和形象要符合全球市場的審美,過于本土化的設計會限制國際市場對作品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要學會用世界語言講好中國故事。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理論評論工作委員會副會長劉軍在演講中表示,面對海外市場,中國動畫在創作時首先要注重文化的多樣性。動畫的藝術特點在于豐富的想象力,因此表達的題材豐富多樣。動畫既可以是書寫現實的,可以是回溯歷史的,也可以是展望未來的。但創作者要明白,人類社會的文化是多樣的,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傳統,會存在相應的禁忌。創作者要尊重和肯定其他文化,才能取得好的傳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