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邁南
下半年,又一波脫口秀綜藝熱潮襲來。
7月,由賈樟柯主持的科幻漫談節目《不要回答》在優酷上線;8月底,騰訊視頻“脫口秀矩陣”的經典IP《脫口秀大會》第五季回歸。接下來,《打工不如打電話》《嘉玲秀》《脫口秀跨年2022》等多檔脫口秀綜藝將陸續開播。
作為潮流文化,脫口秀正從小眾走向大眾,脫口秀綜藝也逐步進入形式多元、精細化創作階段。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根據《2022年中國脫口秀市場分析報告—市場運營態勢與發展前景研究》,2020年脫口秀綜藝在中國電視節目中的整體占比為5%,2021年脫口秀節目市場規模約為3.91億元。從消費人群來看,目前Z世代是脫口秀的消費主力,其中18—23歲觀眾最多,占41.04%;其次是24—28歲的觀眾,占24.07%。同時,一線城市、高學歷用戶對脫口秀更偏好。觀研天下數據分析師表示,由于疫情影響和互聯網平臺發展,大量的潛在用戶通過互聯網平臺收看脫口秀綜藝,對于脫口秀的傳播大為有益,線上市場規模近年來持續擴大。
騰訊視頻節目內容制作部、七盎司工作室負責人白洪羽,是《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怎么辦!脫口秀專場》等多檔脫口秀綜藝的制片人。他認為,脫口秀綜藝近年來之所以大受歡迎,首先源于觀眾對快樂和減壓的需求。脫口秀綜藝以詼諧幽默的語言剖析社會議題,向用戶傳遞正向情緒價值,消解用戶不同層面的煩惱與焦慮;其次,大量優質內容及新生力量的涌現,為脫口秀綜藝提供了豐富的表現形式和充滿新鮮感的素材。“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在目前的大時代背景下,年輕觀眾在滿足娛樂需求的基礎上,更加看重真實的自我表達,這恰恰是脫口秀的優勢所在。越貼近生活、越個人化的表達,越容易引發共鳴。”
笑果文化CEO賀曉曦認為,作為一種喜劇形式,脫口秀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首先,喜劇能為人們提供非常多的正向情緒價值,幫助大家緩解壓力、釋放焦慮;其次,脫口秀亦可以講述中國故事,為大眾提供一個展示健康陽光生活的平臺。”
平臺競相布局
從明星脫口秀,到素人競演,再到融入真人秀,近年來,各大平臺之間的脫口秀比拼愈演愈烈,創作者不斷探尋新的節目形式以滿足觀眾需求。
作為騰訊視頻脫口秀賽道的重要功能性產品,《脫口秀大會》這一IP,除了聚焦內容,還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著孵化行業人才、激發行業活力的責任。白洪羽介紹,相較前四季,《脫口秀大會》第五季從多維度升級節目設置,力求更好地為大家提供快樂,新slogan“每個人都能快樂五分鐘”奠定了節目整體基調。規則設置上,《脫口秀大會》第五季提出了“天花板概念”,以激勵選手不斷突破自我,舞美也配合這一概念做了特殊設計。“如此設計是想讓賽制變得更激烈,以激勵選手產出更好的內容,為觀眾提供更優質作品。”選手陣容上,除了新老脫口秀專業演員,節目還邀請到很多來自各行業和不同年齡圈層的跨界選手。
除了《脫口秀大會》第五季,騰訊視頻今年還有《打工不如打電話》《脫口秀跨年2022》待播。其中,《打工不如打電話》是騰訊視頻新品類賽道“小鮮綜”的新節目,脫口秀“領導”程璐和脫口秀“打工人”趙曉卉將加盟。
優酷持續深耕文化類脫口秀。7月18日,由優酷和三體宇宙聯合出品的科幻漫談節目《不要回答》上線,節目以三體宇宙觀為原點,“未來探索科科長”賈樟柯,“未來顧問”劉慈欣和“未來研究員”即其他眾領域的科學家,共同暢想和解讀未來。
早期曾打造多檔金牌脫口秀綜藝的東方衛視,也未放棄這一陣地,于今年3月推出了科學思想脫口秀節目《未來中國》,接下來,還將播出以個人為主導的全新脫口秀節目《嘉玲秀》,這也是劉嘉玲首次跨界挑戰脫口秀主持人。
湖南衛視和芒果TV亦加入戰局,繼今年年初上線年輕態脫口秀節目《新春開放麥》后, 8月又推出了青春文養綜藝秀《美好年華研習社》,該節目由汪涵和制作人張一蓓合作,主打“國風+喜劇”,記錄年輕人傳播研習青春圈層文化的全過程,目標為打造全能的青春脫口秀主持群體。
白洪羽表示,多元形態的不斷涌現,讓脫口秀綜藝有了更多可能。“綜藝創作中各種元素的融合其實是雙向奔赴的過程,不只是脫口秀努力接觸多元文化,同時也是各圈層表達者用脫口秀的手段來表達自己的態度,雙方共同拓展創作的邊界。”
《新春開放麥》總導演劉源認為,脫口秀綜藝要做出差異化,且一定要選擇中國大眾喜聞樂見的內容和形式,讓作品帶有中國“泥土”的芬芳,“脫口秀不是單純讓人發笑,它一定要有價值、有觀點的傳遞。”
機遇與挑戰共存
節目之外,脫口秀熱潮已延續到線下。根據笑果文化提供的數據,笑果文化2021年在全國舉辦超1500場演出及開放麥,覆蓋全國30個城市的40多萬觀眾,全年演出票房超8000萬元。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全國脫口秀演出票房2.24億元。截至2021年12月,全國共有175家脫口秀俱樂部,已知有76家俱樂部注冊公司。
觀研天下數據分析師認為,脫口秀作為喜劇綜藝的細分領域,已逐漸成為記錄文化與社會變化的載體,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繁榮背后亦有隱憂,雖然創新節目形式不斷涌現,但也存在人才瓶頸、內容同質化等問題。
“隨著觀眾對脫口秀綜藝認可度的不斷提升,以及對節目需求、要求的不斷提高,求新求變必然成為脫口秀綜藝創作的持續追求。在穩定輸出的基礎上做出更多創新絕非易事,需要整個行業不斷努力。因為每個脫口秀作品的問世,每位脫口秀演員的成長,都需要周期。”白洪羽介紹,自開發脫口秀品類以來,騰訊視頻一直通過孵化、續航IP來鞏固品類優勢,“我們始終相信脫口秀文化具有巨大能量。”近期騰訊視頻還將梳理出一份有關脫口秀行業的白皮書,以傳達騰訊視頻對于整個行業的理解和態度;此外,還將推出創作者生態引入計劃,以逐步豐富平臺脫口秀生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