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祥


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我們的三位航天英雄翟志剛、葉光富和王亞平,安全出艙,身體良好。作為中國首位進行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王亞平除了航天員的身份外,她還是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畢業的碩士,現在北京大學心理學院攻讀博士學位。她和丈夫趙鵬的愛情故事更是傳為美談。
王亞平是煙臺的農村姑娘,高考時,體能和身材都出眾的她參加了招飛考試,成為空軍長春飛行學院的一名學員。大學畢業時,王亞平以優異的成績獲得軍事學學士學位。畢業后,她被分配到武漢空軍運輸航空兵部隊,正式成為一名飛行員。
在部隊,王亞平認識了趙鵬,志同道合的他們走到了一起。雖然他們屬于同一個部隊,但駐地相距數百公里。部隊紀律嚴格,訓練任務又多,一年365天,他們在一起的時間不超過30天。軍人的兒女情長總是與家國情懷融在一起。王亞平和趙鵬約定:每天,不管誰先完成任務,都要給另一個發短信,報平安。他們沒法打電話,因為一個任務結束了,另一個還在執行中。有時,他們執行任務時,在天空中相遇,就用暗號打招呼,表達對彼此的牽掛和思念。這些習慣,他們一直保留至今。“我從你身邊飛過,卻什么也不能說。”這,就是飛行員的愛情。
結婚的第三年,王亞平和趙鵬原本商量著要一個孩子。這時,恰逢航天員選拔。王亞平以過硬的飛行技術和超強的心理素質,經過重重選拔,成功當選。這就意味著,他們必須放棄要孩子的計劃。在自己和妻子、小我和大我之間,趙鵬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支持妻子追逐夢想,支持國家的飛天計劃。不僅如此,他還放棄個人晉升的機會,婦唱夫隨來到北京,當起了妻子的賢內助,洗衣、做飯、打掃衛生……他全包了。趙鵬讓飛天的王亞平,不為地上的任何瑣事分心。作為飛行員,他比誰都清楚,飛在天上的人要心無旁騖,要一心一意。他要讓心愛的人心無掛礙地翱翔在太空,成為最耀眼的那顆星。
2013年,作為神舟十號飛船首飛女航天員,王亞平和聶海勝、張曉光組成強強聯合,乘神舟十號進入太空。使命也意味著壓力,榮耀也意味著風險。當全世界都在關注,全國人民都在歡呼時,作為航天員家屬的趙鵬相信國家,相信科學,相信妻子。15天后,神舟十號成功著陸于內蒙古。王亞平成功踏出太空艙。直到那一刻,趙鵬懸著的心才放下來。“世人都關心你飛得高不高,愛你的人才關心你飛得累不累。”此言不虛,深愛如斯。
2016年,王亞平如愿當上了媽媽。短暫的休息后,她又投入到緊張訓練中,為國家下一步的飛天計劃做準備。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我國發射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王亞平和翟志剛、葉光富組成的飛行乘組,順利進入太空,完成國家使命。
“出差”太空的半年時光里,王亞平化身“太空教師”多次授課,向全國人民展示空間站工作生活場景,演示了微重力環境下一系列神奇現象。元旦和春節期間,在太空出差的王亞平,還向邊防戰士和全國人民送上祝福。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趙鵬帶著女兒,手捧鮮花去接王亞平。一家三口終于團圓了。那一刻,在太空出差半年的王亞平,雙眼含淚地看著女兒,女兒看著從太空摘“星星”回來的媽媽,而一旁的趙鵬則深情地看著妻子。所謂守護,就是你逐夢時,我幫你守著家。你回家時,我的目光一直追隨著你。
接受采訪時,王亞平愧疚地說,她可能是一個合格的航天員,但她不是一個稱職的媽媽。孩子出生后,她陪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都是丈夫趙鵬和她父母在照顧。人間安得雙全法,不負祖國不負卿。優秀如王亞平,也沒法同時做好天上和人間的事兒。幸好,她還有趙鵬。他站在她身后,給她兜底,為她善后,為她掃清人間煩惱,讓她翱翔太空宇宙。
王亞平是一個優秀又幸福的女人,她的優秀與幸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她的身后,有一個像大地一樣堅實又穩妥的男人默默無聞,長情溫柔,負責擔當。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