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佳純
迷茫中帶著執著的思考,是智慧和平庸的區別
第十二屆“中國醫師獎”獲獎者、“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陳靜瑜,在談起自己的學習經歷時說:“我本身就比較內向,但那個時候的我臉皮比城墻還厚。”
2000年,成功完成世界第一例肺移植手術的專家庫珀到北京講學。聽完講座后,陳靜瑜對家人說:“我想學肺移植手術。”但當時中國還沒有肺移植手術的相關教學和研究,全國需要進行肺移植手術的病人也不多,要想成立肺移植團隊的希望更是渺茫。
正是因為中國沒有,陳靜瑜更下定決心“必須學”。他從網上搜集了有關肺移植手術的各種資料,還找了多倫多總院肺移植科主任的聯系方式。最終他聯系到了國際肺移植專家夏夫·卡夏夫基教授,并向對方表達“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到多倫多跟隨夏夫教授學習”的愿望。可當時的陳靜瑜只是一個在二級醫院上班的小年輕,旁人都笑他不自量力,但他不為所動,每天一下班,便打開電腦給夏夫寫信,并向對方匯報自己在肺移植知識方面的學習情況,這一堅持便是半年。
終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夏夫答應了陳靜瑜前往多倫多跟隨他學習的請求。正是陳靜瑜的“厚臉皮”,成就了“中國肺移植第一人”,為中國肺疾病患者帶來希望。
“人生最強大的武器是有豁出去的勇氣”。對陳靜瑜來說,學習肺移植手術的想法是正確的、明確的,那厚著臉皮豁出去又何妨?
(責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