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茜


7月28日—30日,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電影家協會、武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3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系列活動在武漢舉行。百花獎電影產業論壇、國產影片展、提名者表彰儀式、頒獎典禮等活動次第展開。
7月30日晚,第3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舉行頒獎典禮,《長津湖》獲得最佳影片,《你好,李煥英》獲得優秀影片,文牧野憑《奇跡·笨小孩》獲得最佳導演,袁泉憑借《中國醫生》中文婷一角獲得最佳女主角獎,張譯憑借《懸崖之上》中張憲臣一角獲得最佳男主角獎。
中國電影市場廣闊
努力拍更多觀眾喜歡的電影
“中國電影的活力、魅力和所有的動力都來自廣大人民,沒有人民的支持,就沒有中國電影的繁榮昌盛。”
第36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開幕式上,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胡智鋒發表演講,鼓舞電影人以人民情懷推動新時代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他表示,近年來,《長津湖》《中國醫生》《我和我的祖國》等主旋律電影的火爆,印證了一個道理:中國電影的未來必須以人民情懷作為最大的動力,推進自身的發展。
“中國電影有著廣闊的市場,我們會繼續努力拍觀眾更喜歡的電影。”知名導演、監制、編劇黃建新如是說。在百花獎圓桌論壇上,十余位電影業界代表、產業專家暢所欲言,深入探討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機遇、影視科技進步與業態轉型。
黃建新回憶,2009年上映的《建國大業》,“讓我們更深入了解大眾、人民希望看到什么電影。”作為《長津湖》系列電影總監制,黃建新表示,《長津湖》帶著宏大的歷史觀,講述平凡英雄的故事,創造了票房奇跡,“這段經歷告訴我們,只有跟觀眾、跟人民想在一起,才有充分的表達空間;我們也只有拍了大手筆電影,才能跟美國電影等量抗衡,吸引大量的投資支持,創作出更多好的電影作品。”
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于冬介紹,《中國醫生》《長津湖》《長津湖之水門橋》三部電影取得了110億元票房,“這是廣大觀眾對好電影的褒獎和鼓勵,也給了中國電影人信心。”于冬表示,“大眾電影百花獎,是觀眾用一張張選票選出來的。我們希望用更多更優質的電影來回饋觀眾支持。”
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力導演的《張思德》《云水謠》等影片,曾獲多個百花獎項。他回憶,10多年前,全國銀幕數只有3000多塊,現在已經逾8萬塊。“中國電影產業飛速發展,更多的電影人投入現實主義創作中。”尹力認為,互聯網和科技的高速發展,將對電影的形態產生很大影響,對電影人的要求也會更高,“未來可期,讓我們用電影為時代留下記憶。”
新麗傳媒集團高級副總裁兼新麗電影CEO李寧,曾操盤《你好,李煥英》等多部業內爆款。他認為,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電影市場之一,“贏得好口碑的電影都是貼近百姓生活的作品,我們需要拍攝百姓喜愛的故事,也需要觀眾給我們支持,這樣,中國電影才大有希望。”
過去兩年,中國電影票房遭受巨大沖擊,行業出現“悲觀論”和“資本論”,有觀點認為電影發展的現狀很困難,電影只有抓住資本才有未來。對此,胡智鋒表示,“過去若干年,中國電影潮起潮落,但總體仍大踏步地向前發展,未來也會一如既往地向前快速發展。”胡智鋒認為,電影要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有數量、產量和質量;電影作品還需精彩、精準、精妙地去表達。“藝術家們在塑造銀幕形象時,一定是在扎根生活的基礎上,才能有妙筆生花的表達。”
2021年中國電影票房
繼續領跑全球
在7月28日舉行的開幕式上,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公布《2022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為中國電影送上重磅喜報。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電影市場的電影產量、票房、銀幕數、觀影人次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據統計,2021年中國電影故事片產量為565部,影片總產量740部,新上映影片數量481部,票房過億元影片數量43部,銀幕總數高達82248塊。尹鴻介紹,2021年全國城市院線電影票房472.58億元(含服務費),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1.67億;2021年中國電影票房約合74億美元,占全球總票房的34.89%,第二次位列全球影市冠軍。
尹鴻總結,2021年中國電影的年度關鍵詞是“堅持、自信、穩定復蘇”,中國電影市場全球影響力逐步提升、本土電影貢獻加大、“頭部”影片優勢集中。
《2022中國電影藝術報告》同期發布,尹鴻表示,過去一年,中國電影涌現了很多現實題材作品,譬如《穿過寒冬擁抱你》《我的姐姐》《人生大事》《你是我的春天》等,這些影片既表現了中國現實,也傳遞了“向上的溫暖”,收獲觀眾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