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松
精明人看得準,高明人看得遠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有人問他:“可不可以叫你文學大師?”莫言立即回應:“我不是文學大師,我只是一個編故事的人。誰要叫我文學大師,我會覺得暗含嘲諷意味。”
這天,莫言參加一個文學座談會。主辦方做了一個大招牌,上面寫著“文學大師莫言見面會”幾個大字。莫言停下腳步,看了看招牌,雖然十分不喜歡,可是活動馬上開始了,換也來不及了。
莫言走到臺上,他臨時起意,做了一個開場白,主題是“文學大師的虧心事”。他說:“當有人稱我為文學大師時,我晚上睡不著覺,心里發慌,擔驚受怕。”臺下的觀眾看著他,文學大師只不過是一個名銜,跟夜不能寐有關系嗎?
莫言反問臺下的觀眾:“有誰知道什么原因嗎?”這個問題把現場的人考到了,沒有人知道答案。在他們心中,莫言創作了那么多優秀作品,還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是名副其實的文學大師。
“如果我承認我是文學大師,我怕半夜警察找上門來。”莫言說了一句。聽了這話,臺下的觀眾更疑惑了。
莫言笑了笑,說:“我不是文學大師,有人叫我文學大師,跟小偷沒有區別,小偷偷別人的東西,我偷了一個文學大師名銜。我做了‘虧心事,怕警察半夜上門,問我是否具備大師水平。我希望大家不要叫我文學大師,讓我安心睡覺。”臺下觀眾這才知道莫言的真實意思,為他的謙虛鼓起了掌。
莫言說:“謙虛飛更高,低調走更遠。”他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責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