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辰玉
不放棄才能有希冀
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乙肝傳染病盛行,醫學界遲遲找不到特效藥。作為第一批傳染病學留學生,陳菊梅的責任義不容辭,每時每刻都在想著怎樣將乙肝病毒轉氨酶降下來的她,翻遍了醫院里所有病人的病例,她將700個病人的情況都刻在了腦子里。為了尋找突破口,她逐一對比了這些病人的治療方案,但都沒有從中找到答案。
為了進一步了解乙肝好轉的病人,陳菊梅一個一個給病人寫信,信中非常詳細地詢問病人出院后的身體狀況,包括回家后又吃了哪些藥,有沒有產生副作用等一系列問題。為了方便病人回信,陳菊梅還將信紙和郵票都給病人準備好,一起夾在信封里。一番努力后,陳菊梅卻只等到了四封回信,面對困局,她并沒有氣餒,仍舊不分日夜地搞研究。
反復看過病人的回信后,陳菊梅發現了一位前后七次因轉氨酶過高而住院的老人,她帶著疑惑繼續給老人寫信,信中提到:“您之前的轉氨酶那么高,都是怎么降下來的?為什么會反復七次住院呢?”不久,老人回信了,老人表示自己當時是因為轉氨酶升高而導致睡眠不好,所以常常需要吃安眠藥才能入睡,時間久了轉氨酶就降下來了,但是一停止服用安眠藥,轉氨酶就又會升上來。
看完老人的回信后,陳菊梅敏銳地察覺到,安眠藥的成分里也許暗藏著她多年要尋找的答案。于是,陳菊梅再次寫信給老人,在信中仔細詢問了安眠藥的生產商,不久老人將安眠藥的說明書寄了過來。憑借多年的經驗,陳菊梅最終將目標鎖定在了“五味子”這味中藥上。經過層層臨床實驗,陳菊梅研發的肝炎降酶藥終于成功了,并創造了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死亡率由85%以上降至38%的驚人奇跡,在國際上引發了巨大關注。
通過寫信成功發現了特效藥的陳菊梅,看似得到了幸運女神的眷顧,但真正讓她成功的,是那份對醫學的執著和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的大醫仁心。
(責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