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魯
摘要:城市綜合體是以建筑群為基礎,融合商業零售、商務辦公、酒店餐飲、公寓住宅、綜合娛樂五大核心功能于一體的“城中之城”。同時,結構復雜、功能豐富、人員密集的城市綜合體一旦發生火災,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撲救,可能會造成重大傷亡和損失。文章結合實際滅火救援經驗和典型戰例分析,闡述了城市綜合體建筑特點及火災處置癥結所在,并針對處置要點和制勝關鍵提出對策,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城市綜合體;火災撲救;技戰術
城市綜合體功能復雜、火災隱患高、火勢蔓延快、人員疏散困難的特點,使得指揮體系的技戰術決策部署在火災撲救中尤為關鍵,也使得消防隊伍面臨新的挑戰。如何盡快提升撲救城市綜合體火災的技戰術水平,是目前消防部門亟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一、城市綜合體建筑特點和火災處置難點
(一)城市綜合體建筑特點
功能復雜、火災負荷高、火勢蔓延快、人員疏散逃生困難、火災撲救難度大。
(二)城市綜合體火災特點
1.大。城市綜合體以建筑群為基礎,融合商業零售、商務辦公、酒店餐飲、公寓住宅、綜合娛樂五大核心功能于一體;城市綜合體的每層面積可達上萬平方米,集中了大量的人流和物流;眾多商家存儲售賣可燃、易燃商品,造成較大火災荷載。
2.快。城市綜合體一般設有內部較大共享空間,內部線纜井、排煙管道、空調通風孔等密布,極易造成火勢上竄蔓延和煙氣擴散。
3.高。城市綜合體建筑外立面一般設有整體玻璃幕墻或巨幅廣告牌,撲救難度大,而且遠距離縱深內攻極易使救援人員迷失方向,建筑受火勢長時間烘烤極易發生局部或整體坍塌,安全風險高。
4.多。城市綜合體一般功能分區較多,不同功能分區火災危險性及處置方法也有所不同,如商業區貨物堆放較多,火災荷載大;辦公、居住、娛樂區人員密集,疏散、搜救難度大,餐飲區火災存在燃氣爆炸風險,撲救危險性大。
5.雜。城市綜合體建筑內部通道、區域分割復雜,不同樓層通道、區域分布也不盡相同,嚴重影響作戰行動的順利開展;可燃物性質不同,增加了火災撲救的難度,需要救援人員根據火場環境合理選擇進攻陣地。
6.難。城市綜合體一般位于繁華地段,人、車流密度大,消防通道時常被占用堵塞、登高作業面受限,玻璃幕墻也容易炙烤破碎,滅火行動難以第一時間開展;綜合體建筑內部錯綜復雜,商鋪性質變更分割較頻繁,內攻存在風險。
二、城市綜合體火災處置要點
(一)力量調集
在進行力量調集時一定要注意多點調派,第一時間調派多種力量,盡可能將火勢控制在初起階段,為火災撲救贏得最佳時機;要將企業專職消防隊、微型消防站等消防力量協同聯合聯動,納入作戰體系,按照“一鍵調派、梯次抵達”的模式實施力量調派;第一時間調派充足力量,以“殺雞用牛刀”的壓倒性優勢奪取滅火作戰的主動權,堅持“初戰即決戰”的作戰理念;結合火災撲救需要調集照明、排煙、供氣、工程機械、搜救犬等專勤力量到場。
(二)初戰控制
首先,初戰力量能夠第一時間到場,抓住火災撲救的“天時”。其次,初戰力量對現場環境最為了解,對作戰對象更加熟悉,掌握了滅火作戰的“地利”。最后,初戰力量一般為基層大隊、站,作戰層級少,組織指揮更為高效,取得了作戰指揮的“人和”。初戰指揮員到場后,對現場災情進行直觀評估,并向上級指揮中心匯報是否需要調集增援力量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增援車輛的數量、類型和一些特殊的功能需求等。
(三)全面進攻
城市綜合體火勢一旦擴大,形成大范圍的全面燃燒,少量作戰單位難以控制和消滅,需要大量增援力量到場聯合處置。因城市綜合體周邊市政消火栓數量較多,管網直徑大,流量充足,能滿足同時停放多輛消防車的需求。在部署力量時,除1號車就近停靠單位內部消火栓外,其他能供水的車輛都需單獨停靠市政消火栓,并做好單獨出干線的準備。
1.扁平化指揮。對于大型火災事故現場,參戰人員多,聯動單位多,實施扁平化現場指揮,壓縮指揮層級,提高作戰組織指揮效率至關重要。
2.分段作業。結合現場實際實施分段作業,總指揮部負責整體作戰指揮,對后勤保障、火場供水、應急聯動等進行統籌協調,戰斗段指揮員對本戰斗段滅火作戰單位進行直接指揮,按照總指揮部部署完成既定作戰任務。
3.考慮全局。要從火災現場全局考慮,從不同方向、不同部位實施滅火作業,達到多點進攻的目的,有效利用內部通道和外部突破口逐層設立陣地,采取立體作戰、內外結合的方式將作戰力量合理部署,達到全面控制火勢的戰術目標。
(四)設施應用
1.啟動消防水泵。搶占初戰最佳時間,利用固定滅火設施在壓力、水量充足的條件下,用消火栓設立水槍陣地控制火勢。
2.利用應急廣播。在發生危險的第一時間,迅速播放應急廣播,動員人員組織有序疏散,根據消防控制柜的信號反饋,判定起火部位,及時向微型救援站和消防隊報告起火點以及火勢情況。
3.關閉防火門和中央空調。在火災初起階段,要再一次確認著火層及著火層以上樓層的防火門和中央空調系統是否已經全部正常關閉,防止火勢蔓延。
4.啟動正壓送風系統。啟動正壓送風系統或排煙系統,降低室內煙霧濃度(注意:當溫度達到280℃時,排煙系統失效)。撲救城市綜合體火災時,必須第一時間做好排煙工作,尤其是垂直方向的排煙、機械排煙以及破拆排煙,最大程度地排出室內煙氣,為疏散和搜救人員贏得寶貴時間。
三、城市綜合體火災撲救的制勝關鍵
(一)“科學、高效”的聯合指揮
通過消防控制柜的信號反饋,確定起火點和起火部位,確定防火卷簾、水噴淋、水泵房、應急廣播等是否聯動開啟。查看視頻監控,判別火勢蔓延走向、疏散路線和實時情況,為決策部署提供依據;全勤指揮部遂行作戰指揮,通過途中詢問、現場偵察、“實戰經驗+綜合研判指揮”的“3+1”指揮模式;同時,拓展扁平化指揮模式,設立“總指揮部—戰斗段指揮員—作戰單位”。
(二)“快速、安全”的精確破拆
根據風向和發展態勢,選定破拆位置和排煙口,通常選擇外墻的裝飾框架、易碎的玻璃幕墻、周邊墻體,屋面穹頂、采光窗的側面等部位破拆,為作戰行動開辟路線。同時,破拆的位置也可以作為救生出口、阻截口和隔離帶;破拆的裝備選擇以“大型機械優先,便攜裝備次之”,利用常備的無齒鋸、液壓擴張頂撐和手動破拆工具組,用于剪擴防盜門窗等小構件遮擋物;破拆方法要靈活科學,根據需要破拆部位的結構材質,綜合運用不同的器械機械、器材裝備和方式方法進行破拆。
(三)“高效、快捷”的排煙通風
實行正壓通風排煙戰術進行進攻式通風排煙,控制煙氣單向流動;采取固移結合的方式進行防御式通風排煙,向未著火區域加壓送風;自主式通風排煙,利用建筑共享空間、管道、豎井等,實現自主通風排煙。
(四)“機動、靈活”的戰術應用
攻防并舉,要充分依托固定消防設施控制、阻止火勢蔓延,也要組織攻堅力量展開內攻,徹底消滅火勢;內外結合,在內攻滅火的同時也要打通外部突破口,一方面進行有效排煙降溫,一方面射水阻截、控制火勢蔓延;重點突破,在有效阻截、控制火勢的基礎上向火場縱深推進,對大范圍火勢進行分割;逐步蠶食,對火勢形成分割圍殲的態勢,組織內攻陣地分段推進清理火勢,逐步擴大戰果;逐本舍末,如火勢猛烈,無法實施全面撲救,則可集中兵力于阻截火勢蔓延和重要保衛目標,以犧牲局部為代價保全主體和重點。
(五)“全面、精準”的數據支撐
搭建聯勤平臺、制定數字預案、實現智能物聯。為更加有效的保證救援效果,需要制定好各種救援預案,以不同的火災事故為例,形成一套標準的救援模式,這樣,就能夠使消防救援人員在進入現場后,能根據設計快速進行任務分工,保證救援速度與質量。救援預案具有可操作性,結合日常防消聯勤、多部門協同、多點調派,同時把智能物聯融入日常熟悉演練過程中,以實例做好案例分析,對于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全面整理,對不合理的設計進行重組與優化,保證滅火救援工作質量與效率。
(六)“及時、便捷”的信息互聯
搭建三級指揮網、實時圖像傳輸、軌跡跟蹤定位等系統。
(七)“快速、充足”的力量調派
就近調派、專業調派、足量調派。
四、城市綜合體火災撲救中的安全提示
(一)倒塌
火災撲救過程中應嚴防著火建筑、堆垛受爆炸、火勢烘烤倒塌傷人。要嚴格實施現場警戒,安排專人看護提示,禁止無關人員靠近。
(二)埋壓
進入或靠近有垮塌危險區域作業時,要嚴防救援人員被埋壓而造成傷害。不得讓救援人員隨意進入結構已經明顯松動的建筑內部,在倒塌危險區域作業時,要尋找、依托牢固掩體,防止埋壓傷害。
(三)墜落
在登高作業、高空救援、內攻陣地等危險區域時,或在視線較差、濕滑等場所行進作業時,要嚴防墜落滑倒,必須采取相應的安全保護措施,使用直流水探試樓板強度,采取前虛后實探步方式前行,防止因塌陷或孔洞墜落傷人。
(四)燒傷
進入火災現場實施滅火作戰的救援人員要實施全方位個人防護,堅決禁止直接裸露體表的情況出現,開啟進攻通道前要利用熱成像儀、測溫儀進行測量,并采取開花水槍射流進行掩護。
(五)迷失
進入黑暗、濃煙環境進行內攻、火情偵查或人員搜救時,要嚴防迷失造成人員傷亡,對人員進行合理編組。
五、結語
大型商業綜合體滅火救援工作的實施,能夠有效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持社會穩定發展。但是,由于大型商業綜合體的結構復雜性和較大的縱深等,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滅火救援的難度。同時,非常規方式的應用、疏散寬度較小、煙氣控制難度大等問題的存在,也會導致滅火救援的危險性增強。為此,應通過確定消防撲救面、規劃救援路線、拆除內街頂棚、優化滅火預案和利用消防水源等途徑,實現對整個滅火救援工作的有效掌控。城市綜合體火災撲救是社會發展必然面對的一項艱巨任務,作為基層指揮員、一線帶兵人,只有不斷學習研究、交流經驗,才能使隊伍整體撲救綜合體火災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為提升滅火救援戰斗力提供全新的發展思路。
參考文獻:
[1]吳立志,辛晶,等譯.滅火策略與戰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9.
[2]商靠定.滅火救援技術與戰術[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