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彥銘
在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育成了常態,而如何利用線上渠道開展幼兒教育,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則是教師需要深入思考的一個問題。對此,筆者闡述了幼兒園開展線上教育面臨的困難,并針對疫情防控期間班級群里組織的一些活動,談談教師在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做好線上教育工作,以供參考。
一、幼兒園開展線上教育面臨的困難
(一)對幼兒的管控較難
幼兒的年齡小,身心發育尚未成熟,性格比較活潑,自制力較差。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和豐富的教學內容,還要時刻提醒幼兒,讓他們學會遵守課堂紀律,以保證教學效果。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與幼兒處于同一空間中,對一些不注意聽講、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幼兒可以做到及時的提醒與引導,從而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但在開展線上教育的過程中,教師無法做到時時刻刻關注每一名幼兒,無法對幼兒進行有效的管理與制約,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果。所以,在線上教育中如何管控好幼兒就成了教師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二)線上活動難以組織
教師開展幼兒教育,離不開游戲的支持。游戲作為幼兒園中一種主要的教育形式,對幼兒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通常會組織幼兒開展一些游戲活動,讓幼兒在獲得良好情感體驗的同時不斷增強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從而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順利完成幼兒教育的相關目標。但在開展線上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想組織相關的活動存在很大的困難,無法很好地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導致線上活動的效果不盡如人意。
(三)教師的網絡素養不足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線上教育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有著較高的要求。在開展線上教育時,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還要具備一定的網絡素養,以便更好地使用線上教學軟件,為幼兒帶來高質量的教學。但部分教師線上教學經驗不足,他們對這種教學模式的認識與理解都不夠深刻,無法充分發揮線上教學的優勢。同時,部分教師沒有熟練地掌握線上教學軟件的相關功能,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線上教育的有效性。
二、疫情防控期間幼兒園開展線上教育的方法
(一)選擇合適的線上教育內容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疫情防控與幼兒的身心健康息息相關,筆者認為,在疫情防控期間,教師首先應開展生命教育,讓幼兒認識病毒,了解病毒,以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與能力。
1.討論活動,梳理疫情防控經驗。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了幫助幼兒了解新型冠狀病毒,消除幼兒內心的不安和恐懼,筆者開展了線上討論活動“病毒我知道”,詢問了幼兒“為什么叫冠狀病毒”“病毒從哪里來”“冠狀病毒長什么樣”“我們應該怎么保護自己”等問題,并鼓勵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在歡樂愉快的交流氛圍中,幼兒了解了更多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知識,知道了疫情防控的多種方式方法,語言表達能力也有所增強。
2.借助線上溝通方式,做好信息互通。線上溝通具有傳播范圍廣、時效性快和互動性強的特點。教師可以創建微信群,適時向家長推送一些與疫情防控有關的內容,保證家園之間的信息傳遞,以更好地開展家園共育,為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助力。
(二)根據家長的需求開展家園共育
在開展線上教育工作初期,筆者所在幼兒園以“停課不停學”為宗旨,按兩天一次的頻率推送親子閱讀、手工制作和親子運動方面的微信文章。剛開始,家長的積極性非常高,他們會在群里自發地進行討論和交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筆者發現家長的積極性明顯下降,到最后只有少數家長會回應。于是,筆者所在幼兒園組織教師進行了討論,思考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經過討論發現,幼兒園推送的是教師認為家長需要的內容,而不是家長真正需要的內容。于是,筆者所在幼兒園的教師決定采取相應的措施,傾聽家長的心聲,了解家長真實的需求,并據此開展適宜的活動。
1.設計調查問卷,了解家長的需求。如何了解家長真正的需求?針對這個問題,年級組進行了討論,最終決定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問卷內容包括親子游戲、親子閱讀、幼兒健康、幼兒運動、幼兒行為習慣養成、疫情防控知識和心理引導等多個方面。在制作好調查問卷后,各班教師發送到班級群,并鼓勵家長認真填寫調查問卷。在家長填寫完畢后,各班教師查看了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大多數家長希望推送行為習慣養成方面的內容。針對這一情況,筆者所在幼兒園的教師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行為習慣調查問卷。調查發現只有不到一半的幼兒能做到按時睡覺和起床,并能按時午睡;有一半以上的幼兒能做到保護眼睛,不在光線暗的地方看書,看電視通常不超過20分鐘。
通過調查問卷,教師更好地了解了家長的心聲,知道了家長對哪些方面比較困惑,也間接地了解了幼兒在居家期間可能存在的問題,為后續開展家園共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講述晚安故事,助力早睡習慣養成。中班幼兒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更喜歡情境性的內容。于是,筆者所在幼兒園的教師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了“晚安寶貝”講故事活動,讓幼兒在溫馨的故事中放松身心,做好睡前準備。
在開展“晚安寶貝”講故事活動時,每天晚上八點半,幼兒就會早早上床等待聽故事。在故事講完后,幼兒也會發送語音和同伴互道晚安。在“晚安寶貝”講故事活動中,一開始是由中班組的教師輪流錄制,慢慢的,幼兒也想給同伴講故事。于是,教師同意了幼兒的請求,讓幼兒輪流為大家講故事,以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幼兒的自信心。這樣的線上晚安活動充分發揮了幼兒互相監督的作用,幫助幼兒養成了早睡的習慣。
3.開展談話活動,制定用眼公約。長時間看電視或玩游戲不僅會影響幼兒的視力,還會讓幼兒更加依賴這些具有刺激性的多媒體內容,不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于是,為了讓幼兒認識到保護眼睛的重要性,在平時注意用眼衛生,筆者開展了談話活動。在談話活動中,筆者詢問幼兒:“為什么要保護我們的眼睛?要怎么樣保護我們的眼睛?”幼兒的回答各不相同。琦琦說:“如果我們不保護眼睛,到時候看不見,走路會摔跤的。”茹茹說:“奶奶說不能長時間看電視。”在幼兒說完后,筆者鼓勵幼兒將自己保護眼睛的方法畫下來,并根據幼兒的繪畫內容制定了“用眼公約”。通過本次談話活動,幼兒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保護眼睛的相關知識,并在談話交流中發展了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開展談話活動,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
幼兒園談話活動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價值,如了解幼兒的負面情感、獲取幼兒的更多信息、讓幼兒表達主觀見解、幫助幼兒實現自我展示與自我完善等。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經驗和興趣開展談話活動,也可以鼓勵幼兒自主選擇話題,引導幼兒相互溝通與交流,以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
例如,筆者創建了聊天室,開展了談話活動,并將聊天人數控制在5人以內,以保證更好地回應幼兒,促使談話活動更加深入。每天早上,筆者都會發布聊天室的報名信息,鼓勵家長以接龍的方式引導幼兒自主報名。在每天下午,筆者就開始收集幼兒想要談論的話題,并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在筆者的鼓勵下,幼兒紛紛說出了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如“在家里怎么運動”“我最喜歡的玩具和書本”“這兩天高興的事情”等。由于談話活動的話題是幼兒熟悉且感興趣的,所以每天晚上7點半聊天室就開始熱鬧起來了,每次談話活動的氛圍都很融洽。
有一天,幼兒在談話活動中聊到了喜歡的繪本,他們紛紛拿出自己最喜歡的繪本,并與大家分享故事內容,如馨馨拿出了《我爸爸》。在馨馨講完故事后,幼兒便開始討論自己的爸爸是什么樣的。馨馨說:“我的爸爸對我最好,他會給我買玩具。”研研說:“我的爸爸特別酷,他有一個黑黑的墨鏡。”峣峣說:“我的爸爸不好,他有時會打我屁股。”說到這里,大家都笑了。
對于幼兒感興趣的、有價值的話題,筆者會開展延伸活動或延長談話活動的時間,促使談話活動更加深入,以促進幼兒的深度學習,幫助幼兒學到更多的知識。
在疫情防控期間,教師應正確引導和教育幼兒,通過開展各類活動幫助幼兒掌握更多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知識和自我防護的方法,以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為幼兒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太倉市沙溪鎮印溪幼教中心東安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