湫添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漢
宋真宗時期宰相王旦身居權力中樞十八年有余。一上任,他就告訴親友:“雖然我升任要職,但別指望我幫你們說話,更別想得到我額外的提攜和照顧。”
讀書人蘇耆參加科舉考試,順利進入殿試。宋真宗在做最后審定時看完蘇耆的答卷,覺得很不錯,便征求王旦的意見。王旦一言不發,宋真宗以為宰相不看好,隨即提筆將其圈掉。與王旦非常要好的樞密院知事陳堯叟問他:“就算不想向皇上道明蘇耆是你女婿,但只要說句公道話,蘇耆就能入選,也就意味著前途一片光明。可你就是不吭聲,到底為什么?”王旦反問道:“朝廷選拔人才,有著嚴格的規定,皇帝心中亦有一桿秤,我豈能為女婿而輕易表態?”
王旦十分疼愛弟弟王旭,弟弟亦非常支持哥哥,自王旦出任宰輔后,為了避嫌,頗具才華的王旭主動辭官回家。宋真宗知道后,對王旦說:“自古及今,兄弟同朝為官不乏其人,何況我大宋一直任人唯賢,怎么能因為你,讓弟弟懷才不遇呢?”皇帝本想讓王旭留在京城掌管司法,無奈王旦一再推辭,只好外派王旭做個有職無權的閑官。
王旦的三個兒子雖然品學兼優,卻無一例外默默無聞,直到王旦去世,次子王沖還是個不在編的小吏。侄子王睦飽讀詩書,希望當宰相的叔叔向朝廷舉薦,王旦嚴肅地說:“我早就勸你切莫功名心太盛,你卻偏偏不聽,反過來向我要官索官,那怎么行?”
王旦不徇私情的品德至死都沒有改變。天禧元年(1017年)10月初,自知時日無多的王旦把好友、翰林學士楊億請到病床前,讓其代寫遺囑說:“我做了幾年宰相,也為國家做了些事情,在即將告別人世時,依然不能為親友求官。希望皇上勤政愛民,任用賢良,把天下治理得更好。”
(責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