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全 王丹丹


離婚斷的是夫妻關系而非親子關系,無論哪一方,都必須經營好和孩子的關系,避免讓孩子和父母之間只剩下金錢糾葛而沒了感情。
認識沒多久,劉錚和張萍便在親友的催促下結了婚,之后生下女兒劉思琪?;楹螅瑒㈠P經營一家廣告公司,張萍則在家里照顧女兒和公婆。一開始兩人還算和諧,日子一久就出了問題。張萍抱怨劉錚只知道賺錢,沒把自己和孩子放在心上,孩子生病都看不到他的身影。劉錚則抱怨張萍持家不力,每天晚上回到家都吃不到一口熱乎飯,體會不到任何來自妻子的關心和愛護。為此,兩個人經常吵架。
2012年12月的一天,又一次爭吵后,張萍提出暫時分開居住。她的本意是想嚇唬劉錚,沒想到,他二話沒說就同意了。兩人正式分居。分居期間,劉錚結識了小莉,并和她迅速發展為情人關系,隨后向張萍提出離婚。張萍表示離婚可以,但劉錚是過錯方,必須付出代價。
經過多次協商,2014年9月,劉錚、張萍二人簽訂離婚協議書,其中關于子女撫養約定如下:“女兒由女方直接撫養,男方支付撫養費至女兒大學畢業,撫養費由以下部分組成:(1)女兒18周歲前,男方每月支付8000元撫養費;(2)女兒年滿18周歲后,其接受教育所需要費用全部由男方承擔。若需出國學習,產生的生活、教育費用也由男方承擔?!?/p>
離婚后,劉思琪跟隨張萍生活,劉錚與小莉再婚并生育有一個兒子。在此期間,劉錚多次要求探望孩子,都被張萍一口回絕。更讓劉錚煩心的是,隨著廣告行業競爭加劇,公司的營銷人才被挖了墻角,幾位主要負責人也相繼離開,先前經營的公司處于吊銷狀態。為籌集資金,劉錚以其名下房屋做抵押,向銀行申請借款50萬元,每月都需要還貸。
2018年,劉思琪被澳大利亞某大學錄取,前往澳大利亞求學。而劉錚只將其學費、生活費支付到2019年。于是,劉思琪起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劉錚按照離婚協議書的約定支付自己留學期間的生活費、教育費,其中包含2020年留學期間的生活費10000澳元,2020年3月、2020年8月、2021年3月的學費52104澳元,共計62104澳元,折合人民幣合計293370元。
開庭時,劉錚表示,自從離婚后,張萍從未允許自己看望過孩子,目前劉思琪已經成年,自己并無繼續支付撫養費的法定義務。而且現在自己生活壓力很大,公司正常經營時還能夠負擔得起撫養費,但現在公司倒閉,自己又另行組建了新的家庭,對外還負有債務,根本無法承擔如此高昂的撫養費,請法院駁回劉思琪全部訴訟請求。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劉錚與張萍在離婚協議中就女兒讀大學及出國的費用負擔有過約定,雙方應從子女利益出發來履行撫養義務。雖然劉思琪已經成年,但根據張萍和劉錚簽訂的離婚協議,劉錚應繼續承擔出國的費用。此外,劉思琪目前的學業具有特殊性,如果中斷,可能造成的損失更大,所以,不予采納劉錚陳述劉思琪已經成年、不應承擔撫養費的抗辯意見。同時,考慮到劉思琪現已成年,是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且目前出國留學接受的教育是大學高等教育,并非高中及以下學歷教育。接受高等教育屬于對自身的智力投資,直接受益人是其自己,成年子女應為自己的預期可得利益作出相應的付出。最終,法院判決:劉錚支付劉思琪2020年度至2021年度的生活費、學費共計20萬元。
律師分析
離婚協議中約定,孩子上大學的費用由雙方承擔,有效嗎?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一)》第四十一條規定,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學歷教育,或者喪失、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等非因主觀原因而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可以認定為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規定的“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父母僅對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子女以及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支付撫養費的義務。子女年滿18周歲后,因教育、生活、醫療等事項而支出的相關費用,父母并沒有法定支付義務。
但根據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子女在年滿18周歲時正處于上學求學階段,大學畢業一般在22歲左右,研究生畢業一般在25歲左右。在正式畢業之前,子女并不具備工作能力,往往還需要靠父母資助才能繼續學業,這就導致了法律規定與社會習慣的沖突,尤其是在離異家庭中,這種沖突最為常見。因此,很多夫妻在離婚時,往往都會在離婚協議中約定將來孩子上大學的費用由某一方承擔或者雙方負擔。
根據目前的司法實踐來看,大部分法院會認為,父母雖然對成年子女因教育、生活、醫療等事項支出的費用沒有法定支付義務,但法律并不禁止父母自愿為成年子女承擔教育費等相關費用。如果夫妻雙方在離婚協議中已經對子女上大學的費用進行了約定,而未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僅以子女成年后不應當再承擔撫養費進行抗辯,法院是不支持的。
但是,在確定撫養費的數額時,法院既要考慮子女的實際需要,又要考慮父母的實際負擔能力。如果一方確實無力按照判決或者離婚協議給付撫養費時,可以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減少或免除。
在本案中,雖然劉錚和張萍的離婚協議中約定了孩子將來留學的費用全部由劉錚承擔,但法院在判決時也綜合考慮了劉錚目前的經濟實力及劉思琪的實際需要,最終酌定劉錚向劉思琪支付生活費及學費共計20萬元。
律師建議
1.在離婚協議書中約定子女成年后報考大學的性質、種類的費用承擔,避免將來產生爭議
由于離婚時子女就讀的學校尚未確定,因此,很多離婚當事人直接在離婚協議書中概括而籠統地約定“將來孩子上大學的費用由一方承擔”。
例如,在〔2021〕魯01民終11856號民事判決書中,男女雙方直接在離婚協議書中約定“女兒大學期間的學雜費、生活費等由雙方共同均攤?!倍谠摪钢?,女兒就讀的是某中外合作辦學的大學,兩年學費12萬元,住宿費2400元。女方主張根據離婚協議書的約定,男方應當承擔6.12萬元。
法院經審理后認為:在離婚協議書中,男女雙方并未對子女成年后報考的大學的性質、種類等進行明確約定,女方也沒有提供充分的證據證明女兒在填報招生志愿時已征得了父親的同意。因此,根據雙方的陳述及舉證情況并結合日常生活經驗,法院認定男女雙方在離婚協議書中的費用承擔問題,按照國內普通公辦學校進行理解。最終,法院判決男方向女方返還女方代付男方撫養費(學費、住宿費、生活費)共計5萬元。
2.撫養費數額的確定,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在現實生活中,男女雙方在離婚過程中經常因為財產分割或子女撫養鬧得不愉快,離婚后直接撫養孩子的一方會盡量讓孩子少跟對方接觸,甚至不讓對方見孩子。但其實,夫妻感情是兩個人的事情,并不涉及孩子,即使夫妻離婚,父母和子女的親情關系也不會因此而消失。
對孩子來講,父親和母親的陪伴同等重要。如果不分緣由直接禁止另一方與孩子聯系,容易給孩子造成陰影。而作為直接支付撫養費的一方,無法參與孩子的成長,孩子成年后,與自己不談感情只談錢,恐怕也是常人難以接受的?!度龂尽分袑懙溃骸坝帽?,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這句話放在子女成年后請求父親或者母親支付撫養費也同樣適用。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親的雙重陪伴,婚雖然離了,但子女和父母的血緣親情抹不掉,建議婚姻結束后仍要維系好親情,而不是在需要金錢時對簿公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