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正榮
【摘要】目的:分析應用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對糖尿病足潰瘍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0例做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按抽簽的辦法平均分成兩組,分別命名為常規組和研究組,每組35例。對常規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模式,對研究組患者采取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并采取優質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1)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2)研究組患者基底新鮮肉芽生長用時以及換藥次數均明顯少于常規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應用于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療效果,在此過程中優質護理中可以促進其加快康復速度。
【關鍵詞】糖尿病足;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效果
Nursing effect of closed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echnique on diabetic foot ulcer
FU Zhengrong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Qiqihar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iqihar, Heilongjiang 16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closed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echnology on diabetic foot ulcer.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November 2021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drawing lots, respectively named as routine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3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Conventional nursing mode was adopted for patients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closed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echnology was adopted for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and high quality nursing was adopte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1)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2) The growth time of basal fresh granulation and dressing change times of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5),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losed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echnology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patients can accelerate their rehabilitation speed in the process of high-quality nursing.
【Key?Words】Diabetic foot; Closed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technology; The effect
糖尿病足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殘疾的主要并發癥之一,有研究提出,有大約20%的糖尿病患者會合并發生此癥,同時此并發癥患者又有11%~24%會由控制不當造成截肢[1]。此病的治療難點在于其創面久不愈合。而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是近幾年比較流行的清創新型技術。本次研究即對70例糖尿病足患者進行分組研究,目的即在于分析此種護理技術應用于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計納入糖尿病足患者70例做為研究對象,納入時間為2020年1月—2021年11月,并且將此70例患者按照抽簽的辦法平均分成兩組,分別命名為常規組(n=35)和研究組(n=24)。常規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齡50~72歲,平均年齡(60.36±5.14)歲,病程4~8年,平均病程(6.12±1.13)年;研究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49~71歲,平均年齡(60.85±5.39)歲,病程4~8年,平均病程(6.19±1.0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無統計學意義。納入標準:①這些患者均簽署知情確認書,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②這些患者的年齡均在49歲以上;③這些患者的臨床資料均完整;④這些患者均符合臨床對糖尿病足的診斷要求;排除標準:①癌變患者以及正接受激素治療者以及患有其他臟器功能嚴重損傷者;②需要采取截肢治療者。
1.2 研究方法
常規組:采取傳統的濕性換藥護理模式,用氯化鈉溶液對創面進行清理后用濕敷敷料進行包扎,每日根據敷料的情況進行一次到兩次換藥。研究組:(1)先將創面處壞死的組織和膿苔徹底清理干凈 ,然后將封閉式負壓引流材料修剪成與創面大小相符合的形狀并與創面皮膚邊緣處進行縫合,將引流管從距離創口5cm的位置引出,并將周圍皮膚清潔消毒后用半透明膜將創面進行封閉,此膜面積需略大于創面面積,最后啟動設備,正壓交替進行,3~5d以后將此封閉裝置拆除,視其情況進行二次封閉[2]。(2)在進行此操作前需要對患者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讓患者了解此種治療方案的優勢, 同時指導患者可以在床上進行適量的簡單的運動。(3)封閉式負壓引流期間需要注意其引流管路保持通暢,避免出現折彎、壓住等情況。并觀察引流出的物質的性狀、顏色和引流量,需要及時更換引流袋。(4)密切關注儀器運動是否正常,如果出現PU材料膨脹等漏氣情況時需要及時更換。如果引流液出現明顯的紅色時需要立即上醫師匯報并停止負壓。(5)為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并對其進行營養配比指導,勸戒患者忌煙、忌酒,如果患者因臥床出現便秘時需要指導其進行揉腹練習。
1.3 觀察指標
1.3.1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痊愈,創面完全恢復正常,新鮮的肉芽覆蓋達100%,無需繼續處理。顯效,創面明顯縮小,愈合面積超過50%,有新鮮肉芽長出。有效,創面開始縮小,但面積仍未達50%,基底處沒有進一步壞死的跡像。無效,創面面積增大、加深,滲出膿性物質量變多。治療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35×100%。
1.3.2 比較兩組患者基底新鮮肉芽生長時間以及換藥次數。新鮮肉芽生長時間評價以其覆蓋面積達100%為標準。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研究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基底新鮮肉芽生長時間以及換藥次數
研究組患者基底新鮮肉芽生長時間為(7.14±2.07)d明顯短于常規組的(15.81±3.44)d,且研究組的換藥次數為(6.13±2.14)d,明顯少于常規組的(35.01±6.95),P<0.05,有統計學意義。
近些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糖尿病的患病人數呈不斷增多態勢,相應的糖尿病足人群也在逐步增多,不但給患者的生存質量帶來較大影響,而且還給家庭與社會帶經濟壓力。糖尿病足嚴重的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一旦控制不良會導致截肢。因此對于糖尿病足的有效防治是臨床上重點關注的問題[3-4]。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逐步提高,負壓封閉引流術逐步成為治療糖尿病足首選方式,使用負壓環境及引流管和創面連接,把聚乙烯醇材料覆蓋在創面上,能夠將創面組織吸收干凈,以便潰瘍能夠得到及時處理。負壓封閉引流術是當患者血糖控制后,實行兩次手術治療,首次清創術能夠切除壞死組織,依據創面的大小及形狀,修建出適宜的引流管,以便創面能夠及時愈合。再次手術依據創面大小,如果創面不大,可實行換藥或擴創縫合術,針對較大創面,可行植皮術治療,能使創面出現新鮮肉芽組織,和常規換藥相比,使用負壓封閉引流術能夠明顯減少患者創面愈合時間及效果。因此負壓引流技術以往被廣泛應用于其他各種創傷的快速康復治療中,本次研究針對糖尿病足患者也采取了此種治療方案,它的優點在于可調控其負壓值,使患處的血液循環得以改善,促進了基底新肉芽的生長[5-6]。而在此過程中,患者會對此種治療方案產生一定的恐懼感,而且如果引流管道等護理不可還易引發出血等風險情況。因此在此操作過程中的優質護理必不可少。從本次研究中可以見到,對于采取此種治療方案的患者應從術前、術中、術后三個階段進行護理,術前減少其恐懼心理并提高患者對此種治療方案的信心,術中以及術后密切關注引流情況、引流管道是否順暢可以有效避免出血、負壓過高等情況發生。
綜上可見,糖尿病足患者采取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并采取優質護理可以加速其創面愈合速度,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逍麗.負壓封閉式引流技術在糖尿病足護理中的效果評價[J].心理醫生,2018,24(15):231-232.
[2] 于喜鳳.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在糖尿病足護理中的應用與評價[J].人人健康,2020,15(6):160-161.
[3] 聶潔萍,黎建青,樊桂娟,等.應用封閉式負壓引流技術對糖尿病足潰瘍的護理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20,20(24):18-19.
[4] 笪向東,姚中偉,蔡志穩,等.甲硝唑和殼聚糖間斷灌洗在封閉負壓引流技術修復糖尿病足潰瘍中的應用效果[J].感染、炎癥、修復,2020,21(3):171-173,193.
[5] 婁秀娥,楊煥芝,李靜.封閉負壓引流技術聯合針對性護理對糖尿病足潰瘍區血管新生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21,27(6):920-924.
[6] 何夢龍,葉琪毅,劉文革,等.超聲清創聯合負壓引流技術治療糖尿病足潰瘍臨床分析[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20,25(2):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