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d

有一次,我跟一個在奧斯陸大學學習挪威語的中國學生聊天。她剛到挪威沒多久,剛在市區里逛完街。我問她第一次來奧斯陸有什么感覺。她說,挺好的,城市很不錯。就是……人都跑哪兒去了?
那是一個普通的星期五。我也剛從市區回來,卻并沒有覺得人特別少。我決定在這時候告訴她挪威人的一個習慣——周末和假期喜歡去山上或者海邊的小木屋里清靜清靜,躲避一下城市的人群。她一臉震驚地望著我:“你剛才說什么?躲避人群?”我又重復了一遍,她搖搖頭說:“這里還不夠清靜嗎?難以置信!簡直難以置信!”
小木屋文化是挪威人“喜歡自虐”的另外一種表現。幾乎所有的中產階級家庭除了在市區有房子,在山上或者海邊還有一套小木屋。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山上小木屋文化可以看看Ylvis(伊爾維斯兄弟)的一支MV(音樂視頻)《小木屋》(The Cabin)。在這支搞笑的MV里面,主人公這樣向老婆稱贊自己在山上的小木屋:去那里需要開兩個小時的車,再爬40分鐘的山,那里沒有電,沒有熱水,上廁所得去外面,簡直是人間樂園!
當然,不是所有的小木屋都像這樣。現在流行把它們弄得越來越高級,經常連電視和自來水都一應俱全。在爬完山后的晚上,你在小木屋的陽臺上看著日落喝著一杯金湯力,然后跟朋友一起聊天或打牌。在這個悠閑的環境里,你會覺得自己離城市的繁忙生活很遠。
我們家的海邊小木屋,是爺爺奶奶一家人四十年前修建的。現在有馬路直通到小木屋附近,但是我小時候要先開兩個多小時的車,再劃半小時的小船才能到。在那邊,沒事干的時候可以開著小船出海釣魚,釣到的戰果當天晚上吃。
我小時候,每年復活節時一家人會一起去海邊的小木屋玩。復活節前一天的早上,父母會組織尋寶游戲,尋的寶就是復活節彩蛋,彩蛋里面有各種糖果。每年的尋寶游戲都不一樣,但是都要在戶外尋找各種線索。在游戲過程中,父母會讓我們做很多中國父母根本不會讓孩子做的事情。比如有一年,他們把尋寶的第一個線索放在了一棵樹的最高處,第二個線索需要你自己劃船去海峽中的一座小島上尋找,第三個線索在海灘上一艘半沉的舊船里,第四個線索在碼頭下面……我當時11歲,弟弟和表哥分別是8歲和14歲。現在回想那天的活動,在這四個地方,孩子一不小心都可能會有生命危險。但是我們當時一點兒都不害怕,父母也很了解孩子在戶外活動的能力,相信我們不會發生什么意外。
(摘自中信出版集團《北歐,凜冽的世界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