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壇壇


從中山城區向東南駛去,一路被茂密的植被覆蓋,周邊因植被豐茂、水源充足被當地人稱作“中山市之肺”,何生的新居便安置在此。這里地處亞熱帶氣候,終年溫熱、雨水充足,溫潤的自然條件,讓人不約而同地想要與自然相處。
何生的這棟住宅初始結構顯得拘謹且狹隘,設計師曹聰偉想要改造建筑,找到人與自然最自在的相處,設計的一切都與自然相融。
80后設計師曹聰偉與相差近二十歲的屋主何生成為忘年交,是這個項目中收獲的意外之喜。作為自己回到家鄉中山后接手的第一個項目,曹聰偉興奮又緊張,一點點地摸索著項目的線索。起初的年齡差,讓曹聰偉為何生的生活圈延展了很多既定的慣性想象。幾輪溝通后,何生向往簡明而非繁冗,重視功能而非形式的想法讓曹聰偉信心十足。曾經在荷蘭游學,曹聰偉透悉到空間與人的關系,力求跨越年齡差和生活經驗不同而帶來的感受偏頗,在貼合主人的需求中以熨帖的方式進入他們的空間感受體驗。

穿過門廳,走入家人的起居廳,來自歌爾西亞定制的落地窗高達六米,足以讓樹木的盛綠和湖泊的水藍成為整個客廳的主色調,臨湖卻居高,讓開闊的湖面盡收眼前。曹聰偉想要讓人與自然相融并不止于視覺。立面窗突破了傳統的開合系統,專門定制的金屬合頁能支撐玻璃自重的同時,還可以向外推20厘米左右,從而讓貫穿南北的折線風自然流入。公共區域客廳、兩個餐廳全部沿湖展開,讓最美妙的歡聚在四季更替中周而復始。
與自然產生連接,也體現在對于自然的呵護。整棟建筑由外到內的鋪裝沒有使用一塊大理石,而是選擇了超常規尺寸的瓷磚,不僅環保,也降低了養護難度;戶外的泳池、觀景池、錦鯉池都采用了砂缸過濾系統,不再需要格外打理,這些都是何生要求實用的細節體現。


何生愛松,“坐船”抵達的高十三米的巨型純種羅漢松是曹聰偉專門從日本引進的,當時為了運輸這三棵“大家伙”煞費了他不少苦心。其雄渾蒼勁的傲人氣勢,不僅讓室內的觀景多了幾分東方意境,其擁有的吉祥寓意也是何生對家的期冀。


數年來,何生一直從事水產生意,講起小時候在魚市上幫襯的經歷,讓他從小就對實用有深刻的認同感,同時他對水有著特殊的情感寄托。由此,錦鯉池和觀景池等“小水域”的存在讓步入何生的家有了游園之感,讓戶外空間更為靈動,還與不遠處的湖泊交相呼應,形成神奇的聯動效果。
中山人好客,何生更喜歡在家里招待朋友,以“鮮”會友。因此別墅被分為會客餐廳和家人起居兩個部分,并在二層的茶室旁設有連廊,使其合而不分。客人來了可以直接抵達會客區域喝茶嘗鮮,與相對私密的家人起居區域保持距離。







設計師曹聰偉從自然中獲取了無數靈感。化繁為簡,為空間做減法,減少過度的人工干預向,讓自然成就這個家千變萬化的風格。幫助何生一家以更平緩的心緒面對日常生活。或許這種實用本身提供了一種奢侈的感受。美妙的自然與何生一家生活的銜接是層次遞進的、多維度的、浪漫亦難以復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