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旭東 魏孟琦
[ 作者簡介 ]
馬旭東,男,河南駐馬店人,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史和黨建問題、青年問題。
魏孟琦,女,河南遂平人,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工作史和黨建問題、青年問題。
[ 摘要 ]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非公企業日益壯大,在維護大局穩定、保障就業和推動科技創新等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作為基層黨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提升非公企業黨建質量是新時代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內在要求,亟待進一步明晰并破解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所面臨的現實問題,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非公企業高質量發展。
[ 關鍵詞 ]
新時代;非公企業;高質量黨建;路徑
中圖分類號:C29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12.035
2022年1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建設研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希望廣大黨建研究工作者“深入研究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面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1]。 作為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一環,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關系重大、牽動全局。近年來,按照黨中央的部署要求和持續推動,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在探索中前進、在創新中加強、在實踐中升華,黨組織覆蓋面不斷擴大。目前,在全國范圍內已有180余萬個非公企業建立黨組織,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 但是,在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方式方法不斷改進的同時,仍然存在一些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質量不高、效果不好,難以發揮實質作用的問題[3]。因此,厘清制約非公企業高質量黨建的現實問題,闡述提升非公企業黨建質量的具體路徑,突破非公企業黨建工作桎梏,是對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貫徹落實,也是確保非公企業黨建高質量有實效、保證非公企業正確發展方向的迫切任務。
1 ? ?新時代提升非公企業黨建質量的重要意義
1.1 ?保障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非公企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離不開黨的統一領導和精準指引。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守正創新,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和非公企業出資人、民營企業家的健康成長持續高度關注。“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4]。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大量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引領和支持下,非公企業才能健康茁壯成長。高質量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不僅可以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成為非公企業健康發展和持續進步的“助推器”,而且使廣大黨員職工有歸屬感和榮譽感,能夠更好地扮演“先鋒”角色,鼓足干勁,從而帶動周圍職工積極工作、大膽創新,為企業騰飛和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貢獻磅礴力量。同時,高質量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能夠實現地方黨委、政府管理部門和非公企業之間的良性互動。通過黨建引領,地方黨委、政府管理部門與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熱心積極、坦蕩真誠地溝通交往,更好地從“管理者”向“服務者”轉變,更好地扮演“保姆”和“勤務員”的重要角色,更好地保障和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實現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同頻共振。
1.2 ?鞏固黨的執政基礎
目前,我國非公企業地位舉足輕重,作用關系全局,“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5]。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的支持和鼓勵下,大批高校畢業生、高素質人才、青壯年勞動力向非公企業聚集。非公企業為附近城鎮、農村的失業、待業、閑散人員提供了數量可觀的就業崗位。結構復雜、層次多樣、青年占比大,是非公企業鮮明的特征之一。提升非公企業黨建質量,就是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非公企業相關從業人員,不僅要把個人發展融入企業發展,而且要進一步融入國家、社會發展全局,時時關注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熱情工作,積極擁護黨的領導,堅定支持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進而搭乘國家飛速發展的東風更好地實現個人的理想和價值。因此,提升非公企業黨建質量,對于提高和強化黨在廣大基層群眾中的影響力、滲透力、號召力、領導力,對于提高和強化黨統領全局、協調各方的執政能力建設以及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3 ?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提升非公企業黨建質量可以實現黨建工作和非公企業的良性互動,有效防范和化解來自不同方面的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使人民幸福感、獲得感大大增強。第一,非公企業黨組織作為非公企業和執政黨之間的聯絡者,可以為非公企業提供精神依托和組織支撐,強化社會對非公企業的認同感和信任度。黨組織把執政黨的方針政策向非公企業傳達,增強了中國共產黨在非公企業中的領導力和影響力。第二,非公企業黨組織作為非公企業和企業廣大職工之間的溝通者,在勞資關系、工薪待遇、職業發展等方面為企業廣大職工“站臺撐腰”。黨組織通過指導工會建設、普及相關法律、豐富企業職工精神生活等方式,協調勞動關系,調節爭議,維護廣大非公企業職工合法權益。通過黨組織的培養和歷練,還能夠為非公企業源源不斷輸送有理想、有抱負、素質高、能力強的黨員職工。第三,非公企業黨組織作為非公企業和地方社會之間的宣傳者,通過在城鎮、社區、街道、村莊開展黨建展示、公益項目、品牌宣傳、增加就業崗位、參與疫情防控等活動,增強當地群眾對非公企業的熟知度和美譽度,塑造非公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企業效益也會相應隨之而來。
2 ? ?新時代制約非公企業黨建質量的現實問題
2.1 ?求量不求質問題突出
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嚴格按照黨中央相關政策要求多措并舉,積極聯系指導轄區內的非公企業開展黨建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一大批黨建工作方法得當、扎實有效、極具影響的優秀非公企業相繼涌現。但是,綜合來看,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依然是黨的基層建設的薄弱區域,黨組織“兩個覆蓋”,特別是工作覆蓋不充分,“兩個作用”不能有效發揮,“兩支隊伍”業務能力不強。一方面,部分非公企業出資人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擔心開展黨建工作會增加企業額外負擔,擔憂黨建活動可能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和發展,擔心企業制度或文化可能與黨的部分規章制度產生沖突,不利于企業管理。對于部分小微企業,由于黨員少,甚至沒有黨員,無法建立黨組織,即便是聯合其他企業建立了黨組織,也只是形式上的黨組織,沒有真正有效地開展黨的活動。另一方面,相當一部分非公企業“重建輕管”,過分追求數據上的“覆蓋率”和“覆蓋面”,追求數量、淡化質量,存在黨組織被弱化、虛化甚至邊緣化的傾向。此外,部分非公企業“兩支隊伍”能力不強,企業中層領導甚至是一般黨員職工擔任黨支部書記,對于企業的重大決策和發展走向起不到強有力的影響,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領作用有待進一步增強。
2.2 ?黨組織缺乏生機活力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小個專”企業占市場主體數量的95%以上。這些企業規模較小,企業員工具有流動性強、崗位輪換快、工作地域不固定等顯著特征,導致黨員隊伍和黨組織構成極不穩定,這些情況都不同程度地制約和影響著非公企業的黨建工作。一方面,部分非公企業對上級黨組織的相關要求只停留在“走程序”“走過場”,活動開展的形式和方法較為單一,致使黨的活動形式主義明顯、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黨組織責任感和使命感有待進一步強化。另一方面,部分非公企業依然局限于傳統圈子,對黨建工作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認識不到位,缺乏工作思路和措施,缺乏“抓黨建、促發展”的明確目標,不能與時俱進,致使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只停留在一般性要求上,缺乏創新、缺乏生機活力。此外,部分非公企業不善于學以致用,不善于科學統籌和完美結合黨建工作和企業發展,黨組織缺乏政治凝聚力,黨組織的“兩個作用”沒有充分發揮,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沒有明顯增長,致使一些非公企業出資人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對黨建工作不積極,使黨建工作缺乏應有的吸引力。
2.3 ?工作體制機制有待創新
在快速擴張的同時,非公企業也面臨著復雜嚴峻的考驗,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發展問題。如一些非公企業家族制傾向嚴重、管理粗放,生產設備和生產方式與時代嚴重脫節,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和高層次人才引進策略,致使企業發展停滯,規模無法擴大,缺少市場核心競爭力,依舊停留在低層次的尷尬境地;部分非公企業重生產、輕文化,品牌意識差、精神引領弱,對員工的業余活動和文化生活方面關注較少,勞資關系比較緊張,黨建工作與經營活動“兩張皮”問題嚴重;部分地方政府管理機構體制機制不順暢,部門之間分工不明確,對非公企業缺乏強力和有效的指導,容易政出多門、多頭管理,造成相互扯皮,使非公企業無所適從,壓力較大。
3 ? ?新時代提升非公企業黨建質量的路徑
3.1 ?精準施策,夯實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基礎
“兩個覆蓋”的質量是保證黨建有效覆蓋的關鍵。第一,必須堅持“應建必建、能建快建”的原則,針對非公企業規模不同、行業特征不同、黨員源頭不同等特點,采取“單獨、掛靠、聯合”等多種建立和組建方式,分門別類、一企一策,不斷擴大非公企業黨組織“兩個覆蓋”。第二,地方黨委、政府要強化對非公企業的指導,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分包企業制度,使每個重點非公企業均有一名或多名地方領導干部分包,并定期深入企業,與企業出資人、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企業廣大職工坦誠交談,了解企業需求,關心企業發展,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指導企業開展黨建工作。第三,嚴把黨員發展“入口”質量。非公企業黨員發展工作,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中國共產黨黨章》《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為根本遵循原則,不能急于追求“兩個覆蓋”而放松對黨員質量的要求。要注重在非公企業出資人、企業管理層、高層次高技術人才和一線優秀員工中發展黨員,保證黨員質量,不斷壯大非公企業黨員隊伍。
3.2 ?多措并舉,豐富非公企業黨建活動載體
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高質量開展,需要得到企業出資人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必須緊緊圍繞非公企業的健康發展,實現黨建和企業“互惠共贏”。第一,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提高非公企業出資人、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黨員職工的思想認識,自覺把個人發展、企業成長融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中,把黨組織的先進性轉化為企業前進的不竭動力,把黨員的帶頭作用滲透到企業經營、生產、管理的全過程。第二,嚴格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和黨員活動,務必真抓真學,打破部分非公企業拍拍照、讀讀報、念念稿等形式主義。第三,要創新活動載體,通過開展“黨員職工亮身份”“我為職工辦實事”“劃分黨員職工責任區”等活動,發揮好榜樣作用,吸引更多企業優秀職工加入黨組織。
3.3 ?靶向發力,完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保障機制
第一,探索黨建“經費”聯合保障機制。通過地方政府財政支持、非公企業自籌、社會捐贈等籌集方式,確保非公企業黨組織活動經費“不差錢”。第二,完善黨建“陣地”保障機制。在規范建設非公企業黨員活動陣地的同時,整合區域資源,依托街道、社區、學校等地方黨員活動中心的公共資源,實現非公企業黨組織和城市、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資源共享”,確保非公企業黨組織活動有場所、有資源。第三,完善黨建“人才”保障機制。地方黨委和非公企業出資人、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要雙重發力,積極創造條件,通過“老干部上黨課”“紅色之旅”“榜樣學習”“優秀職工宣講”等方式,提高非公企業黨務工作者的思想境界、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第四,完善黨建“督導”保障機制。賦予地方管理部門更多的管理權限和行政手段,發揮督促指導作用,對本轄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定期調查、研究、討論,幫助和指導非公企業開展各項黨建工作,努力把非公企業黨組織塑造成為宣傳黨的主張、擁護黨的方針、貫徹黨的決定、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的堅強堡壘。
4 ? ?結束語
提升非公企業黨建質量,是保障和推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內生動力,是鞏固和擴大黨的執政基礎的現實需要,也是維護和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環節。要精準施策,分類指導,將“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落實、落細,實現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全方位覆蓋和高質量開展,確保非公企業黨建發揮實質作用,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以及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加深對新時代黨的建設規律的認識繼續為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N].人民日報,2022-01-22(001).
[2]李剛,胡立彪,楊繡忠,劉伊婷.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非公黨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N].中國質量報,2021-06-28(003).
[3]梁特光.習近平關于加強和改進非公企業黨建的思想[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20,21(01):57-61.
[4]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N].人民日報,2017-10-28(001).
[5]習近平.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11-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