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現在的基金都不保本、不保收益,那些既不滿足于“躺贏派”貨幣基金的收益、又不能承受股票型基金大起大落風險的投資者,不妨看看在收益和風險之間尋找平衡的債券基金。
盡管債券和債券基金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但它們并不是同一種金融產品。債券是一種金融契約,是政府、金融機構、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的債權債務憑證,其向投資者發行,同時承諾按一定預期年化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通俗而言,債券就是借條的高配版。國家向民間借錢時發行的債券就是國債,地方政府為借錢發的債券就叫地方債,企業為借錢發的債券就是公司債。
債券基金是指專門投資于債券的基金,它通過集中眾多投資者的資金,由專業人士對債券進行投資,尋求較為穩定的收益。
債券基金有哪些種類
總體而言,將基金資產80%以上資金投資于債券的,即為債券基金。按照風險等級由低到高可分為中短期純債基金、長期純債基金、一級債基、二級債基等。這些債券基金的投資風險高于貨幣基金,可能出現虧損,部分基金的虧損幅度還可能比較大。
純債基金是指100%的資金投資于債券的基金,按照投資期限的不同可分為中短期純債基金、長期純債基金。一級債基指的是將80%以上的基金資產用于投資債券,剩余20%資金可投資股市一級市場,但不能主動買賣股票。有些債券基金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會將剩余的20%資金投資到二級市場中,即大家常說的股票買賣,這類債券基金就屬于二級債基,因為基金“配方”中加入了股票,所以二級債基的收益率波動較大。
常見的債券基金還包括偏債基金和可轉債基金。偏債基金是以債券投資為主,輔以股票、貨幣市場工具投資的基金產品,與二級債券基金相比,偏債基金的股票持有比例更高,債券比例為50%~70%,股票比例為20%~40%。
可轉債基金的主要投資對象是可轉換債券。可轉債持有人對可轉債處理方式有更多的選擇:或按照發行時約定的價格將債券轉換成公司的普通股票,或持有債券直到償還期滿時收取本金和利息,或在流通市場出售變現。所以,可轉債基金和部分投資可轉債較多的基金,它們實質上已經接近權益類基金,風險較高,建議不要將其簡單當成債券基金來對待。
債券基金優缺點
債券基金最大的優勢是風險收益適中、費率較低、流動性強。因為這類基金可以通過對不同債券進行組合投資,有效降低投資者直接投資于單一類債券可能面臨的風險。同時,與權益類基金相比,債券基金的管理費也較低。此外,投資者可以隨時將手里的債券基金份額進行贖回,以避免投資單一債券可能出現的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債券基金面臨的風險主要有利率風險和信用風險。利率風險指的是利率和債券價格存在反比關系,一旦利率進入上行周期,債券價格會出現下跌,進而帶動債券基金凈值下跌,反之亦然。信用風險是指債券無法還本付息的風險,但是對于國債和信用度高的企業債而言,這類風險發生的概率較低。
所有投資都有風險,債券基金總體風險相對較低,但若遇上重大利率變動事件,或是基金管理不當,依然會出現重大資金損失的情況。
5個看點選債基
中國基金業協會8月2日公布的公募基金市場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債券基金的數量達到了1996只。普通人如何從這么多的債券基金中挑選出適合自己的呢?
第一,看基金的過往歷史業績。在基金投資過程中,常常看到這樣的風險提示:“基金的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收益。”這說的是歷史業績好的基金未來業績不一定能夠延續好的表現。但是,歷史業績也體現了基金的整體實力。
歷史業績包括了多個指標:區間收益率,即過去1個月、6個月、1年、2年或更長期限的基金表現;成立以來收益率,其反映的是基金成立以來累計的業績表現;年度收益率,指的是完成會計年度的基金表現;年化收益率,這是將基金在某一段時間的投資收益換算成年度收益水平,其只是一種理論上的收益率。從以上這些指標中,可以判斷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例如在不同的時間節點、不同市場環境下,看基金表現如何、是否有大幅回撤情況等。
第二,看基金中的權益類投資的占比。權益類投資指對股票、股票型基金、指數型基金、可轉債等產品的投資。權益類投資占比越多,相應的風險也會增加。中短期純債基金和長期純債基金不投資股市,但部分基金也會投資可轉債,這樣的純債基金比100%投資普通債券的基金風險要高。一級債基只投資股市一級市場,風險相對較低;二級債基和偏債基金都持有一定量的二級市場股票,風險會更高。
第三,看持有債券的期限。債券期限越長,收益率相對更高,但同時風險也更高。特別是在加息周期,市場利率上行會導致債券價格下跌。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純債基金也會出現虧損。持有債券的期限可以看基金的年報和半年報。
第四,看基金的回撤數據。回撤是指基金過去出現過的最大虧損情況,可以用來衡量基金的風險大小。基金的回撤肯定是越小越好,因此,回撤太大的債券基金要回避,以純債基金回撤不超過3%、二級債基和偏債基金回撤不超過5%為宜。
最后,看機構投資者占比。純債型基金是機構投資者最主要的基金投資對象,通常機構投資者占比高的基金擁有長期業績穩定且信用風險控制嚴格的優勢。但是機構占比過高也會帶來風險,如在特殊的時間節點或市場波動風險下,機構大規模贖回,會導致基金凈值大幅度波動。
總而言之,評判一只債券基金的好壞沒有絕對的標準。投資者在篩選時,主要根據個人的預期收益和風險偏好進行匹配,通過觀察基金的歷史業績、回撤控制、投資占比、債券期限等數據,尋找適合自己的基金;只有找到合適的基金,才有可能長期持有,從而提升個人的投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