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洪壘 原軍
摘 要:作為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經濟增加值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管理者的重視。從經濟增加值的理論基礎入手,對其計算原理與公式參數進行剖析,參照國資委《經濟增加值考核細則》和《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以A企業2021年財務報表數據為例,深度解析了經濟增加值法在實際中的具體應用,基于對應用結果分析,提出加大研發投入、增強盈利能力和優化資本結構等改進措施。旨在提高A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實務層面提供參考。
關鍵詞:經濟增加值;業績評價;中央企業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資本市場的不斷完善,中央企業(以下簡稱:央企)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支撐。其扎根于各行各業,對國家經濟的宏觀調控和經濟的平穩運行起到重要作用。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傳統的財務管理目標由利潤最大化逐步向股東價值最大化轉變,傳統的業績評價方法注重財務報表中利潤表的凈利潤,忽視了企業凈利潤的取得時間、取得過程中所承擔的風險和所投入資本的關系。而經濟增加值理論,是以經濟增加值為核心,建立績效指標體系,引導企業注重價值創造,并據此進行績效管理。經濟增加值是一種有效衡量企業為外部投資者創造價值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因此與現行的財務管理目標股東價值最大化十分契合。自1999年我國成功引入經濟增加值這一概念后,國資委先后出臺和修訂了《經濟增加值考核細則》、《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辦法》,財政部會計司于2017年9月29日制定了《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第602號——經濟增加值法》等一系列文件,在政策層面給予央企一定的理論指導,在實務層面要求央企全面推動經濟增加值指標考核,旨在促進央企完善管理會計工作,提升內部管理水平。為央企自身提升內部價值和可持續增長動力提供切實有效的績效管理辦法。
二、理論基礎
1.EVA概述
經濟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以下簡稱EVA)是稅后凈營業利潤扣除全部投入資本的成本后的剩余收益。1989年美國斯特恩·斯圖爾特咨詢公司(Stern steward)首次在企業管理中提出了EVA的概念。在國外,諸如通用汽車公司、埃克森美孚國際石油天然氣公司、可口可樂等知名企業都將EVA的管理評價系統作為企業進行績效管理的對象,且頗具成效。與之對應,EVA在我國的起步與研究遠不及國外,但自1999年成功引入后,EVA作為企業價值評估和業績評價的工具,慢慢地受到了企業管理層的青睞并加以推廣采用。如今EVA已經成為企業業績評價和制定懲獎規則的重要理論依據。
2.EVA的計算
EVA的計算邏輯與剩余收益類似。稅后凈營業利潤,調整后資本總額,平均資本成本率共同決定著EVA數值的大小,三個參數也有著各自的內涵。
(1)稅后凈營業利潤
“凈利潤”是稅后凈營業利潤的計算起點,它是利用管理用報表的編制理論,將經營所產生的利潤由股東角度轉移到實體角度。“利息支出”則是由利潤表中財務費用項目下的利息支出數據取得。“研發支出”的調整,既包括利潤表中管理費用項目下予以費用化的研究開發費,也包括資產負債表中當期確認為無形資產予以資本化的研發支出。
(2)調整后的資本總額
在資本總額的調整過程中,財務報表中的符合業主規定的在建工程可予以扣除。從事銀行、保險、證券業務且納入合并報表的,可以將負債中金融企業專用科目從資本占用中予以扣除。從事基金、融資租賃等業務,且納入國資委核定業主范圍,可約定將相關帶息負債從資本占用中予以扣除。
(3)平均資本成本率
債務資本成本是企業支付給債權人的稅前口徑的實際利率,其反映的是在資本市場中從債權人手中融資的成本率,也就是債權人要求的投資回報率。如果企業從不同債權人手中融入多筆債務資金,債務資本成本也應該使用加權平均值。權益資本成本可以用靠檔取數或者CAPM資本資產定價模型計算得出。靠檔取數,國資委將央企分為三類,即主業處于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一類企業,原則上其權益資本成本定為6.5%。其次對主業處于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主要承擔重大專項任務的商業二類企業,原則上其權益資本成本定為5.5%。最后對以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為主要目的,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的公益類央企,原則上其權益資本成本定為4.5%。同時對軍工、電力、農業等資產通用性差的企業,權益資本成本可適當下浮0.5個百分點。綜上所述,從邏輯層面考慮,當計算EVA時,為了消除傳統財務報表無法準確反映企業創造價值的部分,通常需要進行會計調整,這些具體的會計調整通常涉及利潤表(影響稅后凈營業利潤)和資產負債表(影響平均資本占用),需要按照復式記賬的原理同時調整,也就是所謂的“一根扁擔挑兩頭。”從政策層面考慮,EVA的計算體現國資委對央企的發展與考核導向,為央企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提供了方向指引。
三、案例應用
1.A企業簡介
A企業成立于1999年,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集海洋裝備生產、動力與機電裝備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和生產性現代服務研發生產于一體的大型制造類中央企業。
2021,全球的經濟復蘇帶動國際貿易的回暖,全球海上貿易量較上年增長3.4%,航運市場需求十分活躍。作為該行業的龍頭央企,在面臨船舶市場復蘇的重大機遇同時、也面臨全球疫情肆虐、百年變局交織的挑戰,A企業牢牢把握市場回暖機遇,堅持創新引領,加強績效管理,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在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達395.39億元,同比增長13.27%。在面臨全球疫情和成本上漲的各種不利因素下扭虧為盈,為公司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夯實基礎。
2.A企業EVA計算與解析
本文數據取自A企業2021年企業財務報告,與EVA計算結果相關的財務報表數據如下:
(1)計算稅后凈營業利潤
“凈利潤”項目數據取自A企業利潤表2021年期末數,“利息支出”項目取自利潤表“財務費用”項目下利息費用列明期末數,“研發支出”項目取自資產負債表“開發支出”項目所列明數值,A企業企業所得稅為25%,計算結果如下:
稅后經營業利潤=11495.66+(50184.11+17698.45)×(1-25%)=62407.58
(2)計算調整后的資本總額
該步驟所涉及的資產負債表中的報表項目,如“所有者權益”、“在建工程”、“帶息負債”均采用A企業2021年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期末平均值。其中符合“帶息負債”內涵的僅有“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等三個報表項目,計算結果如下:
調整后的資本總額=(8609717.58+8615099.08)/2+(1961613.05+1345204.78)/2-(384638.45+457052.16)/2=9844971.94
(3)計算平均資本成本率
A企業作為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主要承擔重大專項任務的商業二類企業,國資委對其權益資本成本進行了統一規定,A企業原則上靠檔取數應為5.5%。又由于其經營范圍涉及海軍設備研發與制造,涉及軍工,屬于軍工類企業。相關政策可對軍工、電力、農業等資產專用性強、通用程度差的企業權益資本成本可下調0.5個百分點,據此可得出:A企業的權益資本成本為5%。債權資本成本可由利息支出可由利息支出總額與平均帶息負債的比值計算得出,由表1可知,債權資本成本為:3.04%。平均資本成本率的詳細計算過程和結果如下:
(4)計算EVA
綜上所述,A企業EVA計算結果如下:
EVA=62407.58-9844971.94×4.56%=-386523.14
3.案例結果分析及改進措施
從表格所列和計算數據來看,A企業凈利潤為11495.66萬元,經計算的EVA的值為-386523.14萬元,對兩者計算結果差距較大的分析為:A企業的權益凈利率僅為0.13%(凈利潤與所有者權益平均數的比值),該數值遠低于整體和行業平均水平,反映其盈利能力較差,影響凈利潤對稅后凈營業利潤的轉化效果。同時A企業研發支出和在建工程在報表中的數據分別為17698.45萬元和384638.45萬元,占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的總額比重低,說明A企業缺乏對科技與機械設備等核心要素的投入,嚴重影響其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而在EVA計算時,影響研發支出和在建工程的抵減效果。最重要的一點是A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根據優序融資理論,企業最優的融資順序應該是“先內后外、先債后股”單從外部融資的角度來看,由于權益資本成本往往要高于債務資本成本,企業往往要優先借助財務杠桿進行債務融資,但據上表數據,A企業的債務資本比重為16%,而權益資本比重則為84%, 權益資本數額遠遠高于債務資本,這樣過高的權益資本比重就會抬高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導致EVA數值大幅下滑。
綜上可以得出:A企業盈利能力較差、核心要素投入不夠和不合理的資本結構導致了EVA數值過低,基于這些問題,提出的改進措施如下:
首先,提高企業自身的盈利水平。從利潤表數據來看,降低A企業凈利潤的主要因素是公司的產品成本和資產減值損失,因此應當加強對產品成本的管控和減少相關資產的減值。根據其產品專業化程度高,人工成本與運維階段成本高的特點,具體來說:要發揮企業的規模效應,實現規模經濟,利用高度專業化的生產線來提高工人的生產效率,加速資產周轉,降低產品的單位變動成本和單位固定成本。提高自身供應鏈的穩定性,加強對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關系維護,制定好相對應的信用政策與還款政策,降低因生產中零部件不足而造成的巨大誤工成本及信用政策缺陷造成的資金占用成本。加強對存貨和固定資產等相關生產要素的管理,要定期對貴重存貨和固定資產進行盤點和核查,及時對不參與生產經營活動的無效資產進行清理,制定有針對性的資產評估方案,雇傭專業技術人才對產品進行維護和保養。減少因倉儲、操作和處置不當所產生的資產減值損失。進而達到提高稅后凈利潤的目標。
其次,加大研發資金的投入。作為大型制造類軍工企業,加大研發等核心要素的投入不僅可以提高A企業的EVA業績評價指標,而且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與企業核心競爭力方面有著不言而喻的作用。因此在A企業的資源配置的過程中,要在核心技術領域加大研究開發的力度,追加研究資金的投入使用,提升產品的質量和競爭能力。在產品性能與研發投入中,要以國內國外一流企業為標桿,積極開拓新領域,實現核心領域、經費投入、人才培養三管齊下。管理層應制定相應的政策,對研發資金的使用過程進行監察,確保研發投入資金專款專用。進而提升企業的研發投入,逐步提高A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再次,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合理有效的資本結構對降低企業的資本成本發揮著重要作用,同時也是影響EVA業績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在對A企業的計算結果分析來看,與債務資本相比資本結構中權益資本所占的比重高達84%,是導致其EVA計算指標過低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要科學地優化其資本結構,降低資本成本以獲得最大的收益。A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適當地降低權益資本在資本結構的比重,適度地向銀行獲取更多的長短期貸款或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發行企業債券,合理地引入債務性資本,充分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使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達到一個合理的資本結構,從而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提高企業價值,豐富企業外部融資的渠道,最終實現提高EVA業績評價水平的目的。
最后,建立健全EVA業績評價體系。除了相關財務指標和融資政策的影響外,完善合理的EVA業績評價體系也對其數值提升具有正向作用。A企業應加強對EVA業績評價體系的應用,完善其內部控制流程設計并納入預算管理體系中,建立與之相對應的激勵機制,形成一套統一的評判標準,建立起從管理者到員工自上而下的業績評價機制,加深EVA指標對企業經營活動的積極影響。
四、結語
中央企業遍布我國各行業各領域,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極為廣泛的影響。因此其考核體系是否合理有效就顯得尤為重要。EVA業績評價體系全面地考慮了全部資本成本后的經營收益,客觀反映了企業當期的經營狀況,考核更加注重對企業創新能力、核心競爭力和長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但由于計算步驟的復雜和缺乏深入的認識,在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一些問題,相信隨著相關指導政策的完善和相關從業人員專業水平的提高,EVA必將在中央企業的考核與評估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財政部.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第602號——經濟增加值法[A].2018.
[2]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成本管理[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21.
[3]財政部.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第600號——績效管理[A].2018.
[4]徐光華,顧庭瑜.“中國重工”EVA業績評價研究[J].財會通訊,2019(26):53-55.
[5]劉義鵑,張雨朦.經濟增加值法:解讀與應用案例[J].會計之友,2020(20):151-156.
[6]祝濤.管理用財務報表功能解讀——兼論在央企EVA業績考核中的應用[J].財會通訊,2022(08):113-117.
[7]劉劍.對經濟增加值中研究開發費用調整項的思考[J].中國注冊會計師,2020(0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