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家中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識字教學是教學的基礎,也是教學內容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能加深學生的印象,減少課后的遺忘現象,實現更高效的學習。本文對目前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的情況進行了簡要分析,并結合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策略,希望能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基礎,當學生能對字音、字形和字義有了一定掌握后,就能進行更深層次的語文學習。因此識字教學對低年級學生而言十分重要,但漢字的學習難度較大,學生在理解和記憶上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使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多彩的情境,將教學內容與場景融合,學生能在具象化的情境中更深入地理解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同時加深學生的記憶。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應用,能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和學習漢字,從而激發學生對識字的積極性,增加學生在課堂上與教師的互動,在提升課堂效率方面效果較好,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在識字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的意義
情境教學法是針對低年級學生的一種有效教學手段,對提升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學習有效性及課堂教學效果具有積極作用。小學低年級學生心理認知能力等多個方面尚處在一個初級發展的階段,并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在識字課堂上注意力不夠集中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往的識字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無法讓學生對識字學習產生興趣致使教學效果不佳。而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展開識字教學,則能讓學生主動參與識字學習,切實增強識字教學的趣味性,滿足低年級學生心理需求,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從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現狀簡析
(一)識字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較差
在傳統的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課堂中,教學方法相對是比較單一的,教師主要將字分為獨體字和合體字兩類,獨體字的教學分析筆畫,而合體字的教學則對字體的結構進行分析,讓學生通過對漢字進行分解和組合學習、記憶。這種方法看起來具有較強的系統性,但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漢字對學生而言仍然只是一種文字符號,學生的學習過程也僅僅是機械的拆分記憶的過程,與生活的聯系并不密切。低年級學生處于貪玩的年齡階段,這種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不高,課堂上的教學效率相對較差。隨著識字內容的增加,學生的學習速度會逐漸加快,但由于缺乏具象化的理解和記憶,學生會出現遺忘較快的情況,而且漢字與漢字之間的相似性較強,學生無法清楚地辨別相似漢字,就會導致使用錯誤。學習難度逐漸加大、學習內容逐漸增多,但遺忘速度變快、使用錯誤率升高等都會逐漸出現在學生的識字過程中,這些情況的出現會對學生造成一定打擊,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導致教學效果降低。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方法,用更加形象化、生活化的內容對學生進行識字教學,使學生能在豐富的情境中認識漢字、理解漢字,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教學內容較多、壓力較大,學生學習起來相對困難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漢字的組成、常用漢字的字形以及讀音。小學生低年級要掌握的漢字數量,幾乎占到了整個小學階段的一半,教學任務十分繁重。然而漢字的教學和學習卻是十分復雜的,有的漢字具有不同的讀音,而這些讀音在不同的語境中又代表不同的意思,這些都會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增加學習的難度。小學低年級學生都剛剛結束了幼兒園的生活,習慣和思維一時不能很好地轉變,仍然處于比較貪玩的階段,對識字這種相對枯燥的學習活動熱情不高,而且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這些學生表現出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等現象,對教學造成了一定困難。除此之外,學生在學習書寫漢字時,也存在較多的問題,由于幼兒園教學質量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已經能獨立書寫漢字時,有一部分學生還無法正確握筆,在練習的時候教師要平衡班級內學生的進度。在教學時筆者發現,學生在練習書寫時,都是按照漢字的形狀進行模仿書寫,大部分的筆畫都是錯誤的,錯誤的筆畫不但會使字體不夠美觀,也會影響學生對字形的理解,因此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實現更加輕松的教學。
(三)小學教師缺乏識字方法的教學,學生不能舉一反三
目前小學教師在對低年級學生進行識字教育時,大多還是以“灌輸”的方法進行教學,即教師帶領學生重復性地朗讀、書寫生字,使學生對漢字產生記憶,達到教學的目的。這種教學方式對學生而言屬于機械的模仿過程,不僅記憶效果差,反復的抄寫和練習也只會使學生對識字產生厭倦的情緒。漢字的組成是存在一定規律的,有的漢字偏旁部首表意,另一部分則表音,當學生了解到每一個偏旁部首大致的含義時,就能在遇到生字時大致猜測漢字的意思,大大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然而目前的教師往往注重課文生字詞的講解,忽略了方法的教學,學生缺少系統性的方法,對漢字的造字法并不了解,就無法做到舉一反三,學習效率低下。
三、情境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一)創設問題情境,為學生提供學習目標
在課堂開始前,教師可以先由一個問題將學生引入教學情境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為學生提供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能提前對學習內容進行思考,合理的問題設置能起到開發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思考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借助問題情境,創設更加活潑的課堂氛圍:課前設置引導性問題,通過搶答的形式營造活躍的氛圍,將學生的注意力從課間玩耍轉移到學習中來;講課過程中適當地提出問題并進行提問,能幫助學生獨立思考,跟隨教師的思路學習;課堂結束時提出探索性問題,引導學生在課后根據個人興趣查閱相關資料,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
比如,在進行《秋天》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在黑板上寫出“秋”“人”“大”等生字的篆體字,讓學生思考這些字分別對應即將學習的哪些文字,引導學生對漢字的構造進行思考;然后在授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用所學漢字進行造句,以此來檢驗學生對字義的理解情況;在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尋找與所學漢字結構相似的字,觀察這些漢字在字音、字義上的異同,使學生能在課后自主學習,通過查閱資料擴大識字量。教師在實踐教學展開的過程中要發揮問題情境創設的教學價值,利用問題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學習,并且強化學生的探索欲望,以此為中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創設生活情境,使學習更加活潑有趣
生活化教學是實踐教學展開過程中常見的教學手法,面向學齡越低的學生,生活化教學的效益越高,生活化教學一方面可以有效彌補低學齡學生知識儲備和社會閱歷的欠缺和不足,以生活為跳板汲取借鑒和參考,另一方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認識到所學知識和生活之間的聯系,端正學習態度,教師可以通過生活素材的引入構建生活情境,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小學低年級學生在學習識字時,往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學習大量的生字,很容易出現遺忘的現象。因此創設生活情境,將生字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不僅有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字的含義,也能起到加深記憶、防止遺忘的作用。
比如,在教學《日月明》這節課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日”在天空中一直都是圓的,因此每一畫都橫平豎直,而“月”有時卻是彎彎的,因此“月”有一個筆畫是彎的,“日”和“月”在一起,就會很“明”亮。這樣簡單的思考和講解,能加深學生對生字的印象,同時也將學習與生活結合起來,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除此之外,教師引導學生將識字學習與生活結合起來,會在無形中培養學生留意生活中的事物的習慣,生活中存在很多漢字,學生對身邊的事物留意,就會不由自主地辨認上面的漢字,這種習慣能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漢字進行積累,從而增加學生在課下的知識儲備。生活情境的創設使學習脫離了枯燥無味,離學生的生活更近,同時也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對學生的識字教學有較大的幫助。這種依托生活的教學除了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外,還可以在實踐教學展開的過程當中聯接生活和識字教學的橋梁,拓寬教育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也主動地積累詞匯,進入良性循環。
(三)創設多媒體情境,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
多媒體是信息技術與教育結合的產物,有效使用多媒體能使教師的教學工作更加便捷,借助互聯網也能對課本上有限的知識進行補充,最終讓學生在多彩的教學模式下,學習更加豐富的內容。低年級學生對文字等信息不夠敏感,但圖片、視頻、聲音等內容卻能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刺激。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在網上尋找與文字相關的圖片、動畫等為學生進行播放,使識字教育的過程擺脫枯燥,以更形象、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在聲音、圖像等內容的刺激下,學生不僅會對知識的接受程度較高,而且也不容易遺忘。此外,多媒體的使用還能引進網絡資源,對教材上的知識進行補充,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和學習量。
比如,在教學《升國旗》這一節課時,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國旗的圖片以及天安門升國旗的視頻,讓學生能感受到升國旗的莊嚴肅穆,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然后可以播放《國家》這首歌曲,這首歌曲的歌詞中包括“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等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聽歌的同時學習漢字的組成。視頻和音頻的結合既能增強學生的感官體驗,還能激起學生的愛國情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滲透愛國教育,充分發揮學科的育人功能。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聽歌的同時學習漢字的組成,拓寬識字教學的路徑,在增添識字趣味性的同時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在過程中講解漢字的組成規律,加深學生對漢字的印象,有效提升識字教學的質量。相較于其他方法,多媒體情境構建所能起到的效益和影響更高,在實踐教學展開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視覺感官和聽覺感官,實現感官聯動,讓情境更加生動更加有趣,教師在實踐教學展開的過程中要注意信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有效引入識字教學所能起到的效益和影響,立足時代發揮時代的優勢,通過多媒體情境構建提高識字教學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四)創設游戲情境,為學生創造歡樂氛圍
游戲教學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一直都備受學生推崇,但是很多教師對游戲教學嗤之以鼻,不可否認,游戲教學對課堂教育氛圍的提升可以產生較多的幫助和影響,但是不合理的游戲設置也會直接導致課堂秩序紊亂,課堂教學拖沓,無法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對教師是一項極大的考驗,教師在游戲情境構建和分析的過程中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內容,對游戲內容、游戲規則、游戲教學目標做出合理的分析和研究,發揮游戲化教學情境構建的最大效益和影響。低年級學生仍處于愛鬧愛玩的階段,游戲情境的創設能營造歡樂的氛圍,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當學生對教師所教學的知識產生興趣,就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教學效果就會有所提升。因此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游戲,將知識點融入進去,帶領學生在歡聲笑語中學習知識。設計游戲時盡量將范圍擴大,這樣就能使更多的學生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分小組進行游戲,并設有一定的競爭,使游戲的過程更加緊張刺激,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比如,在學習《大小多少》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將生字“分”給每一組的學生,然后教師說出一個數字,自己所“拿”生字的筆畫比數字多的要迅速起立,這樣既能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多”和“少”的含義,也能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和掌握生字。教師應積極創新識字教學的方法,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與興趣愛好,找到能讓其輕松理解的方式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能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還能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目前還存在較多的問題,識字教學的任務較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這都會對教師的教學產生一定的阻礙,導致教學質量下降。情境教學法能通過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制定具體的學習目標、豐富教學的內容和方式以及創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從全方位輔助教師的教學,使學生能更輕松地完成學習目標,對學生的整體素質也是較大的提升。因此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生活情境、多媒體情境、游戲情境等,利用情境教學法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更主動地學到知識。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