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美潔
新課程改革后,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單詞數量和內容含量均有所增加,因此教師在展開教學時,也面臨著相較于以往而言更高的要求,必須樹立起良好的創新意識,通過在授課過程中引入具有創新意義的方法,切實增強教學的實效性。在這一背景下,通過在語篇教學實踐中引入自然拼讀法這一在歐美國家廣為普及的英語學習方法,教師可以有效地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切實增強其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本文主要在概述自然拼讀法及其應用優勢的基礎上,探討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應用自然拼讀法的實踐策略,以供參考。
一、自然拼讀法概述
英語字母有其名稱音,在傳統的字母教學中,教師通常會通過教唱字母歌幫助學生掌握各個字母的名稱音。但是,英語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通常與其名稱音存在區別,比如,輔音字母b在單詞中的讀音通常為/b/,而并不讀作其名稱音/bi:/;元音字母組合ai、ay在單詞中的讀音一般為/ei/。自然拼讀法就是一種應用代表44個英語基本音的字母、字母組合、讀音關系、拼讀和拼寫的基本規律展開單詞拼讀的方法,在掌握這種方法后,可以直接讀出英語單詞,與此同時,也可以在想到某一單詞后直接根據規律將其拼寫出來,即“見其形即知其音,聽其音即知其形”。
在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和地區中,自然拼讀法屬于必修內容,在掌握這一方法后,學生可以自主開展單詞的學習,記憶效率也將得到相應的提升。自然拼讀法包含著字母形與音之間的關系,掌握這一方法,相當于掌握了英語中最為常見的各類音形關系,也即具備了一定的單詞解讀能力。
二、自然拼讀法的主要應用優勢
(一)有利于發揮漢語拼音的正遷移作用
語言學認為,在已經具有某門語言基礎的情況下,開展另一門語言的學習時,會受到已有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影響,其中既有積極影響,又有消極影響,積極影響通常被稱為“正遷移作用”,而消極影響則被稱為“負遷移作用”。漢語拼音是小學語文課程的基礎性內容,從低年級開始,學生即在參與語文課程的過程中接觸漢語拼音,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基本上已經完全掌握漢語拼音、具備使用拼音朗讀和拼寫的能力。由于漢語拼音中有許多發音和自然拼讀法中的英語基本音相近,比如漢語拼音中的“ao”與英語元音“/au/”的發音大致相當、漢語拼音中的聲母發音與英語中的輔音十分相近等。通過應用自然拼讀法展開語音教學,可以有效地發揮漢語拼音的正遷移作用,達到幫助學生掌握英語字母發音和字母組合發音的目的。
(二)有利于避免國際音標所帶來的干擾
盡管國際音標和自然拼讀法在教學時所使用的均是音素教學,但國際音標包含48個音素,且其在書面表示上使用的是另一套符號系統,因而將加重學生的英語學習負擔。自然拼讀法包含的音素較國際音標少,一共44個,且由于其以字母和字母組合來代表音素,因此只需要學習一套書面表示符號系統即可,不必像學習國際音標時一樣需要掌握兩組符號系統,也能夠避免國際音標產生的負面干擾。在掌握的自然拼讀法后,無需借助音標,學生就能夠完成單詞認讀,可以達到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英語單詞學習效率
教學實踐表明,自然拼讀法是學習單詞最為簡單高效的方法,因為在掌握這一方法之后,學生在識記單詞發音時,無需再通過模仿的方式,而是在看見單詞的形后,即能夠快速、正確地讀出單詞,識記和學習效率自然能夠得到相應的提升。朗讀是小學英語語篇教學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方法,通過朗讀,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英語語感,而在掌握自然拼讀法后,學生可以更為順利地完成語篇朗讀,因此其學習效率也將實現相應的提升,有利于改善整體語篇教學效果。
(四)有利于促進學生各項語言技能發展
由于自然拼讀法所教給學生的是字母及字母組合的發音,因此通過學習這一方法,學生能夠認識到單詞是由字母和字母組合所構成的,即由單元所構成,這樣其在學習單詞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將完整的單詞拆分成具體的單元,先“化整為零”,再“化零為整”,在這一過程中理解英語字母的“音形一致性”,從而獲得語言技能及語言素養的發展。在英語這門語言中,拼讀能力是閱讀能力的基礎,在學生能夠做到“見詞即能讀,聽音即能寫”后,其閱讀能力也將實現相應的發展,而在進行閱讀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又能夠進一步地豐富自身的詞匯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進而獲得聽、說、寫能力的發展,實現英語應用技能水平的全方位提升。
三、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語篇是構成小學英語教材的主體部分,各個單元的閱讀語篇中包含著大量的生詞及語法,是教師在授課時必須重點關注的對象。通過在小學語篇教學中引入自然拼讀法,教師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語篇中的單詞,并推動其展開自主拼讀和拼寫的嘗試,從而將其還原為英語學習的主體,切實提升其參與程度,培養其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并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通過如下策略,有效地在英語語篇教學中應用自然拼讀法:
(一)應用自然拼讀法展開字母及字母組合讀音教學
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應用自然拼讀法的第一步,是幫助學生掌握自然拼讀法中44個代表英語語音基本音的字母、字母組合,只有掌握基本音,學生才能順利地展開單詞的拼讀和拼寫。這些字母音主要可以分為元音和輔音兩大類,其中,元音又可以細分為短元音、長元音和其他元音三類,輔音又可以分為單輔音和輔音字母組合兩類。在正式展開自然拼讀法中基本音的教學前,教師首先需要合理地制訂教學計劃,明確字母及字母組合的教學順序。其次,考慮到漢語拼音中的聲母與自然拼讀法中輔音及輔音字母組合的發音較為接近,因此教師可以考慮先安排輔音的教學;最后,在完成輔音教學后再進行元音的教學,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發音。此外,在對字母和字母組合進行分組時,教師需要注意將容易混淆的字母和字母組合分開,比如將b和d、m和n分開,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幫助其更好地掌握基本音。
(二)應用自然拼讀法展開拼讀及拼寫教學
自然拼讀法的基本要求是“見其形即知其音,聽其音即知其形”,因此,在學生掌握基本音后,教師需要注意立即展開拼讀及拼寫實踐,加強練習,逐步強化學生的能力,從而為后續的語篇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組織拼讀和拼寫練習時,教師需要遵循“循序漸進”這一重要原則,注意按照由易到難、先練習拼讀后練習拼寫的順序展開教學,逐步提高拼讀和拼寫的難度,使學生的學習自信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不斷增強。
拼讀活動首先從兩個音的開始,比如an、is、ti、sa等,在學生能夠熟練地拼出兩個音后,教師再給出三個音的拼讀練習內容,比如sin、sat、tap、sit等,之后逐漸地過渡到多音節單詞的拼讀。為了豐富學生練習單詞拼讀和的機會,教師可以將適合用于練習的單詞制作成海報、張貼在教室中,以此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推動學生在課后自主展開拼讀練習,從而提高對單詞的掌握程度。此外,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自制單詞卡片,組織其利用自制的單詞卡片進行拼讀練習,從而不斷地提高其見詞讀音的能力,為后續的語篇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自然拼讀法認為,英語字母的音與形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關聯,判斷學生是否充分掌握這一方法時,除了要看其是否具有見詞讀音的能力之外,還應看其是否能夠做到聽音寫詞。拼寫教學是培養學生掌握聽音寫詞能力的主要方法,一般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步驟:第一步,聽音。這一步驟的主要目的在于確保學生聽清單詞中所包含的基本音,因此教師需要對語速進行控制,可以先慢速讀單詞,之后逐漸加快讀單詞的速度,重復幾次,從而確保學生聽清單詞;第二步,辨音。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提問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推動其展開相應的思考并增強其學習主體性。比如,在給出“apple”這一拼寫單詞時,教師可以這樣提問:“這個單詞中包含的第一個基本音是什么?第二個基本音是什么?”推動學生結合所學基本音的知識,根據所聽到的單詞讀音,對其所包含的音素進行分析;第三步,寫音。當學生具備正確說出單詞中所包含基本音的能力后,教師再組織寫音練習,即組織其展開將音轉變成形的練習,逐步培養其形成聽音寫詞的能力。
(三)在語篇教學中加強自然拼讀法運用實踐
小學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模仿力和記憶力,且在擁有漢語拼音基礎后,漢語拼音的正遷移作用能夠促使其快速掌握自然拼讀法中的字母及字母組合的基本音。因此,教師需要重視組織學生在有意義的情境中練習所掌握的字母和發音,避免只是讓其以無意義的字母符號進行練習,否則不僅容易遺忘所學習的知識,而且也容易失去學習興趣。因此,為增強在語篇教學中應用自然拼讀法的實效性,教師需要結合具體的語篇內容,開展相應的情境創設,以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拼讀和拼寫興趣,推動其積極主動地進行自然拼讀法應用實踐,從而促使其在練習中收獲拼讀、拼寫能力及閱讀能力的提高。例如,在進行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1“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本單元中“Story time”中的英語語篇作為自然拼讀法的運用實踐練習對象,圍繞語篇中的故事情節展開情境創設,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呈現教材中圖片和英語文字內容,從而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視聽體驗,有效地活躍課堂氛圍,切實增強學生的應用興趣。對于這一語篇中的重點單詞,比如“lion”“mouse”“forest”“strong”“weak”“large”“sharp”等,教師應注意先推動學生自主展開拼讀,在對于基礎單詞進行掌握之后,再提高難度,開展語篇朗讀活動,隨機抽出幾名學生,每名學生分別朗讀語篇中的某一段,以此檢驗其拼讀效果。在學生完成自主朗讀的嘗試后,教師再應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這一模塊的朗讀音頻,以此強化學生對于正確發音的印象,進一步提高其見詞讀音的能力。最后,教師再進行“聽音寫詞”拼寫練習,進一步幫助學生鞏固這一語篇中的重點知識。由于教材中包含的語篇較為有限,因此教師需要適當地展開延伸和拓展,重視引入配有錄音的優質英語讀物,比如《麗聲拼讀故事會》等,以此豐富練習語篇的內容,更好地幫助學生積累情境,拓寬其英語視野,推動其在自主拼讀、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單詞、提高自身閱讀能力。
(四)注意對拼讀規律進行相應總結
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應用自然拼讀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增強學生的拼讀能力,逐步提升其閱讀能力,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對拼讀規律進行總結。以此降低學生的記憶和學習難度,幫助其更為熟練地掌握單詞的拼讀方法,同時增強其發音的準確性。例如,如果單詞的結構是“輔音+元音”或者“元音+輔音+e”,則其通常為重讀開音節,在拼讀時,需要對其重音進行區分,從而使發音更為準確。在掌握這些拼讀規律后,學生的發音將更為準確,其進行自主拼讀的興趣也會相應提升。此外,教師需要注意結合語篇的內容幫助學生強化對拼讀規律的掌握,例如,在進行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5“Seasons”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本單元中“season”“best”“like”三個單詞均包含“e”這一字母的特征,對于“e”這一字母的發音展開講解,從而強化學生關于字母“e”拼讀規律的掌握。
(五)設計開展具有趣味性的活動
對于所學習的知識和方法,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和及時地習鞏固,才能真正將其內化為能力。興趣是促使小學生積極主動地展開練習及復習鞏固最為強勁的動力,為此,教師應重視設計開展具有趣味性的練習實踐活動,從而達到幫助學生復習鞏固、強化其拼讀、拼寫及語篇閱讀能力的目的。具體而言,教師可以開展以下活動:其一,語篇朗讀比賽,即根據當前年級學生的具體特點,在課堂上拓展語篇,之后給出15分鐘的自主嘗試時間,推動學生應用自然拼讀法嘗試拼讀教師所給語篇,之后教師隨機選出兩名學生進行“對戰”,根據其拼讀情況評出“勝者”,并對其拼讀情況進行總結、對語篇的拼讀重難點展開詳細的講解,達到“以賽促學”的目的;其二,主題讀書會。推動學生自主在課外閱讀《麗聲拼讀故事會》等英語讀物,并在后續的課堂中組織其進行主題分享和交流。
四、結語
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引入自然拼讀法,有利于發揮漢語拼音的正遷移作用、避免國際音標學習所帶來的干擾與負擔、提高學生學習單詞的效率并促進其各項語言技能實現發展。要想在小學語篇教學中有效地應用自然拼讀法,教師要重視落實好加強字母與字母組合讀音教學、加強拼讀及拼寫教學、在語篇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運用自然拼讀法、注意總結拼讀規律、設計開展具有趣味性的活動以及注意引導學生及時展開復習鞏固等一系列策略,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切實增強學生的拼讀能力和閱讀能力。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