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旋 沈芯茹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堅持推進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開創了黨建工作新局面。高校學生黨支部要堅持黨的領導,開展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常態化長效化,以此促進高校事業科學發展、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提高學生黨員黨性修養、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應持之以恒,要建立學習機制、優化教育載體、發揮朋輩引領作用、創新實踐方式,達到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的目的,從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教育現代化進程。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支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長效機制
[中圖分類號] G641?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2) 10-0040-04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辦好我國高等教育,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牢牢掌握黨對高校工作的領導權,使高校成為堅持黨的領導的堅強陣地。[1] 學生黨支部作為高校學生黨支部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主要陣地,是黨密切聯系學生、團結學生的橋梁和紐帶,具有宣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團結、凝聚、培養、管理學生黨員、積極分子和青年學生的職責。學生黨支部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推動黨的組織有效嵌入基層,探索科學務實的高校學生黨支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長效機制,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開展,有助于建設政治合格、執行紀律合格、品德合格和發揮作用合格的黨員隊伍,增強學生黨支部的凝聚力、影響力、號召力,發揚黨員優良傳統,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使黨不斷煥發旺盛的生命力。
一、構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長效機制的重要意義
(一)促進高校事業科學發展
我國正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正所謂“國勢之強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學”,高質量人才的培養是高校責無旁貸的使命,迫切需要高校各級黨組織提高政治站位,匯聚智慧與力量,共同擔負時代賦予的神圣使命。[2] 高校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堅持黨的教育方針,扎根中國大地,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重大課題,常態化長效化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有助于加強意識形態陣地管理,濃厚新時代三全育人良好氛圍,推進學科建設和學術合作,優化人才結構,促進學校事業發展。
(二)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
學生黨支部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開展,從青年的視角闡述黨的理論與主張,在大學生群體中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不斷擴大宣傳輻射范圍,有助于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過程,提升學生黨支部的政治領導力和思想引領力。同時學生黨支部聆聽同學心聲,關心同學需求,解決同學關切,凝聚群眾力量,以為群眾辦實事的實際行動來提升廣大青年對黨的支持、信賴與認同,有助于提升學生黨支部的組織力和服務力。成長為教育、管理、聯系、團結、服務廣大學生的學生黨支部,為廣大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保駕護航,為全黨的發展大局提供強大支持。
(三)增強學生黨員黨性修養
學生黨員是高校黨組織不斷壯大發展的新血液、新細胞,是黨的事業蓬勃發展的后備力量,是密切聯系廣大學生的紐帶,在學生群體中發揮著重要的榜樣引領作用。學生黨支部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開展,通過持之以恒的學習、反思、實踐,并在此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有助于引導學生黨員克服思想弱點,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提升理論素養,強化政治擔當;有助于學生黨員增強服務意識,糾正不參與、不作為的錯誤思想,引導年輕黨員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全心全意為師生服務,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服務能力,實現自我價值;引導學生黨員“吾日三省吾身”,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堅定政治立場,增強黨性修養,堅持“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行為準則,經常以“四個對照”“四個找一找”進行自我檢視,經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強化自我約束能力,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純潔性。
(四)鞏固黨史學習教育成果
2020 年 1 月 8 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指出:“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思想武裝的重中之重,同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結合起來。”[3] 學生黨支部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開展,要將黨史學習作為必修課,帶領學生黨員縱覽黨的歷史洪流,理解黨的信念、黨的情懷、黨的決心,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汲取歷史經驗智慧,不斷深化對“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理解。將歷史經驗作為判斷時事、明辨是非、運籌決策的重要依據,將歷史智慧運用到新時代的開拓墾荒中去,將黨史學習成果與學習工作實踐相結合,深入到社團、班級、宿舍,打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向廣大青年學生宣傳黨的理論,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二、高校學生黨支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應該做到“四有”
(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應該有高度
緊跟上級黨委部署安排,學生黨支部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支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計劃。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選編》《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中國共產黨簡史》等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書目和其他相關資料,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將不斷加強政治理論教育、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創新理論作為支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任務,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機制,堅定學生黨員的政治站位,提高政治判斷力與領悟力。
(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應該有深度
學生黨支部應堅持集中教育和經常性教育、組織培訓與個人自學原則,通過理論宣講與專題黨課,突出導向性與針對性,做到學有目標、學有方向,講出信仰信念與忠誠擔當;通過專題學習研討與組織生活會,帶動學生黨員學習積極性,開展黨性分析,交流學習體會。學生黨支部應引導學生黨員原原本本學、突出重點學,通過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探究源、流、變的規律,在學深悟透弄通上下功夫,以學促思,掌握黨的理論知識,感悟黨的偉大精神,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四個服從”,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黨中央核心、全黨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的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頑強努力、不懈奮斗。
(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應該有廣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4]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下,學生黨支部應該堅持與時俱進,積極發揮線上優勢,保持與學生黨員的密切聯系,根據網絡傳播規律與青年網絡行為特點,融政治性、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實踐性于一體地傳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內容。利用“學習強國”“青年大學習”、校院官網、官微學習專欄等網絡平臺,開展云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啟發學生從多維度參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抓好思想建設,強化價值導向,充分發揮教師黨員的主導作用與學生黨員主體作用,形成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增強網絡思政教育的交互性,提高學生黨員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線上線下同時把握學生黨員的思想脈搏。
(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應該有溫度
學生黨支部應該緊緊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加強思想理論武裝,堅定理想信念,聽黨話、跟黨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牢牢確立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的學習目標,使理論學習不停留在紙面。支部黨員應該樹立身份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聯系服務廣大同學,傳達黨對廣大同學的關懷和溫暖,積極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深入踐行“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幫助解決廣大同學的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以“黨員+志愿者”的模式投身到疫情防控、愛心助教、迎新報到等志愿服務中。用真誠與熱情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引導學生黨員樹立以他人為先、以奉獻為樂的崇高信念,鍛煉廣大學生黨員 “知冷暖”“擔責任”“得人心”的服務力,踐行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難的服務宗旨,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入黨積極分子的主動性積極性。
三、高校學生黨支部構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長效機制的思路
(一)要持之以恒建立學習機制
為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開展,學生黨支部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機制,這也是學生黨支部科學制定學習計劃、創新學習思路、規范理論學習的強有力保障;加強組織領導,支部書記、支部委員帶頭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有序開展“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等黨內組織生活,成立學習小組,將學習計劃有序推進,并建立嚴格的學習制度和考勤制度,確保有規劃、有部署、有檢查、有落實、有反饋、有成效;堅持談心談話制度,加強對學生黨員的精神引領,把握黨員思想發展動態,重視人文關懷和思想疏導,以培養學生黨員的思想轉換能力,在談話中增強黨的觀念,提高黨性修養;帶領學生黨員主動開展學習,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貫穿于學習、生活之中,為入黨積極分子及其他團員學生做表率,為周圍學生答疑解惑,自上而下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主觀能動性,改變傳統思維方式,積極運用理論知識去了解社會現實、分析社會問題、解讀世界形勢,提高學生黨員思考、分析、質疑、探索的能力,學懂弄通做實黨的創新理論。
(二)要持之以恒優化教育載體
為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開展,學生黨支部應深入挖掘校史校情里所蘊含的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相關的學習資源,將愛黨愛國與愛校結合,講好黨史、校史;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積極利用權威官方媒體的專題網站、校園主網站等線上平臺,以“互聯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模式來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渠道,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整合網絡學習資源,提升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擴大“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的參與度,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潮”起來;不斷豐富學習渠道,通過推出理論宣講與微講堂,開展黨史校史知識競賽、紅色故事主題演講、黨史理論征文比賽等活動,引導學生黨員將理論知識、典型事跡和自身感悟相結合,將“小故事”與“大時代”相結合,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感悟理想信念、堅定理想信念,喚醒奮進力量,激發前進動力。
(三)要持之以恒發揮朋輩引領作用
為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開展,學生黨支部應強化“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時代使命,不斷加強黨團組織一體化建設,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在學習科研、班團建設、創新創業、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各方面示范引領作用;學生黨員應該深入社團、班級、宿舍中,深入低年級團支部,指導團員學生撰寫入黨申請書,開展談心談話,引領其思想進步、行動進取,幫助端正入黨動機并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學生黨員應該結合自身成長經歷,通過信仰公開課、青春故事報告會、青年學習社、解放思想大討論等活動,分享青春故事,共話青春成長,弘揚榜樣力量,激發愛黨愛國與拼搏進取精神;應該以校園文化節、科技節為依托,以高年級帶低年級的模式,加強創新創業團隊建設與項目培育,有目的、有計劃地深入社會現實,解決社會問題,不斷提升青年學生的創新精神、科研能力、思辨能力與實踐能力,形成“學習先進、爭當先進、趕超先進”的良好氛圍。
(四)要持之以恒創新實踐方式
為推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開展,學生黨支部應把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與校慶活動等相結合,把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扎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落地生根,掀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熱潮;黨支部應利用好本地紅色資源,組織學生黨員走出課堂、走出教室,實地考察歷史紀念館、博物館、革命遺址、英雄故居等,通過沉浸式教育,感受信仰的力量,發揚革命傳統,激勵學生黨員在新時代的歷史方位中更好地秉持自尊自強的民族稟賦,愛國奉獻,開創未來;學生黨支部應以歷史事件、重要節慶日、紀念日為契機,開展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相關的各類活動,明確新時代大學生肩負的重大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幫助學生黨員深入地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更好地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生黨支部應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融入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實習實訓等活動中,引導學生黨員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在實踐中錘煉本領,在實踐中強化責任擔當。同時依托群眾論壇、運用尋訪調查等方式,加深學生黨支部與群眾的聯系,實現學生黨員與群眾的實時溝通,以此量化服務效果、調查群眾滿意度、提高服務質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7):4-8.
[2]徐曉明.高校構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長效機制的探索[J].黨政論壇,2021(4):62-64.
[3]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20-01-09.
[4]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
(責任編輯:王義祥)
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Long- term Mechanism of Thematic Education by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in Universities
Shi Xuan? ?Shen Xinru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Nantong University )
Abstract: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has raised the full and strict governance over the Party to an unprecedented height, persistently promoted the extension of it to the primary level, and created a new phase in party building.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in universities should adhere to the party's leadership, carry out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on the theme of "not forgetting the original intention and keeping firmly in mind the mission," and normalize and make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on the theme of "not forgetting the original intention and keeping the mission firmly in mind" normalized and long-term, so as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the party's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enhance the cultivation of party spirit among student party members, and consolidate the results of party history study and education. The educational activities on the theme of "not forgetting the original intention and keeping firmly in mind the mission" should be persistent, and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learning mechanism, optimize the carrier of education, give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peers, and innovate practical methods,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uidance and building a solid foundation of ideals and convictions, so as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people with virtue and promote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Primary party organizations in universities; "Not forgetting the original intention and keeping firmly in mind the mission" thematic education; Long-term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