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栩欣
在很多學生眼中,數學學科是深奧的,對比語文、英語的學習,數學是枯燥無味甚至苦悶。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定,獨立認知能力有限,難于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學習內容。運用數學故事閱讀能給學生的學習打開了一扇窗,學生對語言生動有趣的數學故事會很感興趣。同時,數學繪本的圖片形象直觀地展示知識,使講解通俗易懂,內容豐富生動,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上愛了數學。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尤為重要,對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在小學階段開展閱讀數學故事的活動是很有必要的。
一、開展閱讀數學故事的形式
1.用閱讀數學故事,作為預習新知的方法
教師通過向學生提供有趣味的數學故事,并提出具有探索思想價值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不知不覺地從數學閱讀的世界中,找到新的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位置與方向二”時,我提前發了一個小故事讓學生閱讀。在《數學就是這么有趣》中,有一個關于本節課內容的數學故事“返老還童丹”。講述是“豬八戒辛苦找來的返老還童丹在跟妖怪過招的時候不慎掉了,回到家才發現,他就請孫悟空幫忙去找。‘我剛才過招的地方在花果山的西北方向……豬八戒話沒說完,孫悟空就飛了出去。過了整個上午,孫悟空氣喘吁吁地回來了。‘東南方向全是沙漠!‘飛走得太快樂,我還沒說完。過招的地方在花果山的西偏北30方向上呢。豬八戒說。急性子的孫悟空又馬上地沿著方向去尋找了。還是空手回來。‘八戒,你有沒有記錯了?‘猴哥,你能不能靜下心聽我把話說完再走啊?豬八戒激動地說。‘過招的地點在西偏北30°方向33干米。這回真的找到了。親愛的小讀者,你知道怎么才能準確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嗎?這個故事很有趣,通過孫悟空的急性子的形象,沒有聽清丹藥掉落的位置和方向和距離,就急急出發了,肯定找不到。”通過最后的探索性問題:怎樣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的呢?可以引發孩子們的思考,要確定物體位置的幾要素:方向、角度、距離。從而達到很好的預習效果。
2.用數學故事貫穿課堂,作為復習知識的情景
對于不少的數學復習課,學生覺得比較沉悶,因為知識都學過了,很難提起興趣。很多時候老師提出了問題后,學生大多都是低頭沉默,老師為了不浪費時間,只能自問自答或隨意請位同學回答。這個時候用數學故事的貫穿不僅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幅提升,還能讓學生在實際生活的情景中運用到已學的知識運。例如,在“因數和倍數”的復習課中,我根據本單元的特點,主要是復習因數、倍數、質數、合數、公因數、公倍數的概念和特征,對于學生來說比較枯燥,所以我設計了一個皮皮魯去找學習秘籍的故事,在故事中皮皮魯遇到了各種麻煩,都得用本單元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的,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復習了本單元的每個知識點。學生學習的熱情很高,全程投入。
3.開展“數學閱讀沙龍”活動,營造班級閱讀氛圍
剛剛開始的時候,喜歡閱讀數學故事的孩子并不多。于是我就在班中選了幾個相對閱讀量大的學生,用午讀時間分享他們的數學故事。先挑選故事性強、數學知識明顯的故事,讓大多數孩子產生共鳴。當他們覺得有趣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同學參與這個活動。老師及時對參與閱讀分享的學生進行肯定和表揚。通過激勵性的評價,孩子的閱讀積極性提高了。
另外,為深化數學故事的閱讀,老師為學生保證了閱讀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同學在“廣州智慧閱讀”平臺打卡,分享閱讀點滴。我們還定期開展趣味數學故事演講比賽,數學故事讀后感分享會,創編數學故事比賽,部分同學的作品還在《嶺南少年報》上刊登。通過豐富的閱讀活動,讓更多的學生愛上數學故事的閱讀,鞏固和擴大閱讀效果。
二、指導閱讀數學故事的方法
1.要精讀深讀,不能泛讀略讀
文科閱讀,有時可以一目十行地跳躍閱讀,但是數學閱讀卻不行。由于數學知識的嚴謹性以及數學“言必有據”的特點,每個術語、概念和符號都有精準的含義。學生閱讀時必須對每個句子、每個術語、每個符號、每個圖表都細致認真地分析,領會其內容、含義。對沒有出現過的數學定義、定理要反復仔細閱讀,直至弄懂其含義,不能放過任何一個不解的詞。否則,要么不理解所讀數學材料,無法展開有效的思維活動;要么曲解所讀材料,獲得的是不全面的甚至錯誤的數學知識,形成不正確的數學概念,更難以達到對數學內容的本質的深層次理解。
2.重點批注,深度思考
數學閱讀和語文閱讀有本質的不同,就是閱讀材料中會有很多的數學專用語言、符號、圖表。我們要為學生有效的數學閱讀予以引導,“不動筆墨不讀書”,在閱讀時提倡學一邊思考一邊讀,邊勾邊畫,做好批注,這樣多種感官參與,抓住數學學科的本質特征,把文字、符號、圖形等相互轉化,運用批注、計算、畫圖、推理、分析等方法,有效處理數學信息。
3.弄清邏輯關系,讀懂故事中所用到的數學知識
小學生讀故事,很多時候更在乎于故事的情節,感受于主人翁的喜怒哀樂。數學閱讀不僅需要感知、理解,更需要理解所讀內容要表達的邏輯意義,讀懂背后所含的數學知識。數學理論嚴密的邏輯性,知識環環相扣,不能斷裂。如果只在乎情節,急功近利,貪圖快,沒有看明白就跳到后面看,到最后你根本看不明整篇故事要講什么數學知識,完全失去了數學閱讀的意義。
責任編輯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