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
宋洋,女,吉林磐石人,長春市第十九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教育教學。
[ 摘要 ]
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長遠發展有著巨大的教育作用,文章結合筆者多年來的班主任實踐經驗,以“寓教于樂、自主發展”為核心理念,探索提升學生的幸福感,并幫助他們從美的角度審視、規劃學業發展與職業路徑的有效方法,助力學生在自主管理、自主發展中擁有美好人生。
[ 關鍵詞 ]
自主發展;美育實踐;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12.052
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長遠發展無疑有著巨大的教育作用,而作為班集體的“掌舵人”,班主任的育人理念可謂班級的“靈魂”所在。如何提升學生的幸福感并幫助他們從美的角度審視、規劃個人的學業發展與職業路徑,在自主管理、自主發展中擁有美好人生,是我多年來一直積極探索的課題。現結合多年班主任實踐經驗,談談我的帶班育人策略。
1 ? ?育人理念
科學的育人理念是班級管理、學生發展的第一動力。我的育人理念是“寓教于樂、自主發展”,內涵是把學生作為生命體,用人格、智慧和愛心來關懷、尊重、激勵學生,使學生擁有寬松的環境、愉悅的心情和進取的意識,讓每個學生都進步,讓每個學生都快樂,師生同行同樂,同生共長,從而實現“涂亮生命底色,成就最好自己”的核心價值追求。
2 ? ?班情分析
我校是地處城郊結合部的一所完全中學,多年來生源大部分來自周邊農村或外來務工人員家庭,“留守兒童”也不在少數。他們普遍存在學習能力不強、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毅力薄弱的問題。以何種方式、何種途徑讓他們主動學習、樂于學習,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不斷探究的問題?;诎嗉墝W生學習基礎不牢、課余生活單調、親子關系疏遠、自信嚴重不足的“四苦”現象,我提出“快樂育人”這一班級管理口號,努力使學生在愉悅的學習中品味快樂,在自身的成長中獲得滿足。
3 ? ?班級發展目標
本著著眼于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學校的新樣態優質校建設、國家對于未來人才的需求三個原則,我把班級發展目標確為“培養具有自主發展能力、健康審美情趣、健全人格素養、深沉家國情懷的優秀學生,創建有靈魂、有根基、有底色、有美感的優秀班集體”。為了優化班級管理實踐操作,加快育人理念、發展目標的內化進程,我確立了三個管理原則,即以人為本、文化治班、互助成長,以此為基礎,讓班級成為學生快樂成長的樂園。
4 ? ?實踐做法
4.1 ?注重德育管理
努力加強和改進班級德育工作,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是班主任的神圣職責。
為此,我提出了“喚醒心靈,點燃生命”的德育行動觀。其意義在于把學生看作有思想、有感情、有人格、有各種需求的生命體,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尊重個體發展的欲求和目標,喚起并不斷激發個體發展的激情和動力,供給多元化發展的平臺和環境,順勢而為,因勢利導,助推成長,使學生持續獲得存在感、歸屬感、成就感、成功感。真正做到情感體驗、道德實踐、意志磨練、技能訓練,努力創設經歷才懂、心感方知、學思結合、知行合一的德育路徑,開展六大系列的主題德育活動。
系列之一:以守紀、樂學、反思為主線的養成教育,這是學生成人、成才的基礎;
系列之二:以三愛(愛國、愛校、愛家)、敬師、孝親為主線的感恩教育,讓學生有感恩之心,有回報之責;
系列之三:以三信(信仰、信用、信心)、責任、踐諾為主線的自強教育,激勵學生奮發圖強,讓學生能夠肩負起責任;
系列之四:以進家庭、進社會、進基地為主線的體驗教育,使社會資源成為學生獲取知識、增長能力的重要渠道;
系列之五:以全面、個性、自主為主線的節日活動,主要依托學校的體育節、讀書節、藝術節、社團節,為學生提供全面發展的機遇、特長培養的平臺;
系列之六:以了解、參與、支持為主線的家庭教育。建立家長委員會,組織家長座談會,確保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同步。
4.2 ?注重自主合作
我積極進行學習小組建設,旨在促進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小組內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共同實現學習目標,并以小組的整體成績為評價和激勵的依據,全面促進學生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個性和諧發展。在小組建設方面,我的做法大致如下:
我班目前共有40名學生,我將其分為5個學習小組,每組8人,采取每組2排,每排4人,面對而坐的方式排列。
4.2.1 ?選組長
每組設正副組長各一名,采用先競聘、后選舉、再上崗的方式選出。在這之前一定要進行必要的動員。按照以往的經驗,部分有組織能力的學生會認為組長工作“費力不討好”,不愿意參與;而有些積極參與的學生只是因為“好玩”,其本身并不具備管理能力,會導致組內工作混亂。針對這一情況,我召開了一次名為“我的理想職業”的主題班會,會上學生都積極發表了對自己未來職業的構想??粗麄兣d高采烈的狀態,我抓住契機,在最后總結時對大家說:“每個人都渴望‘制人,而不是‘制于人,但是有多少人真正具備這種管理能力呢?又有多少人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管理才能呢?對于我們班來說,大到班級管理,小到小組管理,哪一個職位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鍛煉自己、證明自己的機會呢?機會只留給有準備、有膽識的人,大家能把握機會嗎?”第二天,進行組長選拔的時候,學生非常踴躍,我暗中觀察的幾個理想人選都積極參與了競選,最后成功的選出了10名組長。之后,我根據他們的支持人數,定前五名為一至五組的組長,再由他們自己從后5名中選出自己愿意搭檔的副組長,這樣各組的正、副組長就產生了。但是組長并不是終身制,只要小組評比連續三天倒數第一,正組長就會被自動撤換,由副組長接替,再由本組選出新的副組長人選。
4.2.2 ?選組員
組員由兩名小組長自己挑選。在此之前,我先召集10名組長進行簡短的培訓,主要是明確組長職責和各小組評比的標準。這樣他們在挑選組員的時候,就會依據能參與、愛展示、會學習、守紀律的標準來挑選組員。在挑選組員的時候,我每輪按班級成績排名依次叫出5名學生,然后按從一組到五組,再由五組到一組的順序依次挑選。各組選定組員之后,我依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再對各組進行微調,保證各組之間在認知水平、智力水平、性別、性格特點、習慣愛好、家庭背景等方面大致相當,同時保證組內的科目平衡及學科搭配。
之后,我讓各組組長依據組員學習成績將他們分別從1到8編號,主要依據1帶4、2帶5、3帶6、4帶8的原則(這樣主要是為了避免互助的兩名學生學習差異過大,不能很好共進),初步結成4個互助小組。然后再依據具體情況進行微調,保證互助的A、B兩名學生能夠愉快地互助合作。而在互助效果檢驗方面,我制定的原則是:只要B學生成績不合格,A學生就要同樣承擔責任,因為他沒有起到督促、引導的作用。
在座位的安排上,為了保證課堂討論探究的效果,我要求各組按照“兩邊強,中間弱”的原則,將弱勢組放在組內中間位置,保證學習效果;同時正、副組長要分別坐在小組的前后,每人負責兩個小組,更好地起到監督、管理的作用。
4.2.3 ?小組文化建設
首先,“議”。對各組要進行評比的,各組為了進步,就要分別針對自己組的特點制定一個組員團結公約。每個組員都必須發言,發表自己的觀點,討論相應問題的獎懲措施,共同制定后每個組員都要簽名。之后組長發表就職演說,說明自己的想法及決心,并帶領自己的組員討論出本組的組名。
其次,“導”。小組間的合作要求的是實效,要把小組不同的思想進行優化整合,把個別學習成果轉化為全組的成果,利用群體智慧來解決問題。因此,我在初期對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指導。比如,在討論何種問題方面,我提出了幾個原則:意見容易出現分歧的內容討論、個人無法獨立掌握的內容討論、開放性探索性的內容討論、需要進一步了解的內容討論。這樣學生就可以更明確地進行合作,而不會使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另外,我安排學困生優先發言,讓其當小組發言人,使其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并及時發現各組合作學習中暴露出來的不足,包括失誤、方法的局限等,及時做出指導,逐步引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步入正軌。
第三,“展示”。我為每個小組劃分了“小組展示墻”及“目標墻”,結合本校每個月的德育主題,讓他們把組內的特色展示出來。同時實行目標墻每日一換制,每天由小組長對“今日目標”“組內獎懲”“目標達成”等內容進行填寫、公示,更好地展示小組學習、管理效果。
4.2.4 ?小組評價
評價有利于激發學生小組合作的積極性,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對于學習小組的評價我主要側重于過程性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參與程度以及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
對于學生的評價,我主要分為日常行為評價和課堂教學評價兩個部分,精確到人、精確到節,采用量化賦分制,每天由值日小組負責全班各節、各學科的量化賦分,組長匯總上交,值日班長統計評比上報。除小組成員個人得分外,鼓勵單節課“小組共進”,也就是小組全員參與,額外獎勵20分。每周評選出“周優秀小組”“周優秀小組長”,每月評比出“月優秀小組”“月優秀小組長”“預習之星”“展示之星”“質疑之星”、優秀課代表和優秀班干部。利用班會課表彰、頒發獎狀獎品。在學期末,結合每月統計結果,對學生個體、小組進行綜合性激勵評價,并落實上報學校,完成評優選先工作。這種學習小組評價方式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
5 ? ?特色及成效
目前,我的班級在“語文自主學習模式”構建及“學生自主管理模式”構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我的班級無論是上課狀態還是班級管理,都呈現出一種與同年級其他班級完全不同的自主狀態。學生基本可以實現自制管理,培養出一批“小老師”“小管家”,班級各項工作及學校活動都可以在我不參與的情況下有條不紊地由學生自主完成。
在班級管理方面,我也是以學習小組為基本單位來完成。目前班級實行值日班長制,每天一名值日班長,專門負責一天內班級的所有管理工作。同時配備常務班長一名,對值日班長的工作進行指導和輔助。另外,每天專門有一個值日小組,由當天的值日班長領導,對班級內一天的紀律、衛生、上課狀態等方面進行檢查和記錄。值日小組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權力,記錄表精確到每人、每節。對于班級常規工作我采用責任逐級落實制的扁平化管理策略,按照班主任—常務班長、團支書—值日班長—值日小組—組長—組員的順序,誰發現問題,只需要直接對下一級布置解決,這樣既加快了班級工作落實的速度,同時又將班級內所有同學的責任心充分調動了起來,達到人人參與管理的目的。各組每天的成績由值日小組組長統計,上交值日班長,再由值日班長匯總,上交常務班長處存檔。而各組的成績會由常務班長周匯總、月匯總,作為整個小組的考核依據。這樣,在進行班級評優選先活動的時候,就能有理有據,省時省力。
另外,每周會由常務班長不定時組織召開班干部會,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處理解決,對于不稱職的班干部及時批評、撤換,對于表現優秀的班干部及時表揚、獎勵??梢哉f,我把管理班級的權利全部下移給了班干部,自己只是處于一個旁觀、點撥的位置。當然,這樣的權利下放是基于我長期的觀察選拔,只有班干部有魄力、有能力、公平公正,才能很好地行使自己的權利,而不至于引發同學間的矛盾。除此之外,團支書每周也會組織一次班會,對班級近期發現的問題有目的性地進行引導,集體問題集體解決。
我深知,任何育人工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未來,我會持續在語文教學及班級管理方面進行美育實踐探索,以期在引領學生全面發展、特長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路上成就更加芳香四溢的教育明天。
參考文獻
[1]何文娟.高中班級自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 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24):59-60.
[2]蔣彪.試論高中班級自主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 ?新課程(下),2018(10):21-22.
[3]曾真.淺談初中班級自主管理建設[J].教育現代化,2018(44):26-27.
[4]田金鵬.班級管理工作的技術性與藝術性[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5):71-72.
[5]陳立君.班級管理中美育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9(24):19-20.
[6]李勤.淺談美育在班級管理中的促進作用[J]. ?天津教育,2019(15):46.
[7]郁文斌.對班級美育的認識與實踐[J].上海教育科研,1997(0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