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桐音
年輕人阿平從鄉(xiāng)下來到城里謀生,成了一名無證流動水果攤販。生意還不錯,可就是經(jīng)常遇到城管突擊檢查,被抓住就要罰款和沒收擺攤工具。因此他出攤時總要四下觀察,準備隨時逃跑。后來,開發(fā)區(qū)興建了一座大型水果賣場。阿平不愿意辦理證照租鋪面銷售水果,仍然東打一槍,西打一槍,四處亂竄,無證經(jīng)營。可因為水果賣場供應的水果種類豐富、品質高,沒幾個月,就吸引了周邊大部分客源。阿平的流動水果攤生意一落千丈。
一天夜里,阿平在路邊支起水果攤,一晚上也沒做成幾筆生意。心情不好的他,坐到流動夜宵攤喝起了悶酒。夜宵攤老板和他聊天,吐槽說生意不好做,每次遇到城管檢查都很煩,被抓到還要被罰款。旁邊賣飾品的、干燒烤的小攤販紛紛附和,有人開玩笑說,要是能隨時知道城管的實時位置就可以提前躲開了。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微醺之下,阿平突然覺得這是個賺錢的好機會。他決定每天跟蹤城管,向小商販們提供城管實時位置,每人收些費用。說干就干,阿平停掉了水果生意,購置了一輛小型電動車,到處拉人組建了一個小商販微信群。他在群里宣布,每天他會在街道城管中隊的門口蹲點,只要執(zhí)法車輛出動,他就跟蹤其動向,在群里實時發(fā)布執(zhí)法車輛的行駛位置,以便讓擺攤的小商販提前躲避。作為回報,他要求每位群友每天給他發(fā)5元紅包,違反者會被踢出群。
為了掩人耳目,阿平特地偽裝成外賣小哥,網(wǎng)購了帶有明顯外賣行業(yè)標識的服裝和后備廂。剛開始,阿平的“工作成效”確實顯著。很多小商販占道經(jīng)營,影響群眾出行,影響市容市貌,周邊群眾意見很大,紛紛打電話舉報。以前城管出動一查一個準,類似情況顯著減少。可是突然間,城管接到舉報后屢屢撲空,流動商販早已逃之夭夭,只剩遍地果皮垃圾。街道城管見狀調整了工作方式,不定時、不定期前往常見問題區(qū)域查處,可是依舊撲空,這令城管隊員百思不得其解。
另外一方,阿平的“蹲點生意”干得風生水起,紅包越收越多,比賣水果賺得還多。很多以前猶豫觀望的小商販也紛紛慕名入群。
俗話說“上得山多終遇虎”,阿平天天跟蹤城管執(zhí)法車輛,終于被心有警惕的城管隊員發(fā)現(xiàn)了端倪。聯(lián)想到近一段日子執(zhí)法總是撲個空,仿佛有人報信似的,這個外賣小哥的種種反常舉動太可疑了。接下來的幾天,城管中隊有意佯裝出動,發(fā)現(xiàn)那個“外賣小哥”依舊一天不落地跟在車后面,當即就報了警。隨后趕來的警察截住了阿平。一開始阿平百般抵賴,說跟在城管車輛后面只是巧合。但警察在阿平的手機中未查到外賣送餐記錄,阿平見事情敗露,承認了自己其實是在跟蹤城管車輛,此前執(zhí)法隊員在查處過程中多次無功而返,確實都與他的通風報信有關。截至案發(fā),阿平通過每天提供信息收紅包方式獲利2萬余元。
阿平惡意跟蹤城管執(zhí)法車輛,并向小商販通風報信從中牟利的行為,嚴重干擾了城市的日常管理,更在情節(jié)上構成了違法。阿平最終因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zhí)行職務被行政拘留。
自作聰明的阿平上演了一幕不光彩的“偽裝者”鬧劇,它從反面告誡人們:美好生活是奮斗出來的,而不是靠耍小聰明甚至違法亂紀得來的。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