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宇明
演員高圓圓曾應《經濟觀察報》主筆、PC Life執行主編許知遠之約,做了一個訪談,其中提到自己早年對網絡輿論的過分在乎,最后總結了一句話:“一個人最大的‘捷徑是認清自己。”
為什么說認清自己是一條成就人生的“捷徑”呢?籠統地說就是最節約人生成本的做事方式。鄰家的妹妹認識某文學雜志編輯,天天套近乎,總想在上面發個組詩什么的,有人認為這是成名的捷徑;城市要新開馬路,總投資超過10億元,某商人為了攬到工程,不是給這個打電話便是給那個送禮,有人覺得此舉也是捷徑;在事業單位工作想弄個職稱,別人用心做課題、寫論文,某君熱衷于花錢買C刊版面,希望在出“成果”上插隊,他肯定也感覺自己走的是捷徑。只是這樣的捷徑幾乎都是見光死的,蓋子未揭開之前也許偶爾會占點兒小便宜,而一旦暴露在光天化日之后,必然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做事之前,決斷之前,花心血認清自己才是最根本的。可惜的是總有人舍近求遠。那么該如何認清自己呢?
首先,你要挖掘自己的潛力。世間完全沒有優勢的人很少,許多時候只是我們沒有認識到而已。38歲的魯迅應錢玄同之約,寫出轟動文壇的《狂人日記》時,他并沒有想過當作家,更沒想到會成為民國文壇領袖。魯迅后來明白了自己所具有的優勢,寫作“一發而不可收”,短短時間便名滿天下。假若他不懂得發掘自己的潛力,后來的文學成就完全不可想象。
其次,你得充分知曉自己的劣勢。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如人的一面,有時是長得不如別人漂亮,有時是性格不像別人溫和,有時是家境比不上他人殷實,有時是所受教育無法與他人抗衡……硬拼嗎?那只能證明一個人的愚蠢。聰明的人懂得迂回行進。做影視演員比較看重外貌、氣質,當作家無論長什么樣都沒關系;做老師需要好脾氣,從事IT設計可以不必那么看重;闖生意場需要雄厚的資金,去大公司當個白領什么的不要太多投入;出身名校最初找工作可能得點兒好處,沒有此種幸運只要在吃苦耐勞上使勁,老天終將不負苦心人。一個人不明白自己的劣勢,就不會認識到自己的潛力,也不可能充分發揮出優勢。
最后,你一定要頭頂夢想。人最怕的是沒有相對長遠的目標,風將自己吹向哪里就在哪里生根發芽,那樣,你再有某方面的潛力,最后也只能長出一枝平庸至極的狗尾巴草。胸懷遠方,一步一步向目標推進,路途再遠也有抵達至少是接近之日。曾國藩當年深懷澄清天下之志,為此,他做京官不讓自己一日閑過,白天認真辦理公事,晚上讀書、自省;辦湘軍,他招兵籌餉,每個細節都不含糊,終于成就大業。假若不是年輕時就立志,他能抵達如此的人生境界嗎?
人生數十年,只要做事,就會遇到各種危難,我們可以將自我造成的麻煩減少到最低程度,卻無法阻止客觀環境給予的種種風雨。面對意想不到的挫折,你得去硬挺,去承載,去超越。司馬遷當年替好友李陵投降匈奴辯護,被實施宮刑,這對男人是奇恥大辱,他有理由死一百遍、一千遍,可他最后還是忍辱含垢活了下來,寫就《史記》,讓自己的名字長久閃耀在歷史的星空。
世間最難做的事是認清自己,也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因為“當局”,我們的感情、理性容易被某些教條帶偏,以致干了許多糊涂事還不知道;世間最值得做的事也是認清自己,認清了自己,等于掃清了前進路上的眾多地雷,等于擁有了一把打開靈魂天窗的鑰匙,等于獲取了“得之不喜,失之不憂”的定力。人生有了這樣的高度,“捷徑”自然無所不至,成功也會不請自來。
(責任編輯/劉大偉 張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