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雄 周立晨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播報的小行家,一邊走一邊報。今天的熱點真正好,快來組隊看報道。
在舊的一年快要過去的時候,很多人也許不想丟掉精美的臺歷。但是,舊的臺歷已經不符合新一年的情況。因為公歷日期與農歷日期、日期數與星期數的對應關系等都發生了變化,所以舊的臺歷不能再作為人們生活和工作的依據。其實,翻翻臺歷,你還能發現很多有趣的數學知識。
看中間,知總和
拿出一本臺歷,任意翻到某一個月,然后在月歷表上畫一個正方形,圈出3行3列共9個日期。接下來,你只要觀察正方形正中間的數是多少,很快就能算出9個日期數之和了。
比如,圖中圈出來的3×3正方形正中間的數是20,20×9=180,這9個日期數之和就是180。快拿出你的計算器驗證一下是否屬實吧!
其實,觀察月歷表還可以知道:3×3正方形的中間一行左、右兩邊的數——19和21,其平均數是20;中間一列上、下兩邊的數分別是13、27,兩者的平均數也是20;而正方形其中一條對角線兩端的數分別是12、28,兩者的平均數是20;另一條對角線兩端的數分別是14、26,兩者的平均數也是20。
由此可知,所圈出的正方形正中間的數正好是9個日期數的平均數。你只要將正方形正中間的數乘9,即可得到正方形內9個日期數的和。
看首數,知總和
如果將月歷表中間的數隱藏起來,你還能發現它的秘密嗎?比如,只知道圖中所圈出的正方形的最小數是9,那正方形中的9個日期數的總和又是多少呢?
月歷表中,日期數的排列規律是:從左至右,后一個日期數比前一個日期數多1;從上至下,下一個日期數比上一個日期數多7。假設3×3正方形中的最小數為a,則第一行的另外兩個數分別是a+1和a+2 ,第二行的三個數從左至右分別是a+7、a+8、a+9。如果最小數為a,那么中間的數就是a+8,再用中間數乘9就能得到正方形中9個日期數的總和。
知尾數,也能行
知道原理后,就算臺歷“藏頭露尾”,只給出最大的日期數,我們也可以快速得到9個日期數之和。我們先根據表格信息推算出中間的數,再乘9便可得到總和。將表格填完整后,我們可以推出,正方形第三行從左至右的數分別是a+14、a+15、a+16。最大數和中間數的差為a+16-(a+8)=8。所以,在只知道最大數的情況下,我們只要將最大的數減8,就能得到中間的數了!
臺歷的心思不用猜
要想快速計算出9個日期數的和,關鍵在于能心算“30以內任意數乘9”的結果。練好這項基本功并不難,只要學會巧用乘法分配律。比如:17×9,直接在17末尾添一個0得170,再減去17本身,得153。其原理是:17×9=17×(10-1)=17×10-17×1=170-17=153。
只要稍加練習,相信你也能在2秒內心算出“30以內任意數乘9”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