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2022年北京冬奧會將于2月4日星期五開幕,2月20日星期日閉幕。本屆冬奧會共設7個大項,15個分項,109個小項。北京賽區將承辦所有的冰上項目;延慶賽區承辦雪車、雪橇及高山滑雪項目;張家口賽區的崇禮區則承辦除雪車、雪橇及高山滑雪之外的所有雪上項目。冬奧會是展現中國形象,傳播中國聲音的重要窗口。
而因舉辦冬奧會產生的“冰雪經濟”又被叫做“白色經濟”,它是指利用冰雪開展相關旅游項目和運動項目,逐漸形成的一條經濟產業鏈。伴隨著2022年冬奧會熱度以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國冰雪產業已經駛入快車道。2019年,我國冰雪產業市場規模已經突破5000億元。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我國冰雪產業受到重創,市場規模也大幅下滑。不過,在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我國冰雪產業已經開始復蘇。以冰雪旅游為例,據中國旅游研究院預測,2020/2021冰雪季我國冰雪旅游業將迎來極大反彈,預計冰雪旅游人數將達到3900億人次,收入規模將超3900億元。
冰雪經濟具有很強的帶動作用,冰雪運動需要高水平的配套服務、休閑設施、裝備設備、交通運輸、食宿購物等等。這對于產業鏈上下游的酒店業,交通運輸業,餐飲業,旅游業的發展都有很強的帶動作用。除此之外,冰雪經濟對于環境,氣候和地形有嚴格的要求,一般都是在一些小城小鎮發展起來,這也為我國特色小鎮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冰雪小鎮是將冰雪運動、度假、休閑娛樂等業態融合成生態圈進行整體運營的特色小鎮。近五年,隨著冰雪旅游持續升溫,冰雪小鎮的熱度不斷提高,當前冰雪小鎮在冰雪旅游中占據重要地位。預計在冬奧會的積極影響下,我國冰雪小鎮熱度將持續升溫。
從“三億人上冰雪”愿景到實地舉辦冬奧會,我國冰雪產業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據了解,A股目前有超過50家上市公司助力北京冬奧會的各項工作,分別在場館建設、技術支持、交通設施配套、特許商品銷售、贊助和供應服務等方面。未來,投資者可關注細分板塊中的投資機會,比如數字人民幣、氫燃料電池和冰雪旅游產業等。
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是北京冬奧會的一大亮點。此前,央行營業管理部黨委委員、副主任劉玉苓表示,圍繞北京2022年冬奧會推動數字人民幣在更多場景的試點應用,目前已順利落地35.5萬個冬奧場景,實現交通出行、餐飲住宿、購物消費等場景全覆蓋。數字人民幣的加速推動也點燃了資本市場的熱情,近期,數字貨幣板塊表現強勢,近三個月,該板塊超五成個股累計漲幅超20%。
此次北京冬奧會的理念是“綠色、共享、開放、廉潔”,而綠色辦奧位居北京冬奧會辦奧理念之首。因此,氫燃料電池車的使用將成為本屆冬奧會的一大亮點,也是未來實現綠色發展、綠色出行的重要一環。奧運會上的展示成果無疑具有政策示范作用,受利好因素影響,近期,氫能源與燃料電池板塊的概念股持續活躍。未來,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相關性強的公司或將站上風口。
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2)》顯示,在北京冬奧會、冰雪出境旅游回流、旅游消費升級以及冰雪設施全國布局等供需刺激下,預計2021-2022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數將達到3.05億人次。
隨著公眾對冰雪運動的熱情上升,冰雪產業發展的想象空間逐漸被打開。從冰雪裝備器材產業層面來看,隨著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加速推進,冰雪裝備器材產業已由此前的依賴進口逐漸向國產化轉變。體育總局等四部門發布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提出,要扶持具有自主品牌的冰雪運動器材裝備企業,鼓勵企業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可替代進口的產品,加快中國冰雪裝備的國產化進程。由此可見,我國冰雪裝備器材產業進入黃金發展期。投資者可關注當中細分領域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挖掘成長性好、市場前景廣闊的“小巨人”企業展開布局。從冰雪旅游產業層面來看,目前,一些地區的冰雪小鎮、滑雪度假區等綜合體相繼落地,在場景建設、科技賦能、文化引領的帶動下,雖我國局部地區受疫情影響,但公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積極性仍持續高漲,參與活動類型更多元化,與冰雪運動相關的休閑游、度假游廣受青睞。
未來,隨著新冠肺炎疫情趨于平穩,冰雪旅游產業或將成為我國下一個新的消費增長點。在冰雪場地設施建設方面,隨著我國冰雪產業基建設施規模的擴大,投資建設需求持續擴張,一些建筑企業、建材企業將分享到北京冬奧會帶來的巨大機會和效益。而這些企業多數為我國建筑行業、建材行業的領軍企業,在為北京奧運會做出貢獻的同時,也將行業發展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從而奠定建筑板塊、建筑材料板塊的長期向好。
政策是資本市場的風向標,在北京冬奧會進入倒計時之際,相關概念股提前起飛,產業鏈上的企業也到了業績兌現期。未來,隨著賽事活動的全面展開、周邊產品銷售的加速推進、各路資本的快速入場,冰雪產業將迎來發展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