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聰聰
北京市石景山區堅持問題導向,依托12345市民服務熱線和城市管理網格化平臺,積極探索“熱線+網格”融合發展新模式,打造快速反應、處置高效的“熱線+網格”融合平臺。平臺充分運用熱線大數據和網格巡查機制互補互用,加強主動治理,助推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提升,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分。
“最近正值中高考期間,小區樓下游商擾民,考生都不能正常入睡,這可怎么備考啊。”2021年5月,石景山區魯谷街道接到一位家長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夜間游商擾民,導致孩子無法安心備考的問題。
石景山區城管指揮中心通過市民服務熱線預警分析平臺發現,短期內已經收到21件群眾投訴涉及學生高考備考,于是立即將該訴求調至重點問題處置級別,開展快速處置。通過調取網格視頻監控錄像,發現夜間無照游商亂停車,于夜間十點后在交叉路口聚集,導致汽車無法順暢行駛、鳴笛擾民現象。
面對問題復雜性,石景山區城管指揮中心通過全市12345熱線聯動機制,對接相鄰區街聯合執法治理。通過“聯合盯守,輪值代班”工作模式,經過一周治理,街面秩序得到極大改善,以往混亂的街頭變得秩序井然。同時,加裝攝像頭進行全方位監控,利用人工智能視頻識別算法隨時監控夜間游商行為,隨時取證,隨時調動執法力量進行勸導治理,徹底解決該處無照游商經營、秩序混亂問題,讓高考學子能夠安心備考,讓周邊群眾擁有安靜夜晚。

堅持協同治理、主動治理、智慧治理、長效治理,啟動“熱線+網格”融合平臺建設,發揮“接訴即辦”機制作用,推動網格化發現問題快速解決,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水平。
確定了“一張圖、一張網”,即一張實時點位全景圖和一張智能可視指揮網,逐步實現指揮現代化、平臺智能化、數據可視化的“三化”目標。將市民熱線訴求問題和網格采集問題在區、街、社區、單元網格落點落圖,實現案件問題的實時化、數字化、可視化。將全區街區道路等7000余路攝像頭等視頻數據融入網格平臺,利用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對暴露垃圾、亂堆物堆料、店外經營、無照游商、非機動車亂停放、道路積水6種視頻問題,實現自動采集、上傳、識別網格問題,進行視頻智能監管。
對熱線和網格的問題分類標準進行研究,細致梳理出熱線67項(二級分類)與網格10大類171小類的共性類別,梳理群眾反映突出的城市管理問題,作為網格日常巡查重點,強化主動治理。建立“熱線+網格”數據分析模型,初步實現數據總覽、主動治理不足預警區域提示,以及網格、熱線數據聯動比對分析等功能,加大雙高區域(熱線訴求量大、網格發現問題多)治理力度,為基層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徑。
探索自治、共治、法治三級治理體系。一級是視頻采集問題,由系統直接推送到商戶進行自治。二級是在商戶未辦理的基礎上,將問題推送到街巷長和小巷管家勸導共治。三級是在志愿勸導和自處置無效的情況下,將問題推送到街道執法加強法治。通過技術融合輔助工作機制創新,減輕基層管理負擔,逐步提升治理效能。

深化“接訴即辦”改革,將未訴先辦、主動治理向基層延伸,建立各街道“熱線+網格”工作專班。在“接訴即辦”預警分析平臺基礎上,增加網格監管模塊,將區城管指揮中心匯集的數據資源共享至各街道,聯通區、街、社區三級“熱線+網格”平臺。實現街道層級智慧城市管理平臺應用落地,輔助街道“熱線+網格”工作專班業務工作,進一步助推基層單位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擴大自治、共治、法治三級治理體系應用范圍。進一步發揮“熱線+網格”作用,以數據為支撐,在不同的階段采取不同的治理手段,以商戶單位自治、街巷管家共治、綜合執法法治“三步走”為主要治理方式,強調社會主體的自治作用,激發社會治理各主體的共治活力,并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化解社會矛盾,融合企業個人信用體系建設,減輕基層執法壓力,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和精準化服務水平。
(責任編輯:嚴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