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奕斐
相親是一種選擇,我們可以選擇不要,但在選擇要的時候,也需要學會用正確的心態去面對。
沒有人生來就會戀愛,也沒有所謂的到了年紀就會談戀愛的人,戀愛是門藝術,談戀愛也是人生的必修課。讓我們一起“練”愛吧!
這一期,我們繼續來講相親的另外3個誤區。
相親對象實在不咋地,怎么辦?
有網友說,自己一直很宅,未來大概率會通過相親找對象,但很怕相親對象的“質量”,問問過來人有什么意見。這個問題引發了熱議,其中有兩條很有代表性:“不糟也不好,相親大多數情況都是你看上的人看不上你,別人看上你了,你卻沒看上別人,一直循環?!薄膀炞C了那句話,相親才知道你在親戚眼里是什么貨色,哈哈!”
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朋友介紹的相親對象的“質量”其實跟你的價值沒有關系,只跟他所接觸到的圈子有關系。比如有朋友跟我講,希望我給他女兒介紹一個男朋友。我問他為什么找我,他說:“因為你認識的人應該層次都挺高的,比如說都是復旦大學的?!毕胂胍灿械览?,我的朋友圈可能的的確確就是在這個范圍。
所以,如果遇到親戚朋友給你介紹的相親對象不太好,很可能是他特別熱心,但他能接觸到的朋友圈、他能給你介紹的人也就這樣子了。找到一個合適的介紹人十分重要。
此外,把自己的需求明確說出來也同樣重要,這樣別人才能給你介紹更合適的人。
在給別人介紹對象的時候,我特別怕對方告訴我:“沈老師,我沒有要求,只要有感覺就好?!泵看温牭竭@句話,我就覺得沒法幫他介紹對象,因為我不知道誰會對他有感覺,也不知道他會對誰有感覺。
如果告訴我:“沈老師,你能不能幫我介紹一個復旦大學的,長得丑一點也沒關系,我覺得學歷高對我來講還挺有吸引力的,我是一個智性戀。”這個條件就還挺明確的。
還記得上一期提到那個不看臉的網友嗎?通過相親她發現,原來顏值對自己來說還是挺重要的。她就可以跟介紹人說:“我喜歡某某明星,對方能跟他長得像一點,我就會很心動。”你把訴求講得越明顯,對方就越知道行不行,如果他手上根本就沒有長得好看的,也就很難再幫你介紹了。
七大姑八大姨給我的一個朋友介紹對象時,她經常用我教她的話應對:“哇,太感謝了!我真的非常需要一個男朋友,很歡迎你們給我介紹。但是我有些要求:身高必須在1米75以上,因為我已經比較高了;長得一定要很好看,最好像誰誰誰,臉上如果有青春痘,我就不接受;工作要還行,因為我自己的職業也還不錯;另外,他人一定要在上海。這些要求達到了,我就會特別感謝你?!边@時,對方常??粗f:“我手頭上沒有這樣的人?!边@樣回應,既沒有傷到別人的熱心,另一方面也把自己的訴求講得很清楚,如果人家手頭真有合適的,很可能也是一段良緣。
掌握不了相親的節奏,怎么辦?
很多朋友跟我講掌握不了相親的節奏,覺得太快了耽誤自己,太慢了耽誤對方。
我也覺得這是特別麻煩的一件事情。人和人之間的確需要一個相處過程的,不要一開始就非常明確地說談或不談,因為這個真的很難。
當然,這個問題也取決于對方。
比如女方不急,但男方很急,他希望女方趕快告訴自己能不能確定下來。這種情況下,比較好的方式是女方可以告訴男方:“其實,我不能馬上就確定地告訴你會不會答應你。但到目前為止,我覺得跟你好像沒有極端的沖突,但也沒有心跳加速、馬上認定你的感覺。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你想要再去相親,我也覺得沒有問題。如果你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我可以成為你的‘備胎。”
我特地把“備胎”打了引號,意思不是建議女方和男方曖昧來曖昧去,而是說兩個人節奏不一樣,女方覺得男方的節奏太快了,自己不能馬上決定,那么,男方就把女方備著,再去找找看,女方也不影響男方。如果男方沒有遇到合適的,而女方還在這里,那么,兩個人可以繼續交往看看。如果有一天女方覺得自己準備好了,也會明確地告訴男方,把她自己的權利拿回來。當然,一旦男方和別人確定了關系,女方也會立馬和他劃清界限,隨時抽離。
還有一種節奏不合拍,雙方都覺得不錯,也差不多是男女朋友了。相親的4個月里,每天微信聊天,每個禮拜見一次面吃個飯,但一次手都沒有牽,也沒有任何身體接觸,以至于想不通兩個人到底算在戀愛還是在什么階段。
遇到這種情況,你需要明確地去詢問:“我們到底處在什么狀態?”我甚至會鼓勵你主動伸出手。如果是男性,我建議你詢問一下:“我能拉你的手嗎?”如果是女性,你可以說:“手好冷,我能拉你的手嗎?”然后直接拉上去。如果對方把你的手推開了或者很尷尬,你就知道這個行為是不合適的,開個玩笑松開手就過了。如果對方沒有問題,就可以進一步了??傊?,我們可以運用一些技巧來調整節奏。
相親究竟應該做些什么準備?
相親還有一個核心問題:要做哪些準備。
有位網友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同事去相親,讓我們提點送禮物的建議。我說不用帶禮物,收拾帥一點、帶一枝玫瑰花就可以了。但同事還是買了高檔零食穿著樸素地去相親了,他覺得自己的做法更有誠意?!?/p>
其實,我覺得這位網友給的建議是非常好的。相親要有一些常規的禮儀,比如把自己收拾得干凈一點,選擇的地點離對方近一點,愿意開車去接對方,等等,總之,表達出對這件事情的重視是非常拉好感的。
關于帶不帶禮物以及帶什么禮物,我一直鼓勵,第一次見面千萬不要買特別貴重的禮物,也不要特別正式,因為相親對象會覺得:你并不知道我是什么樣的,你是不是會對所有人都這樣?
如果在交往的過程中,你覺得對方特別好,就可以問他:“其實我今天沒有帶特別大的禮物,可是我路過這家店的時候覺得有樣東西很適合你,可不可以送給你?”這也是一種補償方法。
或者在第二次、第三次約會的時候,先對對方表示肯定認可,再送禮物,這時候,禮物就會跟你的肯定連在一起。其實,第一次相親的貴重禮物跟對個人價值的肯定是沒有關系的,所以,打扮得帥一點、帶一束花就是最有禮儀的方式。
除了常規禮儀,我更鼓勵的相親準備是花些心思了解對方。詢問一下怎么做會讓對方感覺更舒服,然后安排一些特殊的場景,不要就是吃頓飯、喝杯咖啡。先花一點心思,特別有助于感情升華,提高相親成功率。我的一對朋友都是長跑愛好者。所以,他們第一次相親是在某一次半馬的行程里,感情進展得很快。
這個過程不是為了對方,而是為了你自己,你能掌握主控權。就算很不喜歡這個人,這件事情也是你能忍受的。本來跑步就是你喜歡的,大不了就少說一點,繼續把半馬跑完就好了。
最后,我想說的是,我們認識人的途徑非常多,相親是其中一種。它既不是特別好的,也不是特別壞的。當父母或親戚想要給你介紹相親對象的時候,請記得,他們一般都是出于好意,即使你感覺不舒服,他們也是沒有惡意的。
相親也是有很多好處的。它給了我們一些矛盾前置的機會,使得本應該在戀愛第二階段出現的問題先解決掉了。在相親的過程中,我們既能了解異性在擇偶市場中看重的特質,也能了解自己想要找的伴侶是什么樣的。甚至通過比較,我們還能發現自己為什么最終會選擇那個人。
我很開心看到很多相親成功的幸福故事:
“現在的女朋友就是相親認識的,不過我們更加把它當成一個認識的機會。之前我也很排斥相親,現在感覺能遇到她真的很幸運?!?/p>
“以前培訓班的老師說她去相親了,同學們都以為開玩笑呢,結果沒幾個月她說要結婚了。對象是市里醫院的醫生,我們都有點兒驚訝。一個女生問:他對你好嗎?老師說:好呀,他工作這兩年攢的錢都給我買金首飾了。老師現在已經生了兩個小孩,也去市里的學校當了老師,過得應該挺幸福的。”
當然,堅決不喜歡相親也沒有問題,你有權利直接明確地告訴對方:在這個階段,我真的不想去做這件事情,這會讓我壓力很大。
相親是一種選擇,你可以選擇不要,但選擇要的時候,我們可以調整一下心態,讓它能夠發揮積極正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