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紅霞
工作狂,甩手掌柜,還超級大男子主義,這樣的老公是扔掉還是先“養養看”?看看我的婚姻故事吧……
真是煩死了,削個土豆老公都要管
孩子快3周歲時,我和老公譚銘帶著他去照全家福。
化妝50分鐘,穿衣服拍照5個小時。中途孩子各種不配合,我幾次都想發飆,但譚銘都耐心地哄呀逗呀。一旁的攝影師對他贊不絕口,說他耐心細心,是少見的好爸爸、好老公。
選照片的時候,譚銘精挑細選,整整用了3個小時,又一次讓我震驚。兒子生日那天,我的幾個朋友來家里慶生,看到相冊,紛紛羨慕我幸福,活成了大家想要的樣子。
時光倒流到4年前,那時我們的生活滿地雞毛。
我和譚銘剛結婚,他的公司成立一年,每天忙得像陀螺,好不容易擠出一天時間陪我去郊區玩。我慢慢欣賞美景,時不時拿出手機拍個照。譚銘卻身在曹營心在漢,無心欣賞風景,給我拍照也很是敷衍。最可氣的是,他動不動就把我遠遠甩在身后,不知道的人根本看不出我們是一起的。
“能快點嗎?”“干嗎要拍那么多照片?”這男人真是沒情趣,太掃興。我都快氣炸了,他還不知道哄,反而埋怨說頂多兩個小時就可以走完的景點,我像個蝸牛花了近4個小時。被我浪費掉的兩個小時,他能做很多工作,賺很多錢……
的確,譚銘自己創業不容易,大事小情都要操心。男人忙事業的樣子很帥,但吃個飯都要跟我講時間、講效率的樣子真難看。那天回到家,我立馬火山爆發,對譚銘一頓吼。把工作帶回家、帶到夫妻二人世界中,這樣的男人還能要嗎?
譚銘把工作和生活混為一談,削個土豆或茄子,要求我直接蹲在垃圾桶邊削。而我習慣于先把皮削到水池里后再收拾,譚銘覺得既浪費時間還不衛生,一本正經地教訓我:“把皮弄到水池,洗碗時還得清理,本來能一步到位的事情,為什么要進行二次勞動?做家務也要講效率!”
每次掃地,地上都有很多我的頭發,有時粘在笤帚上,半天搞不下來。譚銘又給我講道理,讓我回家戴個帽子,這樣頭發就不會亂飛,收拾地板也省時省力了;洗澡時不要連帶頭發一起洗,因為頭發會堵住排水口。“萬一堵了下水道,還得花錢請師傅維修,等師傅來又會浪費不少時間。”
就因為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我們動不動吵架。我覺得家是休息和放松的地方,怎么舒服怎么來,不要用條條框框來限制;他說既然家是溫馨的港灣,為什么不想辦法讓它干凈、有秩序一點?
每次吵完架,我們依然各持己見,誰也說服不了對方,仍舊在各自的軌道上我行我素。
感謝婆婆“神助攻”
一天,婆婆給我打電話,她牙齦腫痛出血,幾顆牙有些松動,好幾天都沒吃東西了。其實在那之前,婆婆就給譚銘打過電話說起這件事,但當時他說自己很忙,只是在微信上給老人轉了1000元,讓她去村里的衛生所看看。沒想到婆婆吃完藥后沒效果,牙疼更嚴重了。譚銘在外地出差,婆婆打電話,兒子沒接,這才向我求助。
公公去世多年,65歲的婆婆一個人在農村,她身子一直硬朗,平時老公忙著工作不回家,她也不抱怨。婆婆不是萬不得已不會向我們求助,這樣想著,我馬上請了假趕往婆婆家。
帶她去市醫院檢查,醫生說本來是牙周炎,但因為治療不及時已經很嚴重了。如果再不治療,牙齒會慢慢脫落。看到婆婆孤零零一個人,我決定多照顧她幾天,與此同時催譚銘趕緊回來。
他提前一天趕回來,一進門見婆婆和我有說有笑,竟然來了一句:“媽這不是挺好的嗎?害得我提前一天趕回來,手上事情交給別人,一點兒都不放心!你真是小題大做!”
婆婆的臉色一下就變了,說:“你走吧,你時間寶貴,我以后不會再打擾你了。”譚銘聽不出話里有話,反而責怪道:“媽,我這么努力,還不是為了讓您過得好。”
“我一點兒都不好!我老了,不要花什么錢,就想要你們多陪陪我。”老太太說著說著就哭了,抱怨譚銘對自己冷漠無情,冠冕堂皇地說是為了她過得好,實際上不負責任。“再說你不陪我也沒關系,跟你過一輩子的老婆不能這樣對待啊!”婆婆的話戳中了我,我忍不住哭了起來。
譚銘低著頭沉默不語,原打算馬上回公司的他,臨時決定在家住一晚。
婆婆的臉多云轉晴,馬上要去買肉、買面粉,給我們包餃子。譚銘提出開車帶她去市場,因為這樣節約時間。婆婆說,要陪就陪她走路去。譚銘面露難色,我掐了他一下,他只好硬著頭皮跟在已經出門的老太太身后。一小時過后,母子倆一前一后,提著大包小包回了家。
婆婆進門就跟我叨叨,譚銘最喜歡吃村東頭老梁家的鹵豬頭,他們從村西一直走到村東,正好碰上了剛出鍋的豬頭肉。老梁見到譚銘可開心了,拉著他說了好久的話。回家后,譚銘跟我說,老梁的兒子在深圳,工作忙,兩年都沒回來看父母了。“看到我陪著媽媽去買肉,老梁羨慕不已。”譚銘的語氣里滿是得意。
我笑著問他:“你陪咱媽在村里溜達了一圈,花費了一個小時,會少干多少工作,減少多少價值?一個小時你能賺1000塊,這筆錢和陪老媽在村里走一圈相比,你覺得哪個重要?”譚銘裝作沒聽見,轉身喊廚房里的婆婆:“媽,您剁餡兒我搟皮哈!”
譚銘揉面,搟面皮,我和婆婆負責包餃子。一人搟皮兩個人包,他有點兒跟不上節奏,一個勁兒讓我們慢點兒包。我趁機說:“慢點兒好,這樣我們才會更深刻地體會親情。”他沒再說話。
婆婆牙齒不好,吃東西很慢。換成往常,譚銘肯定早早吃完去干別的了。但這一次,他刻意放慢了速度,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著餃子,樣子很搞笑,但我看得淚濕了眼眶。
第二天離開時,譚銘向老太太保證,下次他會回家帶她去醫院復查。我趁機說,下次要吃炸醬面,還要在家住一晚,婆婆一個勁兒點頭。
愛他,從改變自己開始
譚銘的轉變,我很快就感受到了。既然他放慢了腳步,不再把工作帶到家庭,為什么我不能改變呢?
我在網上買了個能直接掛在洗碗池邊上的垃圾桶,這樣削下的土豆皮、茄子皮就可以直接入垃圾桶了。譚銘說:“你怎么不早點兒買這神器?”我反駁道:“不想聽你那些省時省力的鬼話!故意不買,因為就想專門跟你作對。”
“那為什么現在愿意買了?”譚銘笑著問。“因為你有所頓悟和改變呀,所以我也愿意改變一下嘍。”
譚銘說:“以后我會把工作和生活分開,在家,老婆覺得怎么舒服就怎么來。”我讓他再說一遍,這樣好錄音取證。
其實仔細想想,他之所以一直和時間賽跑,恨不得把所有精力都放到工作中,是因為從小在農村長大,父親去世得早,作為老大的他想盡最大力量為家人創造最好的生活。譚銘自己白手起家創業,頭幾年背負了巨大的壓力,這種壓力無形中也帶給了每位家庭成員。原來我告訴他:家是我們兩個人的,無論工作還是生活,我都希望跟他并肩。譚銘總說:“我是男人,你負責享受就好了。”現在,他會說:“有你,我才有力量。”
“不要做獨行俠,1+1>2,夫妻合力,我們一定會過上最好的生活。”這是前不久,我在譚銘30歲生日那天早上說給他的話。他深情地看著我,說:“夫人,遵旨!”
現在,譚銘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家里。我們不再像往常一樣動不動吵架。為了讓家里更舒服,我們將生活用品大升級,掃地機器人的確省時省力;不粘鍋真的能將油煙減少一大半。特別忙的時候,我也舍得花錢請鐘點工了。
兒子滿月后本來一直放在我父母家,老人喜歡,譚銘也不以為然。但是前不久,他主動提出把孩子接回家。“有孩子的哭鬧和笑聲,家,才像家。”看到現在的譚銘,我真的打心眼里覺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