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
萍姐是我當年上幼兒師范學校時的同班同學,因為她復讀了兩年才考上,歲數比同學們都大,大家都叫她“萍姐”。萍姐是班長,她善良寬厚,我們都信任她。
畢業后,大部分同學都做了幼兒教師,包括萍姐。萍姐工作半年后就結婚了,丈夫家有自己的產業,比較富有,她也算是嫁入“豪門”。萍姐丈夫很快繼承了家族產業,在丈夫的極力要求下,萍姐放棄了她熱愛的幼兒教育事業,跟丈夫一起打拼。隨著他們的事業越來越壯大,大批高學歷員工涌入公司,萍姐便把位置留給了新人,自己回歸家庭。相夫教子十幾年,萍姐過得風平浪靜。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萍姐后來的遭遇,與電視劇《我的前半生》里的羅子君如出一轍。丈夫有了新歡,萍姐是那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人,不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過日子,于是果斷離婚。萍姐的骨氣表現在離婚態度上,除了兒子,她什么都沒帶走。電視劇里,羅子君有唐晶和賀涵為她“神助攻”,可萍姐脫離社會多年,沒有一個人能幫上她。她的那點人脈關系,都與丈夫有關,與丈夫一刀兩斷后,便徹底孤立無援了。沒辦法,她只好從頭做起。
已經四十多歲的萍姐重新找工作,可很多用人單位都明確要求只招三十五歲以下的人,她很犯愁。萍姐倒是不擔心撫養兒子的問題,畢竟前夫有些經濟實力,也不會虧待了兒子。萍姐考慮的是,她后半生的活法。前半生她做了一條攀緣的藤蔓,如今失去了依靠,她才徹底明白,女人真正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
萍姐先從老本行做起,她去了一所私立幼兒園應聘。園長看出了她對幼兒教育事業的熱愛,也看出了她的潛力,同意她來試試。一段時間以后,萍姐的成績讓所有人刮目相看。她有愛心,有方法,深得孩子們的喜歡,家長對她的評價也非常高。她的名聲傳了出去,很多家長慕名而來,把孩子送到這所幼兒園。
在那所幼兒園干了兩年之后,萍姐積累了不少經驗。正好我們有一位同學辭了工作,準備創辦私立幼兒園。她了解萍姐的能力和為人,認為萍姐是最佳搭檔。于是,兩個人合力創辦了一所幼兒園。這所幼兒園辦得很成功,贏得了很好的口碑。很多家長都把孩子送過來,幼兒園得以一次次擴大規模。如今,萍姐創辦的幼兒園開了五家分園,在小城里的名號非常響亮,家長都以孩子能在她們的幼兒園上學為傲。
短短幾年時間,萍姐的事業就紅紅火火了。她也為自己贏得了很多榮譽,聽說她今年還獲得了“市三八紅旗手”稱號。如今見到萍姐,我發現她完全沒有了當初的柔弱。她變得堅強自信,臉上的笑容非常燦爛。萍姐對我說,女人有了事業才算真正活了一回,有事業的女人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樹,此生再也不需要依靠誰。
萍姐由一朵溫室的花,蛻變成鏗鏘玫瑰。她的“中年逆襲”告訴我們:女人無論到了多少歲,只要自己不放棄,只要永遠心懷希望,就可以來一場華麗的“逆襲”。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