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海

在網紅食品接連“出圈”的時代,前段時間又有一款口味獨特、造型奇異的“網紅”產品——洗衣液奶茶吸引了美食愛好者的注意。網上很火的洗衣液奶茶帶來了層出不窮的噱頭和商機,卻也引發了質疑。有不少網友擔心:這種造型怪異的“網紅”產品,會誤導孩子產生錯誤的食品安全觀。
洗衣液奶茶,就是一款有著與洗衣液瓶相似外包裝的奶茶,內里還是常規的奶茶料。洗衣液奶茶的包裝設計,看起來很有創意,也確實得到了大家的關注。但同時設計創意的源頭——洗衣液包裝瓶卻是一個“隱藏的殺手”。對于還沒有判斷能力的孩子,會覺得洗衣液也是好喝的,萬一哪天趁家長不注意,把洗衣液當奶茶喝,那可就麻煩了。
對此,寶媽張女士表示非常擔心。她說自家女兒在1歲多時,就曾經誤把老鼠藥當作糖果吃下去,好在家人發現及時,趕緊把孩子送到醫院洗胃,這才避免了一場“災難”。
搜索網上有關兒童“誤服××”的例子還有不少。3個月前,江蘇就有位老人錯把清潔劑當橙汁,給孩子喝下;去年3月,江蘇的一個兩歲女童錯把減肥藥當成巧克力食用,結果不治身亡……
兒童食物中毒,其實離我們的生活一點也不遠。那些隱藏在生活用品上的物理風險和化學風險,商家都應該高度重視。
風靡一時的洗衣液奶茶由于受到不少爭議,前段時間被停止售賣了。洗衣液奶茶消失了,那么在我們的生活中其他類似創意的“網紅”食品還存在嗎?
在某平臺搜索“獵奇食品”時,可以看到不少相關的產品。茅臺奶茶、眼球糖果、肥皂巧克力、單身狗糧薯片……在超市,也可以找到被包裝成口紅樣的糖果、酷似果汁瓶的卸妝水、話筒狀的可麗餅……
商家是絞盡腦汁想創意,從口味到包裝,發揮一切可能“出圈”的營銷點,而這些造型帶有迷惑性的“新玩意兒”似乎還挺受歡迎。
一位家長表示,以前給孩子買過一款名叫“燈泡棒棒糖”的產品,當時自己也感覺很新奇,沒想過有關安全的問題。不過,對于茅臺奶茶、肥皂巧克力等有明顯危險指向的食品,這位家長則表示不會讓自家孩子嘗試。
產品創新當然值得提倡,但從孩子的健康與安全來看,商家在設計商品時首先要有安全意識和道德底線,應該多注重食物的營養及安全,這才是開發產品的長久之計。
家長也要時時重視兒童食品的安全,哪怕食品是安全的,包裝的因素也要全面考慮。同時,家長要及時給孩子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升孩子對生活用品的辨識能力,規避誤食和中毒等事件的發生。
編輯|郭緒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