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莎 梁馨
給你好看
上個世紀80年代,合肥一家醫院的家屬院里,小小的葉佳整天拿著粉筆,像老師一樣在木門上寫寫畫畫,不時地帶讀、報聽寫,給表現好的“學生”戴紅領巾,而下面的一排小凳上安放著她所有的玩偶:洋娃娃、小兔、小熊……
“那扇木門是我人生中第一塊黑板,紅領巾則成了我人生的榮耀。”——葉佳這樣說。
“葉佳是典型的少先隊工作者,特別陽光,總是充滿正能量。一提到她,我的心情都變好了!”合肥市五一小學大隊輔導員王淑君脫口而出。
“葉校富有人格魅力,充滿熱情。雖然工作繁忙,但這么多年沒見她急過。”合肥市四河小學中隊輔導員何壽霞真誠地說。
“葉老師漂亮、開朗,對學生教導有方,我們都很喜歡她!”合肥市四河小學六年級的少先隊員邵孟翔這樣說。
葉佳,她究竟是怎樣一位老師?
因時而變
“葉老師,當下的疫情讓外出和聚集都受到限制,學校的少先隊活動還能正常開展嗎?”我們的采訪單刀直入。
“當然能呀!”
在葉佳看來,這三年里,合肥市在疫情總體可控的形勢下,給少先隊活動的開展留有很大空間。
“我們學校的少先隊工作之所以仍能開展得有聲有色,得益于我們多年來扎實的少先隊工作基礎。”
早在2017年,四河小學就和家門口的安徽中澳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充分運用職業技術學院的課程優勢,對隊員們進行職業教育。在幾年的實踐中,葉佳和她的伙伴們,逐步把零散的、片段的體驗系統化,與少先隊活動充分結合,使之成為學校勞動職業教育體系的一部分。
“勞動職業教育開展后,隊員們的理想多元了、具體了,有想當科學家、畫家的,也有想當五星級酒店主廚的。”
疫情期間,面對聚集人數的限制,葉佳化整為零,倡導多開展中隊活動。而中隊活動的蓬勃開展,恰恰能讓每個隊員都受益。
四河小學中隊輔導員何壽霞在葉佳的指導下,開展特色中隊活動。
在“學黨史”這個大主題下,何壽霞帶領中隊來到安徽中澳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和團員哥哥姐姐們一起重溫輝煌黨史,還結合電影《長津湖》的情節,品嘗凍土豆的滋味。“硬邦邦的凍土豆,啃都啃不動,更別提下咽了。”何壽霞說,就這一項小小的體驗,讓隊員們對志愿軍精神有了更深刻的領悟。
“新時代好少年就要關注時代,參與時代大事。”四河小學的隊員們在疫情中用畫筆、歌聲、宣講,在學校、社區,從線上到線下,與全國人民共同抗“疫”。
——不出市,人員少,四河小學的少先隊活動果然蓬勃依舊!
輻射引領
“在少先隊工作中,您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么呢?”
“其實就是傳幫帶。與其說這是困難,不如說是我工作的重點。”
葉佳剛工作時,在一所師資力量較薄弱的鄉村小學任教。多才多藝的葉佳到崗后,幾乎立即被任命為大隊輔導員。
“我雖然熱情高漲,也卯足力氣帶著隊員們開展活動,但專業知識不夠,當時有些工作開展得是欠規范的。”說起自己曾掉進的坑,葉佳毫不避諱。
“近年來,少先隊工作的開展逐漸有了更全面、更規范的要求。我在提升自己的同時,也希望把經驗和教訓傳遞給更多人。”
2018年,在廬陽區少先總隊的帶領下,“廬陽區葉佳少先隊名師工作室”成立。葉佳作為工作室領銜人,與8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面向全區中小學開展工作。
“工作室以培養優秀的少先隊輔導員為目標。來自不同學校的成員產生的輻射作用,能夠推動區少先隊工作整體提升。”
王淑君是工作室的成員,“從國家到省、市、區,只要有新文件出臺,葉校會第一時間帶我們解讀。她接觸到的少先隊工作新精神,也會第一時間傳達給我們。”
時間去哪兒了,哪兒就有體現。工作室與廬陽區教體局共同承辦了廬陽區第五屆少年宮社團展演暨第三屆中小學校園劇(課本劇)大賽、廬陽區首屆少先隊禮儀風采大賽;成功舉辦了合肥市少先隊品牌示范等活動……這些不僅顯示出工作室團隊的能力,也促進了工作室成員的成長:梅潔、阮麗娟榮獲安徽省“優秀輔導員”稱號;王淑君、劉曉妍榮獲合肥市“十佳優秀輔導員”稱號。
工作室成立以來,助力合肥市多所學校少先隊特色課程建設,接收了近千名廬陽區少先隊工作者參與學習,而葉佳也獲得安徽省“優秀輔導員”、合肥市“星星火炬獎章”、合肥市“十佳優秀輔導員”、教育部關心下一代活動“優秀教師”等殊榮。
在葉佳的相冊里,有一張照片:一位少先隊小骨干在指導小隊員敬隊禮,入鏡的葉佳在一旁出神地看著。
“我當時想到了一件童年往事。”
上個世紀80年代,合肥一家醫院的家屬院里,小小的葉佳整天拿著粉筆,像老師一樣在木門上寫寫畫畫,不時地帶讀、報聽寫,給表現好的“學生”戴紅領巾,而下面的一排小凳上安放著她所有的玩偶:洋娃娃、小兔、小熊……
“那扇木門是我人生中第一塊黑板,紅領巾則成了我人生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