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晨程 陳晨 戴敏杰
摘 要:全民閱讀推廣已成為國家作為“文化強國”戰略中一項重要的文化發展策略,旨在切實提高國民綜合素養,激發國民自主閱讀的內在活力,善用巧用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已然成為激勵全民閱讀機制的必經之路。湘西地區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國家重點關注地區,鄉村振興的發展離不開民眾綜合素質的提高,本文以湘西地區為例,通過當下背景分析,針對性研究湘西地區公共圖書館的現狀,探索適合湘西地區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模式,搭建湘西地區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聯盟模式,打造湘西地區新型平臺化閱讀推廣模式,充分利用新型閱讀推廣模式,三者互相關聯,互為補充。
關鍵詞:閱讀推廣;公共圖書館;推廣模式;湘西地區。
一、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研究意義
201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正式實施,確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公益屬性“公共圖書館應該推動、引導、服務全民閱讀作為重要的任務”,并總結常見的幾種閱讀推廣活動方式,真正意義上通過法律層面保障和規范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創新發展。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大力提倡全民閱讀,使全社會充滿活力,向上向善。在國家大力扶持與推廣的背景下,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面臨著新環境與新問題,特別是對于西部地區公共圖書館來說,更是面臨嚴峻的困難與挑戰。本文旨在探索如何確保高質量發展湘西地區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除需要建立科學有效的服務管理體系,以及不斷本地實踐探索之外,更需要搭建一個適合于湘西地區當地特色閱讀推廣的基本模式,這也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全民閱讀推廣活動是我國重要的文化發展戰略,公共圖書館是傳播先進文化,進行全民教育的重要場所,能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隨著全民閱讀活動工作的展開,湘西地區公共圖書館已成為湘西人民閱讀推廣的重要陣地。
二、湘西地區公共圖書館現狀
湘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湖南省少數民族聚居地,典型“老、少、山、庫、窮”地區,是國家西部大開發重點扶持地區之一,也是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先行先試地區。2020年全州生產總值725.11億元,現管轄7縣1市,總人口約260萬,其中農村人口占比70%,農村人口基數大,截至2020年,湘西州學校在校生515367人,其中中小學基數占比最大,受教育程度還有待提高。全州僅有公共圖書館10個,群眾藝術館與文化館共10個,全州僅有吉首大學圖書館曾被評為“全民閱讀先進單位”稱號,而吉首大學圖書館的圖書借閱更多針對高校師生,顯而易見,這對湘西整個地區的公共閱讀推廣輻射有限,與此同時湘西各縣級圖書館基本都處在不正常開放狀態,且更為震驚的是在當下大數據時代,湘西公共圖書館的借閱圖書手段仍然是傳統人工手工登記的模式,不便捷且煩瑣。
筆者在中國知網輸入“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閱讀推廣模式”“民族地區閱讀推廣模式”共檢索出232條結果,通過進一步限制主題及篇名,檢索結果減少至86篇,從論文發表年度來看,為2010~2013年,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發文量較少,發文趨于平緩,2014~2019年關于閱讀推廣模式的研究處于持續上升趨勢,2019年發文量最多,之后逐年緩慢遞減。吉首大學王月娥課題組曾采取觀察法與訪談法,對湘西地區的圖書館、農家書屋以及各縣文化局進行深入實地調研,綜合其抽樣調查問卷的結果(根據城鎮和農村不同的閱讀群體分別進行抽樣調查),認為影響湘西地區閱讀文化建設與閱讀推廣的主要因素在于三個方面:一是當地人對于閱讀的需求不迫切;二是當地政府、圖書館及公共機構引領作用嚴重欠缺,主觀積極能動性發揮不起來,各類閱讀推廣模式嘗試少,相關閱讀周邊活動少;三是難以滿足當下民眾閱讀的訴求,閱讀資源極為缺乏以及閱讀環境不足。
湘西地區少數民族居多,經濟上處于欠發達地區,存在民族語言交流障礙、閱讀群體不大、閱讀習慣相對傳統等問題,但近年來湘西地區閱讀推廣活動進行了各類積極探索,閱讀推廣服務集中在地方特色文獻閱讀推廣、經典書籍閱讀推廣、青少年閱讀推廣、基于微信公眾號的閱讀推廣等活動。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區域經濟不斷發展,政府在推進全民閱讀推廣活動中發揮主導作用,閱讀推廣的基礎設施建設及數字化建設逐步完善,閱讀環境有了較大改善,不斷適應湘西地區的多元化閱讀需求。
三、湘西地區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探索
閱讀推廣主體利用不同方式的推廣媒介在特定場所針對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群體的閱讀者開展推廣活動被稱為閱讀推廣,旨在培養公眾對于閱讀的興趣,特別是能引導不愛閱讀的公眾對閱讀產生興趣,且能培養公眾建立一個相對良好的閱讀習慣。
從上可知,從推廣主體、推廣媒介以及推廣場所三方面入手,結合湘西地區的特色去探索符合當地的閱讀推廣模式,以滿足公共讀者基本化及復合化閱讀,建立人性化、智能化的智慧圖書館,便于當地讀者高效便利地閱讀自己所感興趣的讀物。
1.搭建湘西地區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聯盟新模式
湘西地區公共圖書館總量少,湘西州的州圖書館與湘西州其他各縣圖書館發展極度不平衡,各縣圖書館之間也存在發展不均衡,人才建設與人才發展均不平衡,結合吳建中館長所提出的“注重人的需求”“注重開放性”“注重生態環境”“注重資源融合”第三代圖書館的概念,給湘西地區公共圖書館打開了新的思路,除湘西地區公共圖書館整體聯盟資源共建共享以外,還可以根據湘西地區獨有的民族風情,注重土家族苗族群眾的需求,通過兩個縣級公共圖書館合作的方式,建立開放性獨具特色的湘西民族閱讀體驗平臺,如鳳凰縣圖書館與龍山縣圖書館建立苗族線上線下一體化平臺,在線上資源整合湘西地區苗族發展史,不限于語言、音樂等。在線下可提供有聲朗讀文集,除普通話版本,還可提供方言版本,以便當地年長者對其產生興趣;古丈縣圖書館與保靖圖書館打造生態茶文化品牌閱讀推廣模式,利用互聯網+模式資源整合茶文化書籍,不限于當地,不限于中國,致力于打造一個線上生態茶文化書籍百庫。線下利用圖書館這一空間,打造出新型閱讀推廣品牌建設,在館內設置專門的茶主題閱讀廳、茶道體驗廳,以及專門打造一個以茶為主題、不同系列的講座活動報告廳,通過邀請名人名家來圖書館宣講的模式,讓公眾達到沉浸式的深度閱讀體驗。
2. 構建湘西地區新型平臺化閱讀推廣新模式
當前湘西地區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多集中在世界圖書館日及傳統節假日,閱讀推廣活動局限在特定時間段,持續性不夠,可借鑒搭建新型自助全天候圖書館促進閱讀推廣活動的展開。此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深入發展,在線閱讀、手機閱讀已成為數字閱讀方式的重要形式,湘西地區公共圖書館可借助成熟的互聯網技術,大力發展數字化閱讀,進行閱讀推廣活動。
(1) 搭建新型自助全天候圖書館閱讀推廣新模式
湘西地區山多平地少,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69人,總人口約260萬人,其中鄉村就約為192萬人,且大大小小鄉村眾多,區域人口密度不一,各縣級公共圖書館離鄉鎮距離不一,不方便借閱。加之縣級以上圖書館建設成本與面積耗資不小,湘西地區應當因地制宜建設線下小型自助全天候圖書館閱讀推廣新模式。
區別于國內傳統的小型圖書館,搭建新型小型自助圖書館閱讀推廣新模式,使用面積不超過30平方米,館內藏書主要以經典讀物、科普讀物為主,這類圖書主要沒有年齡和群體的限制,適合公眾閱讀,也更利于鄉鎮做一些閱讀推廣活動。另外,增加少兒讀物,讓鄉鎮地區的孩子從小也擁有“童話夢”,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里尋找純真,從小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此外,可以利用互聯網+閱讀推廣新模式,建立一個“二維碼”的小型圖書館管理新模式,利用二維碼規范借閱程序與管理,與此同時通過微信公眾號或微信小程序來搭建一個新型借閱模式,通過在線預約方式,公眾也能實現在家預約館內藏書,并能選擇郵寄到家的方式,還可借助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媒介進行閱讀推廣的宣傳。例如,湖南省公共圖書館微信公眾號作為省級圖書館排名第一,活躍粉絲高達94.3萬人,WCI指數高于800,充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的吸引力,從而提高閱讀推廣的效果。
此外,考慮到鄉鎮居民生活習慣大相徑庭,這類圖書館運營時間應是24小時全天候圖書館借閱模式,讓公眾真正能便捷借閱圖書。
2020年3月20日,湘西州瀘溪縣浦市古鎮游客中心旁建立了湘西州首家24小時自助圖書館,使用面積24平方米,館內藏書3000余冊,讀者可以通過自助借閱機或電子書閱讀機進行閱讀,還可以通過移動終端隨時下載電子端資源。
浦市全天候自助圖書館的建立,有利于推進湘西地區在各縣搭建新型小型自助全天候公共圖書館推廣新模式的信心,逐步將其運用到湘西地區其他鄉鎮,不斷推陳出新,打造成一個完整的小型自助圖書館群。
(2)打造移動圖書館數字化平臺閱讀推廣新模式
2020年,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手機閱讀和網絡在線閱讀是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的主要方式,特別是中老年群體在數字化閱讀人群中的占比增高。手機和互聯網已然成為國民每天接觸的媒介主體。肖希明曾指出公共數字文化資源整合平臺是解決公共數字文化資源共享的主要途徑,利用智能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設備讓閱讀變得輕松,讓閱讀無處不在的同時,建立數字化豐富內容是基本。
結合當下互聯網+背景,“實現圖書館服務的泛在化,創新具體服務模式,構建圖書館智慧服務構架”,將傳統公共圖書館與當下互聯網信息技術融合起來,優勢互補,打造新閱讀,推廣服務新模式,聯系湘西地區實際,可打造“互聯網+微信+App”三方互助模式,打造人與書、人與媒體,多層次、多途徑的閱讀新格局。開設微信公眾號,定期精選推薦好書并配有聲閱讀,方便中老年群體數字化閱讀,為青少年搭建以書會友的平臺,開通書評功能,建立青少年辯證思維,定期上傳提供與閱讀、與書籍有關的紀錄片,讓公眾最為直接地認知閱讀,從而達到視、聽、讀立體化沉浸式體驗。還可以嘗試利用“互聯網+微信+App”后臺綜合用戶畫像進行數據統計,根據統計結果,嘗試利用平臺引導讀者將碎片化閱讀逐步轉化為深度閱讀推廣模式。
3.打造新型跨界閱讀推廣服務模式
2018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誕生,國家以法律形式明文鼓勵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建設,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政策與資金上的扶持。在這種背景下結合湘西地區實際,從學科邊界、產業邊界以及主客邊界三個維度進行跨界閱讀推廣合作。
從產業邊界來看,借鑒國內公共圖書館與實體圖書館合作“你讀書,我買單”的相關成功案例,如佛山圖書館“知識超市”,安徽省銅陵市圖書館“你讀書,我買單”專用管理系統,浙江圖書館“U書快借”等相關案例,結合湘西實際情況,打造當地公共圖書館與農家書屋合作模式,從而實現資源優勢互補,建立新的圖書銷售與閱讀通道,切實解決公眾與圖書館“最后一公里”的距離,將圖書館搬運到公眾身邊,利用農家書屋特有優勢,建立多元化閱讀推廣活動。
從學科邊界來看,不同種類學科元素都能與閱讀推廣進行深度融合,以閱讀為主題,各類學科作為媒介,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科活動吸引公眾興趣,提高公眾熱情,將閱讀與學科巧妙融合,實現閱讀多維度推廣目的。常規學科可選取音樂、美術、書法等來增加公眾吸引力,如2017年長江讀書節開展“當音樂遇上閱讀”系列活動,除此之外,湘西地區可利用當地土家族風俗歷史開展一系列活動,讓當地公眾既是參與者也是創造者,有利于極大調動公眾積極性,更有可能發掘優秀的閱讀推廣者,打造優質服務隊伍,真正提高湘西地區內在活力。
四、結語
湘西地區讀者對閱讀,特別是深度閱讀的需求并不急迫,人均紙質圖書年閱讀量遠低于國民人均4.5冊閱讀量,閱讀服務體系不完善,人才隊伍落后,引領公眾閱讀不易,與此同時閱讀基本訴求難以滿足,閱讀環境急需改進,閱讀資源也急需改善。
本文對針對這一現狀,僅從閱讀推廣模式方向進行思考與探索,按照筆者的思路總結并大膽提供構建新模式的幾個方式以及具體方案,旨在期盼能真正建立一個符合湘西地區閱讀推廣模式合集,從而真正提高湘西地區閱讀內在活力與動力。湘西地區閱讀推廣模式的創新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的財政支持,應借助互聯網資源加大與新媒體機構的深度合作,引進閱讀推廣專業人才,聯合國內優秀的閱讀推廣組織,實現湘西地區公共圖書館整體聯盟資源共建共享。同時,借鑒東部地區的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結合湘西人民的閱讀需求,積極實踐湘西地區的閱讀推廣模式,通過多方協同構建湘西地區公共圖書館可高效運作的現代化閱讀推廣模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2017年11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2]李克強.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J].人民日報,2020
[3]李東來.對圖書館閱讀推廣的思考[J].圖書館論壇,2018
[4]湘西州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EB/OL].[2020-03-18].http://www.xxz.gov.cn/zwgk/fdxxgknr/tjxx/tjgb/202108/t20210830_1819014.html
[5]王月娥.西部民族地區大眾閱讀現狀調查與分析——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1
[6]王月娥,陳美春.影響西部民族地區閱讀文化建設的因素及對策——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為例[J].民族論壇,2013
[7]李亞冰.我國省級公共圖書館“微信+閱讀推廣”實踐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學刊,2017
[8]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全國國民閱讀調查課題組,魏玉山,徐升國.第十八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主要發現[J].出版發行研究,2021
[9]劉 露.“互聯網+”視閾下圖書館智慧服務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8
[10]《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2017年11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2018年1月1施行)
(作者單位:吉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