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澍
30年前,鄉村小學邊的一塊空地。
他帶著一群隊員學書法,紙筆寫天下;挖個沙坑練跳遠,強身健體;砌個水泥臺打乒乓球,推拉提擋。不稱呼為“社團”,也沒有固定場地,最樸素的活動卻給了隊員們最深的組織歸屬感。
每個周一,他和隊員們右手五指并攏,高舉頭上,目視粗糙的旗桿上那徐徐升起的紅色旗幟。那一刻,同樣的紅色基因在他們的血液里奔騰。
20年前,合肥的一個小院。
一個小女孩拿著粉筆,趴在木門上寫“紅領巾”“少先隊員”。她給“學生”講解如何正確佩戴紅領巾,下面的小凳子上安放著她所有的玩偶:洋娃娃、長耳兔、小熊……
工作后,她戴著紅領巾,在建隊日那天,給新入隊的隊員們戴上紅領巾。“那扇木門是我人生中第一塊黑板,紅領巾則是我人生的榮耀。”
10年來,每天早晨,她都戴著紅領巾在校門口迎接隊員們,打招呼、拉拉手、拍拍肩、摸摸頭。
上課鈴聲響了,一名隊員飛奔而來,看到她,又怯怯地放慢了腳步。她笑了,大聲喊:“加油!加油!”隊員的臉上浮起一個羞澀的笑容,帶著她給予的陽光,快步跑向教室。
今年的大年初一。
她的手機從除夕起就響個不停,不斷地收到新春祝福,稱呼還是那熟悉的三個字——“輔導員”。
隊員們長大了,有的去了外地,有的一直留在家鄉,有的會做美味的蛋糕,有的會裝修漂亮的房子,都是散發正能量的好青年。他們,從來沒有忘記隊旗下那雙溫暖的手、那份來自手心的溫度。
“如果說,從事少先隊工作有什么福利的話,這就是最豐厚的回報!”
有一種情懷叫紅領巾,有一種光榮叫少先隊,有一種驕傲,叫“我是少先隊輔導員”。
他們是每天清晨的笑臉和問候,是紅色旗幟下堅毅的身影,是隊員們在敢于有夢、勇于追夢、勤于圓夢的道路上,一起奔跑、一起加油的那份力量;他們肩負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把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和“少先隊”緊緊牽系在一起。
他們說,余生很貴,都給少先隊!
他們的心,永遠那么滾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