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莎


陳忠心,有著豐富的教育經驗,也是一位資深的少先隊工作者。三十年前,他曾擔任校大隊輔導員,還兼任過合肥市郊區的少先隊總輔導員。說起教育和少先隊工作,他興致高,見解深。那些真摯的感情、繁雜的工作,他都能說得妙趣橫生,令人忍俊不禁。
“我們學校各方面都很突出。”陳忠心向我一一展示集團、校少先隊、教師和隊員們在不同評比中獲得的榮譽,語氣中滿是自信與驕傲,洋溢著教育工作者特有的少年感。
“辦學理念的有效實施很重要。”在陳忠心看來,一所學校要想辦學成功,最終要依靠學校、家長和學生的合力。
“你肯定聽說過‘小手拉大手。我的解讀是,有的家長需要學校介入和溝通,才能成為合格的家長,才能和學校同頻共振。”
于是,每年九月,在很多學校熱熱鬧鬧地準備入學禮時,竹溪小學已按既定計劃召開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新生家長會。幾百位家長參會,陳忠心是主講人。
在家長會上,從孩子的習慣培養到文明禮儀,從學校的教育理念到特色文化建設,從骨干老師到優秀校友,陳忠心的發言幾乎面面俱到……
“每年,我的發言都超時,最后總是被主持人把話頭截走。”
“您一般講多長時間?”
“才不到三個小時……”陳忠心的語氣中有幾分不甘,更有幾分自豪。
早在“雙減”政策實施之前,陳忠心已在每年的新生家長會上要求,不要送孩子去上學科類輔導班,因為最好的老師就在學校。
“根據我的追蹤調查,我們學校很少有學生去上學科類輔導班。”
學校的教學理念得到了家校的合作執行,孩子們逐漸養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辦學還要靠人才。我們學校的老師都是人才。”
以少先隊工作為例。陳忠心從2008年來到竹溪小學任校長至今,已經選聘過四任少先隊大隊輔導員。這四任輔導員不僅執行能力強,還都是思考型的工作者。
“開展少先隊活動,要有原則。”
“什么原則?”看到我滿臉問號,陳忠心耐心地解釋——少先隊活動是以育人為目的,而不是組織者的自嗨,更不能只追求一個結果性的展示。
比如說,書香家庭的評選,參與者需要過五關、斬六將,進行演講、知識競賽和情況匯報等一系列比賽,活動幾乎貫穿一整年。
“分層次,有步驟,這樣的活動才能讓隊員們有收獲。”
/ 且行且超越 /
說到活動,陳忠心神采飛揚,滔滔不絕,“閱讀與足球是我們學校的特色活動。”
“每年的新生家長會上,我都要求家長立即給孩子準備一個書房,沒有書房要有閱讀角,哪怕只是一個書架。”
而學校的閱讀活動也從沒有停留在“閱讀”本身。除了傳統的經典誦讀,還有圖書漂流:學校提供場地,孩子們自己制作展示牌,用來配合推介自己帶去的圖書,同時交換自己想看的圖書;表演課本劇:《狐假虎威》《狼來了》……這些傳統經典故事,有了新的劇情,人物也有了時代特征,老師和家長們看了都拍手叫好;“帳篷閱讀”活動是低年級孩子的專享——夜幕中,學校的操場上搭起一個個帳篷。帳篷里布置得書香四溢,聽老師說幾個故事,然后在爸爸媽媽的讀書聲中進入夢鄉。
“您個人推崇閱讀的理由是什么?”
陳忠心拿出一封珍藏的信,寫信人是早已從竹溪小學畢業的孩子。在信里,孩子說“愛上閱讀,是我童年最大的收獲。”——“這算不算理由?”
竹溪少年不僅要有書卷氣,也要有堅韌的品格。而竹溪小學作為合肥市第一批“足球特色學校”,迄今為止,一共舉辦了14屆“校園足球聯賽”,每個中隊都參與其中。
在2020年合肥市第十二屆全運會上,校隊獲得了男子丁組冠軍,隊員獲得了最佳射手和最佳運動員稱號。
“有個學生身體素質好,身體協調性好,我推薦他進足球隊學習,如今在恒大踢球呢。山東魯能也有我們的學生。”
我正在驚嘆竹溪少年圓夢綠茵場時,陳忠心糾正了我的一個認識誤區:“足球特色學校”并不是“足球學校”,學校的初衷還是體育育人。目前,“校園足球聯賽”已升級為“校園足球文化藝術節”。除了比賽,還有圍繞“足球”進行的攝影、繪畫、征文、球衣設計和隊徽設計等活動。
采訪的最后,陳忠心用寥寥數語向我描畫了一個大工程:圍繞科技創新,打造“少年科學院”。
“以后啊,我們這里有球場的吶喊聲、瑯瑯的讀書聲和對知識的質疑聲。”陳忠心的話語里滿是向往與憧憬,讓我情不自禁地開始期待下一次的采訪了。
希望少先隊員們努力學習,傳承偉大精神,踔厲奮發,做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陳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