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棟
當今時代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面臨著很多挑戰,需要結合具體的情況,對信息化建設方式進行選擇,以保證其合理性。以下對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模式進行了介紹,說明了企業實行信息化建設選擇中所包含的風險,指出了其應對的重要性,旨在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思路。
在當今企業中,信息化建設可以帶來巨大的利潤,但與此同時也蘊含著很多的風險。企業引入信息化建設不僅為企業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理念,還可以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的管理模式,進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使得企業的運轉更加規范、科學以及系統化,企業的競爭力由此得到提升。
前臺:建立電子商務應用平臺
構建前臺主要分為2個步驟,一是建立基礎的電子商務平臺,二是電子商務的應用模式。
要想建立基礎的電子商務平臺,就要利用廣告等方式對公司的內容進行宣傳,通過合理的方式對企業文化進行展示,將公司的服務內容清晰地描述出來,并且要留下電子郵箱或者其他的聯絡方式。而電子商務的應用模式就比較復雜多樣了。對于不同的企業來說,電子商務的模式也有所差別。但是概括來講,可以將它們分成3類:賣方解決方案、買方解決方案以及第三方交易平臺模式。
針對賣方解決方案:供應商的建立是通過不同銷售門戶的站點來完成的,買方要想對其進行采購,可以到賣方的網站上進行,這種方法通常被應用于一些大型的生產企業。
針對買方解決方案:采購商應該首先利用現有手段來建立采購站點,通過這些采購站點,為供貨商提供進貨的渠道,進而實現交易,這種方法適用于一些大型的零售企業。

第三方交易平臺:其主要是扮演中介這一角色,負責通過網絡,使供應商與生產商產生,從而以合作的形式向客戶提供一些會員福利,并從中抽取費用,為了增加收益,有時還會收取中介費用。
后臺:建立以ERP為核心的集成系統
當一個公司從根本意義上完全實現了企業信息化,那么公司內部及外部所有的工作都會在信息化平臺上完成,這也就意味著公司內部要做到統一。在一個企業中,信息化的主要任務包括對企業的資源進行整理、對計算機進行綜合管理、對供應鏈進行管理、維系良好的客戶關系、促進電子商務的推動和辦公用具的智能化等。通過上文的描述及分析可以知道,前臺和后臺是針對2種不同的情況來說的,應結合實際對當前局面進行合理的分析,從而做出最有利于企業發展的選擇。
根據調查及分析,在我國企業實現真正的完全信息化建設這種可能性很小,對于很多企業來說,只是處于信息化建設的初步階段或者只是部分實現。因為在企業實行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存在多種風險,包括財務風險、實施風險、業務風險、管理風險以及環境風險等。
對于財務風險來說,一個信息化建設的項目少則需要投入幾百萬,多則需要投入幾千萬,這其中包括許多的費用,例如ERP的軟件費、網絡的硬件費以及實施過程中所產生的服務費用等,這三者的比例通常是1:2:3。倘若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其信息化建設失敗了,那么將會面臨巨大的財產損失。
對于業務風險來說,其主要風險包括業務量突然急劇增加,處理業務的流程出現大規模混亂,在處理業務時數據出現差錯以及處理方式不得當等。這些情況通常會發生在業務處理的初期或者是上升期,這不僅會為企業的發展帶來影響,同時還會導致企業直接性的損失,增加實施成本、拖后整體進程。
對于管理風險來說,經常出現的風險狀況有組織結構安排不夠合理,企業內部的管理思想不統一,管理職能及工作范疇沒有明確的界限以及企業內部員工不團結等。這些情況會出現在整個管理過程當中,如果情況較輕,那么只是會增加成本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延長進度,但如果情況較重,就會使整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沒有辦法順利完成。
通常來講,環境風險包括安全風險和合作風險,其中后者可能會與關聯方業務有關。在對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不僅會關系到企業的內部,還會對企業的外部及周圍環境造成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講,企業的信息化和社會的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
綜上所述,對于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模式選擇十分重要。我們應加大對其重視力度,保證選擇的正確性及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