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城

關鍵詞:融媒體;新聞傳播;網絡用語
新聞傳播在引導社會輿論,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融媒體時代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網絡用語的出現不僅成為網絡時代媒體行業發展的重要標志,也逐漸成為媒體從業者和公眾之間進行溝通的有效渠道。本文對融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中的網絡用語情況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促進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網絡用語概述
興起原因
信息技術和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以互聯網為載體的網絡信息量逐漸增加。在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中,融媒體的興起為社會公眾之間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一種更為便利的途徑。現階段,以短視頻為主要形式的融媒體逐漸成為公眾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之一。社會公眾能夠通過融媒體平臺瀏覽所需的各種信息,滿足公眾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信息需求。在此基礎上,許多熱門事件出現在融媒體平臺上,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公眾可以直接通過網絡平臺表達自身對于各種熱門事件的想法和觀點,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衍生出了各種具有特色的網絡用語。從這一方面而言,網絡用語的出現不僅僅是對各種熱門事件和社會現象的總結和提煉,同時也是能夠提高事件關注度和提升事件傳播效果的有效工具。
網絡用語特點
在對現階段融媒體平臺中興起的熱門網絡用語進行整理分析之后可以發現,諧音和隱喻是網絡用語的主要表現方式。這兩種形式讓漢語言文字擁有了更豐富的內涵,也大大提升了公眾閱讀信息的趣味性。基于當前網絡平臺廣泛性和包容性的特點,在融媒體的發展過程中,由于音譯或拆解而形成的新型詞匯在網絡用語中占據著較大的比重。這些網絡用語的出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以更精煉的語言和形式來概括較復雜的語句表達內容,對于推動漢字文化的新發展和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都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另外,從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將網絡用語應用到新聞傳播當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新聞傳播行業原本嚴肅刻板的印象,網絡用語本身具有豐富性和趣味性的特點,應用網絡用語能夠提升社會公眾對于新聞事件的關注度。在這個過程中,網絡用語的出現更貼近人們的生活,因而也就更能引起社會公眾的共鳴,從而吸引社會公眾的注意力,提升新聞傳播的效果和影響力。
而從新聞傳播行業的受眾群體角度來看,融媒體形式的出現和發展為年輕人接觸和了解新聞信息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渠道。將網絡用語融入到新聞傳播當中,有利于吸引網絡平臺中年輕受眾群體對新聞傳播的注意力。越來越多的年輕群體融入到新聞傳播當中,也為促進網絡用語與新聞傳播的有效融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網絡用語帶來的消極影響
雖然網絡用語的應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但由于現階段融媒體平臺中的各種網絡用語缺少相應的衡量標準和規范,使得部分融媒體在應用網絡用語的過程中,必然會對新聞傳播行業以及社會產生消極的影響。
例如,部分過于標新立異的網絡用語只有一部分人可以看懂,外人難以理解其意思,還有一些網絡用語的語意模糊不清,僅用字面意思對其進行解讀,很容易對社會公眾產生錯誤的引導。這些不正確的表達方式很容易對學生群體正確使用漢語言造成不良影響,混淆概念,影響漢語言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融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行業應如何正確使用網絡用語
在融媒體的時代背景下,新聞傳播需要應用網絡用語來提高公眾對于新聞事件的關注度,從而更好地發揮新聞傳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作用。但在應用網絡用語的過程中,新聞傳播行業從業者也需要考慮到網絡用語對于新聞傳播的消極影響。結合以往新聞傳播行業發展的情況,在融媒體的背景下,要正確應用網絡用語,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遵循新聞傳播語言的基本性質要求
短視頻已經成為融媒體背景下新聞傳播的主要表現形式,短視頻所具有的時間短、語言精煉、畫面真實等特點,是其能夠被喜愛的主要原因。對于新聞傳播行業而言,要在短視頻快速發展的環境中引導公眾正確認識和應用網絡用語,最主要的就是在制作新聞作品的過程中始終遵循新聞傳播語言的基本要求,規范網絡用語在新聞傳播中應用的表現方法和形式,提供良好的示范。
對于新聞,尤其是短視頻新聞的制作,需要重點考慮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第一,新聞作品中的用詞要標準。新聞工作者在撰寫新聞稿件的過程中,需要更多站在社會公眾的角度,以社會公眾的邏輯思維來保證新聞稿件中的語言通俗易懂。新聞工作者需要注重新聞詞語的科學準確性,嚴禁在新聞稿件中出現詞義模糊的詞語,在陳述某一具體的社會事件時,也需要規范應用各種詞語。
第二,新聞工作者還需要注重語言發音的標準和規范。無論是短視頻還是新聞節目的制作,都需要新聞工作者通過語言來向公眾傳遞新聞信息。在這個過程中,新聞工作者需要在堅持普通話的前提下,通過更規范的新聞語言應用方式來引導社會公眾朝著規范化使用語言文字的方向發展。
第三,在漢語言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不同場合的語法應用規范存在一定的差異。新聞工作者需要保證規范化使用語法,讓新聞報道傳遞的信息能夠符合社會公眾的思維邏輯,從而縮短公眾對各種新聞事件和報道進行理解的時間,提高新聞報道對于社會公眾的吸引力。除此之外,還需要注重遵循傳播語言語法規律,立足于當前社會發展的視角來理解社會公眾對語言文字的語法應用的理解情況,從而更好地站在公眾的視角來使用網絡語言。
第四,融媒體為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與社會公眾之間進行溝通交流的便利,新聞工作者在撰寫新聞報道的過程中,還需要積極了解評論、跟帖互動等渠道社會公眾反饋的信息,拉近新聞節目與民眾之間的距離,正確引導社會輿論。
第五,社會公眾目前已經習慣了碎片化的閱讀方式,新聞工作人員需要精煉新聞語言.適當應用部分網絡用語來代替復雜化的詞語表達,從而讓新聞報道的內容能夠更貼近受眾生活,從而有效地實現新聞傳播行業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的可持續發展。
提升新聞工作者的專業能力和素質
在融媒體的背景下,網絡用語與新聞行業發展之間的有效融合,已經成為現階段新聞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和方向之一。新聞工作者是開展各項新聞報道和促進新聞傳播行業發展的重要主體,新聞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新聞報道的質量水平。新聞工作者只有擁有綜合性的工作能力和素質,在實際的工作中主動了解和掌握網絡用語的興起和發展情況,能夠在正確區分網絡用語主要含義和應用范圍的基礎上,在保證新聞報道本身莊重性、客觀性、真實性的前提下,更好地發揮網絡用語的長處和優勢,將其以更合理的方式應用到新聞報道的內容當中,才能促進新聞傳播行業的快速發展。
因此,要提升新聞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素質,需要充分發揮網絡用語的優勢,加大對新聞工作者專業能力和素質的培訓,加強對于網絡用語的規范和對新聞稿件的審核力度,保障各類新聞稿件中網絡用語的規范性。要求新聞工作者必須具備一定的鑒別能力,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結合新聞稿件強調的主要內容,更多選擇貼近生活、通俗易懂且具有正面導向的網絡用語。相關單位可以通過定期組織以網絡用語應用為主題的交流活動,在及時解決新聞工作者應用網絡用語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新聞報道制作的質量。
在新聞報道稿件的審核工作上,相關人員需要加大對稿件文字以及網絡用語校對的審核力度,對于部分稿件中存在的容易引起爭議的內容,需要及時更換。考慮到在融媒體發展的背景下,各種新聞信息的傳播速度加快,無論是新聞稿件的撰寫人員還是審核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都需要不斷積累經驗,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素質,為規范新聞傳播中的網絡用語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有效促進新聞傳播行業的健康發展。
優化傳播手段
新聞工作者需要考慮以優化傳播手段的方式,在合理應用網絡用語的同時,為促進網絡用語與新聞傳播之間的有效整合提供更良好的發展環境。例如,新聞傳播可以充分發揮短視頻平臺受眾廣泛的優勢,在短視頻平臺上更多地投放新聞內容,讓更多的用戶看到,從而有效提升新聞信息的宣傳效果。
在此基礎上,新聞工作者還可以發揮社群力量的作用,利用社群了解社會公眾對于新聞報道的意見和建議,在了解公眾興趣、需求以及地域空間等方面差異的基礎上,選擇更合適的網絡用語。在這個過程中,新聞媒體自身也可以直接通過社交群來搭建更具特色的媒體賬號矩陣,加強新聞媒體與受眾之間的互動和交流,更好地提升新聞媒體的影響力。同時,新聞媒體還可以基于當前網絡用戶逐漸形成的搜索消費新聞資訊的習慣和特點,以場景式傳播的方式來為公眾提供其更關注的新聞內容。
注重網絡語言的合理運用和準確性
想要在新聞傳播中正確應用網絡語言,提升網絡語言應用的規范性和效果,還可以通過推動多維度合作的方式,進一步豐富網絡用語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和表現形式。新聞工作者可以圍繞網絡語言來進行融媒體的策劃。由于現階段新聞生產和傳播的渠道多樣化,可以將網絡用語、新聞內容與連環畫、表情包、動畫或視頻的形式搭配起來,提高新聞報道對社會公眾的吸引力,提升新聞傳播的影響力和效果。而考慮到網絡用語本身還具有一定的時效性,新聞工作者在選擇網絡用語時,需要更多從受眾的角度出發,正確使用時下受眾更關注的網絡用語。
例如,某些形成于特殊時期的網絡語言具有特定的含義,新聞工作者在搜尋和制作基于網絡語言的新聞報道內容時,需要深入理解網絡語言背后蘊含的真實含義,并結合當前社會的整體發展趨勢判斷網絡用語背后的含義是否發生了變化,從而有效保證網絡用語應用的準確性。
綜上所述,正確使用網絡語言對于提升網絡傳播的實際效果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想要促進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需要在遵循新聞傳播語言基本性質要求的基礎上,綜合應用多種不同形式的傳播手段,引導社會公眾正確認識網絡用語背后蘊含的意義,提升新聞傳播的效果和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