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仔

我一直以為,包心菜是從外向里長的。
它長出一片葉子,又長出一片葉子,很快就長出無數片葉子。葉子太多了,四散展開,像一朵盛開的花。它覺得這樣不好,太張揚,不符合一棵菜的初心,于是將里面最小的葉子卷起來,包成一顆綠油油的小拳頭……一棵菜從此有了一顆心。
旁邊的葉子怕菜的心受到傷害,也跟著卷起來,一層又一層;卷到足夠多、足夠厚實的時候,就成了一棵緊實的包心菜。
這樣,包心菜就有了點鄉村的詩意。而且,一棵包心菜若真是這樣長成的話,一定會有很多的故事。
早晨的太陽,翻過村頭最高的屋頂,還有最高最老那棵槐樹,將它的第一縷光灑進了菜地。有一縷陽光到了蔥綠的菜地,還未走到地中央,就被一片菜葉子一把攬入懷中,卷進了菜心里。
風是鄉村最野的孩子,在村里瘋夠了就上田野溜達。它吹拂麥田,讓麥子們一浪趕一浪由著它的性子東倒西歪;它搖動一棵向日葵,試圖讓它掉個頭別老是向著太陽;它又來到了菜地,想搞一點大的動靜,于是從一片菜葉子躥上另一片菜葉子,沒想到有一片菜葉子張開懷抱,一個內卷將它卷進了菜心。
一滴晶瑩剔透、可以映襯日月星辰的露珠,也被菜葉子緊緊包進了菜心。
看吧,包心菜的葉子就是這么厲害,輕輕一卷,就將所需要的一切都卷進心里了。
農人扛著鋤頭,來為菜地除草、松土。包心菜小心地往里收了收,以免自己被誤傷,也能夠讓農人更清晰地看到藏在自己葉子底下的野草。
上午的陽光曬得農人滿頭大汗,汗珠從臉頰、后背滑落了下來,砸在一片菜葉上,它立刻如獲至寶卷進了菜心里。菜和莊稼一樣懂得感恩,收藏農人的汗珠,是給予種植和照顧它們一輩子的農人最實誠的回報。
如果包心菜是從外往里長的,它就能將鄉村和田野里聽到看到聞到想到的,一點不漏卷進菜心里,一層一層地包裹,緊實、牢固、小心翼翼;那么,它將能收藏多少風景、多少秘密、多少故事啊!
可是,種了一輩子田的舅舅告訴我:包心菜是從里往外長,菜葉子是一層一層向外打開的。
打開的葉子,吸收陽光、雨水,然后慢慢地枯萎、凋零;新的葉子接著張開,繼續它的使命,直到圓圓嫩嫩的包心菜長成。
這么說,一棵包心菜,不是慢慢地包裹成一顆心,而是將它的心一層一層打開;未來得及打開的那部分,就成了一棵包心菜。
我喜歡吃包心菜,不光是因為它的營養和脆嫩的口感,還有它打開的方式。買回一棵新鮮的包心菜,當然可以直接切開,層層疊疊的菜葉子切成塊,切成絲,都可以。但我更愿意用手撕,一片片、一層層撕成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片,然后烹炒出甘綿、清脆、雋永的味道。
因為一層層撕開的,是田野的秘密,生長的秘密,鄉村的秘密。我能從中嗅到陽光的味道,風的味道,晨露的味道。當然,它也一定有農人們的夢想和愿望的味道。
也許你很難明白,由內而外生長的包心菜,又是如何將這一切包裹進去、凝聚起來的呢?沒關系,你想知道的話,田野就在那兒,鄉村就在那兒,耕作的老牛和農人就在那兒,他們時刻等待并歡迎你。
我在城里的廚房,輕柔地撕開一棵包心菜,打開一顆來自鄉野蔬菜的心,也是我對鄉村生活的向往之心。
摘自《品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