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前段時間,相信很多讀者都度過了一段難忘的居家抗疫的日子。一開始,大家都很樂觀,“就當是在家休假了”,飽飽地睡,美美地吃。可當你把所有會做的菜式都做了一遍,忽覺食之無味;在床上“焊死”若干天以后,卻越發感覺倦怠;窩在沙發上追追劇吧,可追了幾部之后,忽然發現這件事也不香了,而且好像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了,你開始恐慌、多疑——我是生病了還是抑郁了…….
有這種狀況的小伙伴可別掉以輕心,你現在的問題是——把“精氣神”丟了!而人沒了“精氣神”,就會日益委頓,破罐破摔,更別提與病毒作斗爭了!
可是,這“精氣神”是怎么丟的呢?
首先說說這“精”。腎藏精,而精分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父母給你的元氣,而后天之精則靠對營養物質的吸收。這“精”,養起來不容易,耗起來卻容易大把大把的流失,比如說熬夜、暴飲暴食、游戲無度,都會在很大程度上消耗腎精。
再說說這“氣”。人體中的氣主要來自腎精的化生,它在我們的體內各處不停運行,推動各臟腑器官正常活動。如果體內的氣足了,人們就會覺得體力充沛,如果氣化生不足,人們就會出現身體虛弱無力、面色蒼白的情況。而這個“氣”中還包括我們身體抵御外邪的“衛氣”,如果衛氣不足,那么免疫力就會大大削弱。“久臥傷氣”,當我們整天賴在床上時,周身氣血就會運行不暢,甚至造成氣機堵塞;“久坐傷肉”,當我們蜷成“沙發土豆”沒完沒了追劇的時候,就會傷到脾主的肌肉,而脾當然也會同時“受傷”,導致你茶飯不思,精神不寧。
最后說說這“神”。神是人體生命力的綜合外在表現,它源自于腎精化生,內藏于心。心神充足可以讓人精神振奮,思維敏捷,而如果心神虛乏,人就會變得神志不寧,甚至覺得“人間不值得”。
所以小伙伴們,趕緊改掉那些居家期間養成的壞習慣吧。早睡早起,讓你精力充足;堅持鍛煉,讓你元氣滿滿;飲食有節,讓你神清氣爽。良好的身體、精神狀態會為我們筑起一道堅固的“防疫長城”,再厲害的病毒,也將無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