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
春天對于帕金森患者來說并不友好,病情易反復,不少人為此擔心不已。本期,武醫師為我們帶來了中醫對治思路。
肝風內動導致身體震顫
●本刊記者:中醫是如何看待帕金森的?
【 武醫師 】大家都知道,得了帕金森有一個最主要的癥狀就是抖,也就是震顫。為什么會震顫呢?簡單來講,就是因為人體內的氣血虛了,不能很好地向上順行供養頭部,向四周循行供養四肢,從而引起了震顫。
我們打個比方吧。樹葉在夏天雨季的時候,它是任憑風吹雨打,我自巋然不動。這個季節,萬物生長得最為旺盛,有陽光,有水,有肥沃的土地,大樹從根部通過樹枝源源不斷地為樹葉供應養分。這個時候,就算風再大也是很難把樹葉吹落的。
但是到了秋天就不一樣了,由于天氣干燥、氣溫降低等多種因素,大樹只能勉強滿足根部的供給,而無法去滋養樹葉。這樣,綠葉就慢慢地變成了枯葉。這個時候,哪怕是一陣微風掠過,都會引起枯葉不停抖動。
《 素問·至真要大論 》里邊有一句話叫“諸風掉眩,皆屬于肝”。即肢體的震顫、頭搖、抽搐、眩暈等風證,究其源頭,都要歸到肝風內動上。根據我們打的比方,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導致了肝風內動,讓這個風的威力變得如此之大呢?
●本刊記者:是氣血失養嗎?
【 武醫師 】確切來講,是肝腎陰虛,水少了,氣血失養,陰不制陽,導致陽氣亢逆,也就是肝陽上亢,最終引起了風動之癥。
滋陰潛陽,平息肝火
●本刊記者:那中醫的對治思路是怎樣的呢?
【 武醫師 】其實,中醫是沒有帕金森這個講法的。臨床上對于帕金森患者,一般都是從肝風內動的角度來著手治療。
我曾經接診過一位老年帕金森患者。她的血壓持續在180—190之間,血糖也高,一周大便一次。來看診時是坐著輪椅來的,她說時常感到心慌。我一摸她的脈是結代脈,有偷停偷跳的現象,有間歇。老人家心急地問我:“就一個帕金森還行,可我還有高血壓、糖尿病,心率失常,是不是沒得治了?”我安慰她說:“別著急,咱們一點點來治!會好的。”
第一周,我給老人家開了一些滋陰潛陽的藥物,重點加了厚樸,枳實和生大黃,目的是把她臟腑里面的邪熱清一清,讓她先把大便通下來。服藥后,老人家上廁所基本規律,大便每天一次。與此同時,血壓也平穩地降了下來,手抖的情況略微有些好轉。
第二周,我重點調理了一下她的心臟,繼續用滋陰的藥物,如炙甘草、生地、麥冬、桂枝、火麻仁等來進行鞏固。一周之后,心臟偷停的情況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前后調理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老人手基本不抖了,血壓也很平穩。
●本刊記者:非常感謝您的精彩講解,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