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彪 陽承利
“雙減”之下,讓少年學子具備愛勞動、會勞動、懂勞動的素質,既是學生個體“全面發展”的成長所需,更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必需。在強化勞動教育實施中,我們長興湖小學進行了科學的探索。
一、加強課堂教學,樹立勞動觀念這里的課堂不僅指道法思政課、勞動課,其他科目也一樣,要在各學科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并進行相應的訓練,將學生勞動實踐的思想和行動統一起來。我們統一規劃學期少先隊活動,通過尋找校園最美勞動者、認識工匠、說勞模故事等主題隊會,陶冶學生情操,崇尚勞動美德。學校各教研組在學期初的學科活動規劃中,會依據具體學年段及學科,圍繞勞動預設好學科活動,如語文學科活動中指導學生收集民間勞動諺語,科學課活動中讓學生動手做種子萌芽、辯論動植物等活動,在數學課教學中,利用數的產生、圓周率等相關知識點,滲透勞動啟迪智慧、創造文明的品格教育。
學校結合家長課堂,邀請家長到校進行技能展示,讓學生體會勞動的價值。各班級先后邀請到從事酒店大廚、奶茶制作、快遞員、汽修師傅、小區書記、書法家、程序員、寵物醫生、單位保安、塔吊司機、種植大戶等各種職業的家長,展示勞動者的五彩斑斕,散發勞動的芬芳,讓學生自覺養成敬畏勞動者的好習慣,賦予了勞動教育新的內涵。
二、訓練自我服務,培養勞動習慣嚴格來說,自我服務實際上就是一種日常勞動,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能力和自力更生的品質,有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勞動觀,而小學生勞動意識重點在于對衣食住行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應該重點教會學生學會做生活的主人,做自理的強者。我們通過問卷調查、家長會等方式,對班級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家務能力、值日能力等進行引導,讓學生逐漸養成疊被子、洗衣服、值日打掃、整理書包等勞動,鍛煉了學生動手能力。
學校十分注重開展提升勞動能力的主題德育活動,結合科技節、運動會等活動,舉辦“小能人比武會——制作水果拼盤”“誰有一雙小巧手——科技作品比賽”“校園環境衛士技能大比武”“我們都是勞動者——體育節開場秀”“環保時裝秀”等活動,還有今年疫情防控期間的以“慧眼發現美,巧手創作美”為主題的勞動成果線上展示活動,寓教于樂,讓學生很好地傳承勞動精神,爭當勞動先鋒。
三、參與生產實踐,成就生命價值我校圍繞學生的認知、情感規律實際,以“參與勞動、專注過程、享受成果”為主題,開展勞動生產與實踐教育,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勞動實踐活動中。學校巧妙利用校內一塊閑置的場所改造成了生態體驗園“童耕園”,各班級認領“責任地”,在師生和家長參與下,實行自主種植。各班級實地勘察,制定班級菜園規劃書,注明了蔬菜的分布,一種濃烈的田園氣息,將師生家長連成一線。勞動教育給孩子們帶來的成長是顯而易見的,在動手能力提高的同時,他們更懂得了觀察、審美、熱愛,對大自然和周圍的一切充滿興趣。
學校結合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一中心工作,鼓勵學生積極走出校門,聯合社區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深入公共場所開展義務護理、環保宣傳、義務清理、文明勸導等“小手拉大手”活動,得到家長和社會的一致好評。同時,鼓勵學生深入鄉村,利用節假日開展摘茶子、水稻種植等力所能及的生產活動,切實多途徑來拓寬課程資源,為學生搭建多元的成長舞臺。
總而言之,勞動教育的核心價值是以“勞”促全,引領學生樹立崇尚勞動、熱愛勞動、投身勞動、用勞動奉獻社會的理想,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真正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