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萌

在太重煤機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數控編程、調刀室有這樣一位科技工作者,他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享受山西省政府津貼的高級技師,也是太重集團的高技能領軍人才,更是積極做好傳幫帶、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好師傅、好榜樣。他就是太重煤機智能裝備公司調刀編程員齊明。5月25日,記者采訪了這位獲得眾多榮譽的科技帶頭人。
齊明,人如其名,整齊而嚴明。記者初見齊明時,他穿著整潔的工作服,正在對一件新產品零件的首件進行加工。雖然操作間的聲音有些嘈雜,但沉浸在工作中的齊明絲毫未受干擾,仍在一絲不茍埋頭研究。
齊明是1995年參加工作的,學的就是數控加工技術與應用專業,入廠后一直從事數控加工工作,至今27個年頭了。“剛開始,我是加工中心的操作工,平時沒事就愛琢磨,琢磨出很多工作小竅門。現在,我又帶著徒弟們一起琢磨,也搞出點小發明。”雖然齊明說得風輕云淡,但記者了解到,他口中的“小竅門”“小發明”可不是一朝一夕能研究出來的,正是他的用心學習、不斷創新、不斷突破,才能從一名普通的操作工成長為如今可以獨當一面的數控加工及編程領軍人才。
齊明平時的工作是編制、編寫新產品主要件的數控工藝所用的程序及工裝夾具、刀具的準備,新產品零件的首件加工及后期跟蹤檢測一般也是他的活,有他出馬,零件的合格率幾乎完美。
在矮型采煤機牽引箱體的運轉中,需要依靠雙行星減速機構來進行扭矩的傳遞。雙行星減速機構性能的優劣,可以直接影響到采煤機在井下工作時的開采性能。行星減速機構設計第一級采用三爪行星架減速,第二級采用五爪行星架減速,所以行星架的加工精度直接影響采煤機運行質量。以前加工外圓大部分采用銑削加工和平旋盤加工。但是對于這種產品來說,銑削加工需要的刀具長度比較長,由于刀具較長,加工產生振動,圓度及公差達不到要求。而使用平旋盤加工,外圓之間的距離空間比較小,所以采用側面上刀型的刀桿,鏜刀伸得過長,自重產生誤差,加工出的產品不符合圖紙要求。為解決這一技術難題,齊明提出設計制作套筒式鏜刀桿對行星架進行加工。套筒式鏜刀桿可進行粗精鏜,它的原理是采用套筒式,四周薄壁增強刀桿強度,防止加工時產生振動;又能減少刀具占用空間,增加了鏜刀選擇的種類,能夠保質保量加工行星架及同婁產品。
齊明充分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參與公司的信息化建設,接觸并學習了CAXA繪圖軟件、CAXA制造工程師編程軟件、SOLIWORKS三維繪圖軟件及UG三維編程軟件。他利用編程軟件把新產品中需要進行數控機床操作的零件,進行編制數控工藝及數控程序,并上傳到公司云平臺。實現了產品從設計到生產、裝配數字化的監控,此項改進有效地提高了數控機床利用率,保證了產品質量,此改進每年可提高經濟效益200多萬元。
作為一名優秀的技能型領軍人才,齊明積極開展傳幫帶工作,通過理論《數控宏程序的編制方法與技巧》《數控鏜銑加工工藝》及《宏程序實例講解》講座和實操演示兩種形式組織職工培訓;在多年的職工技能鑒定中擔任考評組成員,負責職工培訓考評工作;多年來對太原理工大“卓越班”三四十人進行為期一周零件加工理論實踐相結合培訓,他堅持每年授課時間不少于24課時,2021年授課超過了80課時……他毫不吝嗇,充分利用各種途徑,將自己的各項技能傳授下去。
正所謂名師出高徒,齊明正是用這種無私奉獻的傳承精神,潛心培養出5名優秀的高級技師和十幾名技師。他用心血和汗水,為筑牢太重煤機發展的人才根基添磚加瓦,使更多的人成為真正有用的人才。齊明常說:“我們要在提升自己業務技能的同時,帶動周圍同事技能的提升。學無止境,也許你在幫助別人業務技能提升的同時,你還能找見自身的不足之處加以完善。”
多年來,齊明一直堅持著他的理想和信念,對于他而言,成績已然成為過去,在自身不斷前進、不斷創新的同時,他也將一如既往地發揮領軍人才的作用,傾囊相授,為公司培養更多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