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洪江
摘 ?要:遼寧省是我國農業大省,玉米是我省主要種植的農作物種類,為我省農業經濟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玉米的數量與質量都有了更高標準的要求,因此,應加強高產優質玉米種植技術的應用。本文從選種、整地、播種、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五個方面進行簡要分析,望能為遼寧省玉米種植提供有效建議。
關鍵詞:高產優質;玉米種植技術;要點
玉米含有非常豐富的維生素,口感香甜、軟糯,深受人們的喜愛,玉米不僅僅是食品,同時也是畜牧業、養殖業、水產養殖業的重要飼料來源。玉米具有很強的耐寒性和耐旱性,對環境適應能力極高,而清原滿族自治縣是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寒夏熱,降雨多集中于7-9月,非常適合玉米種植。隨著玉米需求量不斷提升的同時,對玉米質量也有了更高標準,因此,應重點將高產優質玉米種植技術應用到玉米種植當中,為清原滿族自治縣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
1. 選種
為確保清原滿族自治縣種植玉米實現高產,就應加強選種環節的重視,主要從土壤和環境兩方面作為選種參考依據。可在本地區開展種植試驗,對預選品種進行種植,確定該品種類玉米適合本地區生長,同時還能實現產量提升、質量達標,方可大量引進。通常情況下,在玉米選種時,盡量選擇抗逆性強、適應能力強、抗倒伏性強的品種[1]。由于清原滿族自治縣是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因此,應重點關注玉米種子能否達到較強的抗倒伏性,進而確保玉米不會出現減產降質的現象。
2. 整地
做好整地工作能進一步促進玉米產量與質量的提升。一般情況下,玉米種植所選的土地應滿足肥力充足、排水性能好、酸堿度適宜等要求,同時應避免在受污染的土壤或河流附近種植,降低變異或減產幾率。確定種植區域后,應于每年春、秋兩季對區域內土地進行深耕、耙平,深度以25cm左右為最佳,進而提升土壤肥力,隨后進行開溝工作,避免地中水澇。
3. 種子處理和播種
在播種前,農戶應對種子進行處理,確保所選的種植種子為最佳,剔除干癟、蟲蛀的種子,確保所有種子顆粒飽滿、圓潤。在當前機械化種植階段,大規模的機器播種對種子的品相要求較高,只有種子滿足一定條件,才能確保波總質量得到提升。在初篩完種子后,需要在陽光下放置48小時,不僅能有效殺菌、還能激發種子活性[2],部分種子應做好包衣處理。
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的玉米最佳播種季節是每年4月-5月,此時地表溫度達到10℃左右,播種深度應控制在3cm,在種子放入預定坑后第一時間將頂土覆蓋上,若土壤水分不足,應適當增加播種深度,為確保肥料和光能利用率,應盡量控制種株之間的距離。
4. 田間管理
4.1 查苗補苗,中耕除草
在玉米出苗時,農戶應及時入田間進行查苗,若發現缺苗情況時,應第一時間選擇同一品種進行補種。當玉米長出3-4片葉子后進行第一次間苗;當玉米長到5-6片葉子后進行第二次間苗,即定苗。在定苗過程中,應注意遵守“去弱留強、去雜留純、去小留大”原則開展[3]。
因玉米苗期根系對土壤空氣有較強的敏感度,因此在封壟前,至少需要進行2-3次中耕除草和松土工作,進而確保玉米根系能得到更好的發育空間;與此同時,玉米在定苗過程中,還需要進行1次中耕除草工作;當玉米葉片長到10-12個時,進行第二次中耕除草。
4.2 水肥管理
想要提升玉米產量與質量,就應做好水肥管理,第一,針對施肥方面:玉米籽粒每50公斤需要1.5公斤純氮、0.6公斤五氧化二磷和1.75公斤的氧化鉀。一般情況下,玉米苗期無需追肥;大喇叭口期,需進行第二次追肥,以氮肥為主,進而確保玉米生長肥力充足;穗粒期時可根據玉米生長狀態進行適當追肥1次。
第二,針對灌溉方面:抽穗開花期是玉米需水的關鍵時期,此時應確保土壤水分≥80%;玉米灌漿期,應根據土壤溫度進行合理灌溉,確保土壤水分≥70%[4];玉米生長中后期,是遼寧省清原滿族自治縣的雨季,此時降水量較為集中,此時應做好田間積水排除工作,避免洪澇而引起減產和倒伏情況。
5. 病蟲害防治
5.1 病害
玉米想要實現高產優質,就應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常見玉米病害有大小斑病、紋枯病、黑穗病等。通常來講,玉米受病幾率會隨著環境潮濕而逐漸提升,因此,應對田間管理工作進行不斷強化與預防,確保溝渠完善、數量充足,進而能有效排除多余降水;完善深耕工作,并對玉米密植進行科學規劃,進而確保通風性良好;做好除草工作,對氮磷肥料的比例進行合理配比,進而提升玉米抵抗力。若玉米已經患病,應根據病害種類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
5.2 蟲害
玉米在生長過程中,也會面臨蟲害的發生風險,不僅會影響玉米的質量,還會導致產量大幅下降,故而應加強對玉米蟲害的防治工作。首先,應選擇抗病蟲能力較強的品種,于播種前做好種子篩選工作,進而降低損失[5];其次,加強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方法的使用,大力推廣生物殺蟲劑,進而提升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最后,玉米種植戶應熟悉玉米生長的各階段和容易發生的病蟲害,當地農業部門應做好相關培訓,并將病蟲害預防方法和治療方式交給種植戶,進而確保當地玉米病蟲害防治工作水平得以提升,進一步提高玉米的產量與質量,實現高產、優質目標。
結束語:總而言之,玉米作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想要進一步提升玉米的產量與質量,就應加強對種植技術的完善與創新工作,加強對種子選種、整地、播種、田間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并尋求一條專屬于清原滿族自治縣的種植技術,使種植戶經濟效益提升的同時,帶動當地農業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治國. 黑龍江優質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要點[J]. 農家參謀,2021(15):15-16.
[2]李宇光,江文濱. 優質玉米種植高產施肥技術要點[J]. 魅力中國,2021(50):83-84.
[3]毛廷珍. 云南寧蒗彝族自治縣優質玉米高產栽培技術要點[J]. 農業工程技術,2021,41(11):73,75.
[4]陳國玉,梁艷,姜雪. 優質玉米種植高產施肥技術要點探究[J]. 農家參謀,2021(23):53-54.
[5]孫愛萍. 山東沂南縣優質玉米高產種植技術要點[J]. 農業工程技術,2020,40(2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