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金融改革的不斷深入,各種金融工具被應用,而造成商業銀行的財務風險。在現階段,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便是對財務風險的把控能力,商業性銀行必須做出改變,快速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的需求。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我國的商業性銀行應當采用科學的財務風險管理手段控制風險,從而達成可持續發展。本文探討當前造成財務風險的原因,最后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了解決對策和方案,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為我國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的管理及控制提供了指導依據。
關鍵詞:商業銀行;財務風險;風險管理
1.我國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
1.1高負債經營
由于歷史及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國商業銀行大多是高負債經營。在市場處于蕭條期時,整個市場中流動資金減少,由于負債的形成減少而無法利用負債來增加資金的流動性,并擴大經營業務。為了流動性,銀行不得不采用負債經營,這種經營方式成本較高,而且銀行會將這些錢投入到收益較好的項目中,但是當下一筆債務到期時,銀行不能及時壞債,造成流動性風險。總之,銀行較高負債經營可能造成流動性不足的問題。
1.2內部風險管理制度落后
雖然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出臺了多項風險管理措施,但從整體來說這些措施是落后的,靈活性也比較低,沒有根據實際情況而變化。主要原因如下:一是資金、信貸業務以及會計三方面的內控制度是分散的,這使得財務部門只做賬,信貸部門使用資金的目的就是增加規模,而計劃部門只看得到市場需求,不同的部門出于不同的目的進行預算編制,影響了資金的使用效率;二,由于新的金融產品不斷出現,信貸消費行為也越來越多,不同的部門負責不同的產品,其核算、風險控制都是不同的部門說了算,有時候會出現互相推卸責任的情況,內部控制效率低下。
1.3財務信息數據化程度較低
當前已進入大數據時代,每天各行各業都產生大量的數據,在這樣復雜的環境下,其財務管理活動要想高效有序進行,一套行之有效、靈活的、信息化程度高的財務系統尤為重要。如何在大量標準化數據和非標準化數據中獲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以此作為經營的判斷標準,是企業尤其是銀行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此外,我國在信息化的銀行財務管理系統建設中仍然存在著些許問題:第一,很難獲得精確的財務數據,因為我國一些地方比較落后,信息化程度較差;第二,各個部門不能聯合起來,從頂層設計上就對風險進行管理和防范;第三,財務管理軟件的更新換代已經追不上風險管理的步伐,這些系統的更新是進行財務風險管理的有效基礎。
1.4風險意識淡薄
風險管理需要銀行從管理層到基層每個員工都從自己做起,而在這方面,很多銀行從業人員并沒有這樣的意識,風險管理素養較差。比如,銀行在進行信貸業務時,主要關注信用風險,而對于市場、流動性方面的風險很少注意。在操作方面,主要看中內部控制流程,缺乏全局風險管理觀念,也沒有從計量角度控制風險。此外,無法鑒別不同類型的風險,也沒有辦法進行差異化操作。
2.加強我國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的建議
2.1加強流動性管理
由上述分析可知,我國商業銀行流動性居高不下。因此商業銀行首先就要增加風險防范意識,加強風險管理和流動性管理。首先,可從決策、控制和監管方面對流動性進行集中管理;其次,進一步增強商業銀行的資金使用以及來源的管理控制;第三,有效管理資金運用,將資本流動性保持在一定高度上;最后,要有效利用創新金融工具,提高優質資產所占比重。
此外,商業銀行有必要建立一套合理的體系來隨時監測資本的流動,也可以適當借鑒國外先進的流動性管理經驗,如可以提前安排資本流動,以備不時之需。
2.2提高資本充足率
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在擴資方面動作頻頻,但是在資本充足率方面還需更進一步。目前,資本金無法完全填滿商業銀行的壞賬,不良資產逐年增多,需要引起警示,因為這種比例的增大可能會造成越來越高的財務風險。
對此,新《巴塞爾協議》的固定,銀行的資本要分為以股東和公開的儲備金組成的銀行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我國商業銀行也應當遵守這一原則。另外,按照要求將目標標準率提高到8%以上,多元化補充現有資本金,進一步提高銀行效益,可以利用的手段包括資本市場融資、長期債券等。
2.3建立合理的內部控制制度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完善,內部準備金比例不夠充分,而且相關流程不規范也容易造成操作風險,因此銀行應當建立并積極完善內部風險控制制度。
首先,銀行內部要注意明確的分工,權責分開,同時避免一個部門權力過大。其次,各個部門都要進行監督和自我監督,杜絕風險隱患。最后,銀行人員都應當樹立危機意識,提高對風險的認識,并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提前預演,確保在危機發生前,采取行動及時處理突發情況,將損失降到最低。
2.4建立風險預警機制
商業銀行可以在內部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其管理目標應和現有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相吻合。這一預警部門需要不斷培養風險預警人才,并安排到銀行的各個環節,有效發揮職能。通過對銀行業務的各個流程進行監控,搭建風險預警機制,及時回復相關信息,降低風險,減少隱患。
2.5提高員工風險管理素養
近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的財務會計也在隨著金融的不斷創新而改革,已經遠遠不是以往簡單的記賬、結算,而是成為系統性管理型會計。對這一變化,銀行員工需要及時掌握,員工的教育需要加強,這樣其職業素養就有所提高,能夠幫助銀行規避一些風險。比如,對于高層管理人員,可以讓其與其他業務領域展開合作,還要培養他們全局的風險意識觀念。而對于基層人員,銀行除了對他們進行基本培訓之外,自身也要有危機意識,不斷提升財務金融知識,提高職業素養,將風險管理工作落實在銀行運營的前線工作中。
結語
我國金融業發展迅速,但是商業銀行對其中的財務風險一直關注不夠。對此,商業銀行需要加強流動性管理和表外業務控制,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和內部控制制度,從而更好地進行財務風險管理。
參考文獻
[1] 岑青蘭. 農村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現狀分析及完善建議[J].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8(9):93-94.
[2] 李華軍. 淺論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管理[J]. 當代會計, 2018, No.51(3):21-22.
作者簡介:曹姣姣,性別:女,民族:漢 ?籍貫:山東省鄆城縣陳坡鄉龔屯村,出生年月:1994年12月09日,學歷:大專,職稱,工作單位:萊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菏澤鄆城支行,單位所在地 :山東省菏澤市 單位郵編:274700 ? 研究方向:會計金融ADE1999D-A02B-4777-9616-E68D6975D1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