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富為
(溫州醫科大學,浙江溫州 325000)
食品安全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蔬菜在種植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施肥和噴灑農藥,因此應有效控制農藥的噴灑量和時間節點,確保蔬菜上市后,盡量不含農藥殘留或者殘留量非常低,從而避免產生食品安全問題,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
(1)材料來源。本文選取幾個菜場作為文章的取樣研究對象。取樣的菜場主要分為3種類型:①個人小攤販,稱為小菜場;②有幾個或十幾個攤位的菜場,稱為中型菜場;③大型超市,稱為大菜場。
(2)新鮮蔬菜。為了較好地對比與分析,在3個不同類別的菜場分別購買了7種最常見的蔬菜,包括包菜、空心菜、小白菜、西蘭花、西紅柿、洋蔥和絲瓜,并在每個蔬菜上做好不同的標識,如圖1所示。
圖1 不同菜場購買的已經標識的蔬菜
(3)農殘速測卡。農殘速測卡是市場上測量農產品最為常用的測量試劑。該試劑可以很快速地測量蔬菜中的農藥殘留,并呈現不同顏色,試樣見圖2。
圖2 農殘速測卡
本次測試采用農藥殘留表面測定法,其測量步驟如下:①擦去蔬菜表面泥土,滴2~3滴洗脫液在蔬菜表面,用另一片蔬菜在滴液處輕輕摩擦[1];②取一片速測卡,將蔬菜上的液滴滴在白色藥片上;③放置10 min以上進行反應;④將速測卡對折,用手捏3 min,使紅色藥片與白色藥片疊合發生反應;⑤每批測定應設一個洗脫液的空白對照卡。
采用Excel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
與空白對照卡比較,白色藥片不變色或略有淺藍色均為陽性結果,不變藍為強陽性結果,說明農藥殘留量較高;顯淺藍色為弱陽性結果,說明農藥殘留量相對較低。白色藥片變為天藍色或與空白對照卡相同,為陰性結果[2]。具體如圖3、表1所示。
表1 7種蔬菜樣本顯色結果
圖3 3個不同菜場7種樣品的農藥殘留比例
對顯色結果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實驗中所選的7種蔬菜,其中西蘭花和絲瓜,3個菜場檢測的結果完全相同,檢測結果白色藥品均不變色,呈陽性,說明這兩種蔬菜的農藥殘留量均超標[3];而小白菜和洋蔥的所有檢測結果也都相同,白色藥品均變天藍色,呈陰性,說明這兩種蔬菜的農藥殘留量幾乎為零;同時,3個菜市場里的空心菜和西紅柿的檢測結果為白色藥片均為淺藍色,呈弱陽性,說明這兩種蔬菜的農藥殘留量相對較低[4]。
對3個不同的菜場的檢測結果進行對比發現,包菜的檢測結果大不相同:小菜場里的包菜呈陽性,說明農藥殘留量超標;中菜場里的包菜呈較弱陽性,說明農藥殘留量比較低;大菜場里的包菜呈弱陽性,說明農藥殘留量較少,但3個菜場包菜均存在農藥殘留[5]。
此次檢測中,從小白菜和洋蔥的檢測結果來看,其農藥殘留量幾乎為零,可以放心食用;但所抽檢的空心菜和西紅柿含有少量的農藥殘留,在食用前要注意清洗;從包菜的檢測結果看,大菜場的農藥殘留量反而越少;西蘭花和絲瓜3家菜場檢測結果都呈陽性。因此,烹飪西蘭花時可進行焯水,絲瓜要注意去皮。從以上的檢測結果來看,3個菜場賣的蔬菜中含有農藥殘留量大致相同。實驗選取的樣本數量只有7種,比例偏低,因此本次實驗分析只反映市場中的部分數據,僅供參考。